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贪婪”的黑洞,如何将恒星扭曲成“意大利面条”?

2020-10-15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陈根

黑洞是出了名的“贪婪”天体,它可以吞噬任何游荡在其巨大引力附近的物体。同时,由于力的强度与距离成正比,天体面对黑洞的部分受到的引力往往比面对远方的一侧强得多。这样一来,天体就会像意大利面条一样被拉长,这也被称为“意大利面条化”,科学上也称之为潮汐破坏事件(TDE)。

从理论上,当一颗不幸的恒星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游荡时,黑洞的极端引力可以将恒星分解成稀薄的物质流,同时,具有能量的耀斑会被释放出来,使得天文学家可以探测到。

然而,尽管潮汐破坏事件(TDE)能量强大,而且具有明亮的光,但迄今为止,由于物质落入黑洞时释放的能量会让尘埃和碎片向外飞散以挡住视线,天文学家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有待突破。

近日,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世界各地其他组织的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被超大质量黑洞撕裂的恒星发出的罕见光。这一潮汐干扰事件也是迄今为止记录到的距离地球只有2.15亿光年的最近的一次耀斑,而且已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详细研究。

观测结果首次表明,光的耀斑与恒星上流动的物质直接相关。此外,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的质量大致相同,而黑洞的质量则超过100万个太阳。

研究黑洞周围的引力和黑洞的行为有助于科学更好地理解它们,而这一观测结果也将提供更多潮汐破坏事件观测中的可能性解释。其研究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杂志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