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格物观察 | 对上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2020-10-15 13: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近日,遵照习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上海市就《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2005年启动,从“无”到“有”,从“有”转向“优”,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天文化在线带来推文《格物观察 | 我对上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以飨读者。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上海要率先实现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并予以积极推进。按照文化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四批和第三批东部地区的验收标准,制定了《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级验收评估标准》,并拟定了《上海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试行稿)》。

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组成的评估工作组,在对上海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效开展评估检查后认为:“上海全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全域基本达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为全国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示范,走在了全国前列。”

自此,上海全市迈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面是我对上海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构建立体式、均衡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共享精神文化家园

优化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的任务。

上海至2019年,基本建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四级”基础设施网络,有市、区公共图书馆23家,街镇图书馆216家;市、区公共文化馆24家,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6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5546家;东方社区信息苑311家;美术馆89家;博物馆131家;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人均达到0.20平方米,把公共文化空间建成了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健全布局合理、提质增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起初,上海按行政区划设置建设公共文化四级设施网络,规定每个行政区都必须建立一个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经多年的努力,实现了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等设施的城乡全覆盖。

随后,为深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上海又按“行政区域+服务距离+人口规模”的布局方式,构筑公共文化服务圈,使市民能就近、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此,近几年上海各区着力建设介于街镇与村居之间的3.5级公共文化设施,村居之下设4.5级的设施,以补充“四级”设施网络的不足。

印象旭辉居委会的“三室艺厅” 
图/徐汇区文化馆

例如徐汇区是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成后该区继续努力优化设施布局,提升功能配置水平。一方面将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建成标准化的“三室艺厅”,设有“自助图书室” “数字电影室” “艺术辅导室”和“文艺展示厅”,提升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又启动建设“邻里汇”网络体系,为社区周边居民和商厦白领等群体,提供文化、体育、健康、教育、法律、心理、志愿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建成17家,使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更趋合理,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市民可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社会参与、主体多元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近年来,上海依托广阔的文化市场,实施“公共文化机构+社会主体”的建设新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扶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推动跨界合作,建成了一批分布更加广阔、功能更加多样的新型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据统计,至2019年底,全市公共文化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打造向公众开放,提供公益性、多样化文化服务(活动)的新空间,约有3440家、85万平方米;分布于城乡各公共活动区域的新空间,大都具有专业性、时尚性、实用性、人文性、艺术性等特点,彰显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多主体融合的活力。

我嘉书房
图/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

如嘉定区,在创建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后,继续深化发展。为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针对新建社区、大居等文化设施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政府部门支持与指导下, 推出“我嘉书房”建设项目,并成立“社会主体运营合作联盟”,由区图书馆、街镇文体中心和社会主体结成合作伙伴,合作者涵盖银行、房地产企业、文化发展公司、文化交流中心等近百个各类社会主体,通过建设设施、参与运管、承接服务或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合作共建。通过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促进建设主体多元化,有效地推进了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融合发展。

建好互联网+、一链通达的数字文化云平台

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特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须内容。

上海坚持应用科技创新推动服务的转型升级,从2016年开始创建“文化上海云”,是全国首家省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至2019年已实现全市各区域全覆盖,注册用户超过500万,线上场馆数达4000余家,平均月浏览量达600万。其间“文化上海云”功能不断提升,从场馆介绍、信息报导、预约登记、扫码抢票,逐渐增加手机点单、网上点评,如今还可远程培训、云上直播、数据分析。

文化上海云海报 图/文化上海

通过数字文化建设,助推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的创新,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广阔天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强大力量。

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基本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离开服务,最好的设施也是一个空壳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放在首位,抓住了服务这个最要紧的环节。“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从量与质两方面着力。

集聚资源,供需对接,提升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从2004年起,上海搭建文化资源配送平台,集聚社会可利用的文化资源,通过公开招标、整合资源、百姓点单、政府购买、按需配送的方式,为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文化资源支撑,帮助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又向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延伸。上海各区也通过不断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办法,丰富其资源供给的量与质。

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
图/上海普陀文化

据上海市文化配送中心统计,2019年全市各区共有23140支团队,有近万余支团队成为各地区的资源供给主体,群文团队被配送到街镇演出与服务的有1643场次,受益370118人次;配送到居村有6772场次,受益786973人次。

突出重点,精细化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标。实现均等化,尤要关注老人、少年儿童、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上海各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做了不少工作。

如徐汇区,面向残疾人建立全市首家区级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开展智能听书机借阅服务;建立首家无障碍电影放映点,由志愿者讲电影;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开设了星空下的电影院,在襄阳公园、滨江角,为外来务工人员播放露天电影,开办滨江建设者之家,提供书报阅读、讲座展览,以及为他们的子女开设夏令营活动。

徐汇区图书馆智慧阅读灯塔书房
图/徐汇文旅

此外,关注弱势群体仍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要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更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能符合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

比如,在奉贤区金海社区1.4万人口中,有4515名60岁以上退休的老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就有123人,失智失能的有70人。为使这些高龄老人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金海社区在2019年推出“一个人的剧场”,由政府邀请南上海音乐艺术工作室和研梅艺术团30位主要演员及志愿者,分别上门为一个老人演出沪剧、越剧、黄梅戏、魔术等,让这些不能出门的老人, 在精神生活上也获得一分享受。

有的放矢、服务创新,关注中青年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崇尚均等化,中青年人也是不可遗忘的服务对象。如黄浦区的淮海街道的“漫步·淮海”文化活动项目,在大上海时代广场、新天地广场等10个地点,建立文化活动阵地,与企业共同打造楼宇文化,定期开展针对白领人群的各种活动。

上海卢湾青年越剧团
图/上海卢湾青年越剧团

又如静安区图书馆先后与静安现代产业大厦、中华大厦、800show创意园区等26家楼宇企业共建“都市书坊”。在提供阅读服务的同时,还开展音乐会、摄影展、艺术鉴赏、名人讲座、青年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活动。“都市书坊”进楼宇,满足了楼宇企业员工的阅读需求,丰富了业余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营造有特色、品牌化的公共文化卓越城市文化品质

文化品牌,是城市一张亮丽的金名片、重要的文化标识,它展现出城市的的内涵气质、精神风貌,也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制定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挖掘与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提质增效,丰富“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提高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

传承“三大文化”品牌,增强公共文化精神力量

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三大特色,也是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品牌”的主攻方向。上海市各区结合本地实际,挖掘红色基因、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活动内容方式,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宣传核心价值观与上海城市精神、大力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将“三大文化”品牌发扬光大。

如依托上海优秀的历史建筑,黄浦等6个区推出“建筑可阅读”等文旅相结合的活动项目。将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海派文化、江南民俗与老建筑联系起来,让读者获得新的体验与乐趣,接受历史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被喻为“江南文化走廊的承载地”的松江区泗泾镇孕育了“十锦细锣鼓”“松江皮影戏”“海派剪纸”等“非遗“项目,2017年起,泗泾镇启动”非遗大蓬车”项目,将人文历史作品展览、制作演示、技艺培训等活动,生机勃勃地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向公众生活。

创建一地一特色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特色文化它生根在城市生活的脉络里。因地制宜揭示本地区的文化特质,打造本地的特色文化,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品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
图/徐汇区文化馆

作为近代上海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徐汇区集聚了众多的艺术学院、专业院团,徐家汇公园内的小红楼,是东方百代唱片公司的所在地、中国唱片生产开创地、也是中国伟大国歌的诞生地。徐汇区与上海音乐学院以合作方式,在小红楼南广场,每周六举行集普及性、欣赏性于一体的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截至2019年已办了433期,平均每期观众达到800余人,成为徐汇区的文化地标,呈现出音乐徐汇的文化品牌特色。发展一地一特色文化品牌,市民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增强了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对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推动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风采

上海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通过搭建国内外文化合作交流大平台,与国内外交流,实现跨地区合作联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准,让百姓享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成果,同时也展示了上海群众文化风采,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

如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宝山区,从1995年开始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以来,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52个国家、141支民间艺术团队和3342名专家学者,同上海及国内民间艺术团队共同交流、巡游演出,让艺术进商圈、欢乐入校园,友谊到社区。仅2018年艺术节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开展了3000余场系列文化活动,整个城市涌动民间艺术浪潮,吸引200余万上海市民不出国门可享世界民间艺术风韵,也让世界了解上海。

上海国际艺术节现场 图/上海发布

此外,公共文化发展,还要克服体制内外、条块分割的“小文化”模式,实现文旅、文教、文商、文科等跨界融合,共享“大文化”。

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举办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将新场的盐文化、建筑文化、非遗文化、宗教文化、桃文化、以及原住民文化,涵盖到展览、集市、手工体验等活动中,探索出一条“古镇+文化+旅游”与产业结合起来的新路径。

建立可行性、规范化的制度规章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更高更强,要继续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发挥制度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规范作用和约束监督力,在制度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将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公共文化成为大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治理的民生事业。

嘉定区文化馆组织参与“四史”学习教育音乐党课
图/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

比如嘉定区文化馆,先后成立了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通过社会招募,共有11名社会各界人事参与理事会,有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加入议事会,行使决策与监督权。

变文化管理为文化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制度建设原则。要让群众代表拥有决策权、监督权、评价权。民主管理还须要有公务、财务等的公开制度,群众意见的征询和反馈制度,群众参与的评估考核制度等,从而激起群众的主体意识,发扬群众的主体精神,落实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健全推动社会化发展的政策制度,增强公共文化发展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非营利组织。

上海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制度,在市级层面有《关于本市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市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案》及相关工作的配套文件。

在区级层面,各区根据实际情况也建有相应的制度,如黄浦区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的《关于加强黄浦区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的实施方案》《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浦东新区为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指导意见》,从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贯彻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习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与指导性。制度如果空洞乏力就会流于形式。”

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图/文化云

根据国家法规,上海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上海各区各街镇还应针对本地的实际,按照“保障法“的原则精神,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制度规定与实施方案,做到精细化,有针对性,补“短”扬“长”。

总之,“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到公共文化各项服务工作的始终;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与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跨行业跨系统融合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规模数量发展向提质增效发展提升,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与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END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

顺承文旅行业在新技术时代将井喷发展的大趋势,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于2017年初由全国知名公共文化专家符湘林先生联合多位业内大咖共同发起成立。

声明

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