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调查:影响儿童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0-10-21 09:5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在“投资国家未来:儿童贫困再思考”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调查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上指出,影响儿童成长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环境,投资儿童早期发展刻不容缓。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了解到,今年8-9月期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中国儿童中心开展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调研工作。期间,调研组深入一线,分赴全国15省(自治区)28个县,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儿童发展测试摸查了超一万名0-6岁儿童的发展情况。

日前,在交流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结合调研情况指出,这次调查的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调查显示儿童的生存权得到保障,最典型的就是被调研的多数贫困县婴儿死亡率很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很接近,说明儿童的生存权得到了保障。另外,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农村儿童的生存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忧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别越来越大,0到3岁儿童发展筛查及3到6岁执行功能筛查等显示,农村儿童发展水平仍不容乐观。

对此,卢迈进一步指出,影响儿童成长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环境——这次调查中发现的因素之一是留守,比例占30.75%;单亲也是一个因素,调查覆盖县的单亲率为8%到10%。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农村儿童发展迟缓的重要因素。

此外,卢迈提到,影响乡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市场化正在迅速发展并影响到乡镇,但是对孩子好的影响少;在家庭和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介入,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在另一方面,调查显示,早期干预对儿童发展有显著的效果。卢迈介绍,此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一些试点县的乡镇建山村幼儿园、启动“慧育中国”项目,而干预组和对照组盲选的数字对比显示,干预有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对甘肃华池0-3岁入户早教的效果进行评估的结果(2020年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显示:接受家访干预的儿童中有84%表现好于对照组儿童,在语言和认知能力方面最为明显。

由此,卢迈认为,投资儿童早期发展刻不容缓,并建议中央政府应当在促进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方面给予帮助;社会层面和政府都应积极介入,改善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环境。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也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调研中发现的喜与忧,并建议:推动将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向“育”倾斜,在教育方面多投入;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相关内容纳入家庭教育立法;加强网络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与便捷服务,让家长更便捷地获得优质、权威的指导;建立贫困地区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监测体系和生长发育监测体系,以便及时了解儿童发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政策、给予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