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幔帐内外:拟人的科技与拟科技的人

2020-10-22 1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龙星如(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

2020年的某一天,艺术家劳伦 · 李 · 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梦见会议软件Zoom变成了人类。这个梦境是她多年工作线索的显在化——麦卡锡的工作一直围绕科技对社会生活的编码、潜在的自动化和算法生存等话题展开,意图探究社交关系在今天充斥着自动化和算法的生存环境中的变迁。

近期在上海BROWNIE Project开幕、由笔者作为策展人的展览“你可以说:重置房间”(You Can Say: Reset the Room)是麦卡锡第一次在中国以个展形式系统地呈现近年的作品,包括她2013年探讨数字工人与算法决策的作品《社交土耳其人》(Social Turkers)和获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金尼卡奖的《某人》(SOMEONE),并通过以“图像”“空间”“界面”“感知”“交互”与“沉浸”六个关键词展开的短文与其创作背后的个人线索相关联。

展览“你可以说:重置房间”现场,2020年,上海BROWNIE Project。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展厅被笼罩在复古家居色调中:监视器屏幕,轻纱幔帐,格纹地砖,剥开的橘子与散落的书本。但和电影《她》(Her)中的“过去未来色调”类似,计算机专业出身的麦卡锡选择用一种更隐匿的方式传递蔓生、湿润、“细无声”的技术情状——展厅从每一个角度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民宅的内部,但总有一些令人轻微不适的细节提醒着观众:这个场景或许将发生在未来——进门处的老电视循环播放着一名作家、一名M50园区保安和一名高中生关于一个地点的独白影像。这些角色正在神秘地欢迎人们,却不暴露这一地点所在位置的任何细节;在展厅里偶尔播放的语音都以“你可以说:……”为开头,这源于艺术家根据自己声纹制作的一个声音模型,通过文本输入把一系列的指令变成了“听起来很像人声”但实为算法合成的诡异声音。

劳伦 · 李 · 麦卡锡,《某人》。图片致谢艺术家©Lauren Lee McCarthy

科技公司致力于让我们成为使用一系列黑箱技术进行高频率交互的用户。而作为艺术家,我们可以尝试让这种叙事产生裂痕,打破这些黑箱叙事,侵入、挪用甚至“错误”地使用它们,为我们对技术的拷问创造空间。我所有的创作中都蕴藏着一丝希望——极端又诚恳地寻求连接。(劳伦·李·麦卡锡)

作为一句指令,“你可以说:……”常出现在Siri或Alexa等智能助手的对话指南里,“教”你怎么对待算法。正如打车或外卖软件提供的自动回复一样,指令化的语言正在帮助我们完成向“更智能”日常的过渡。日历排期、物流系统、外卖实时位置查询、智能体重秤或自动咖啡机,都被设计者赋予了精妙的交互机制和得体的行为模式(何时安静、何时可见),和这些设备及系统沟通的语言也被打包在用户协议和说明书里,传递给我们。与此同时,供职于科技公司的文学研究者、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正在不断为智能软件设计着更暧昧、更值得玩味、更荒诞矛盾乃至无序的语言与性格,以便让它们更好地潜入与人交流的世界——这也恰恰是解读麦卡锡作品的一个重要起点。她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用户指南、产品广告和个人与科技有关的具体经验,并依照它们来创造某种“脚本”及表演者可以基于此即兴发挥的底稿。

在麦卡锡身上,科技系统和社交系统的影响以一种带着轻微锯齿感的方式共存:她有社交恐惧,又渴望与人交流。麦卡锡曾尝试在亚马逊的服务平台“土耳其机器人”(Mechanical Turk)上付费让数字工人观看她的约会现场,并让他们远程引导她接下来的行为或对话(《社交土耳其人》,2013);抑或通过一场由真人提供的线下“追随”服务(《追随者》,2016—2020),关注线上“购买粉丝”服务背后存在的有关注意力与监控的悖论(你或许愿意用10美元购买1000个粉丝,但你愿意付出10美元让一个不在你视线范围内的真人尾随你一天吗?)。在2018年的某一天,麦卡锡以主理人的身份举办了一场持续24小时的派对(《24小时主理人》,2017—2019)。她把派对的所有规则和“剧本”都输进一套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系统里,由系统来控制整个派对;而她则遵照系统指令行事,扮演人和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人类界面”。永不疲倦的算法和逐渐分心走神的人类主理人之间的张力,在24小时里达到了极限。

劳伦 · 李 · 麦卡锡,《追随者》。图片致谢艺术家©Lauren Lee McCarthy

我们此刻生活在人类史上最频繁地被直播的时代,但实时反馈能否为我们服务?第三方观看者能否更好地诠释我们的行动,甚至替我们做决定?这一现状能否让我们冲破“我们是谁”的认知樊笼,并带来新的可能性?(劳伦·李·麦卡锡)

在纽约生活期间,麦卡锡尝试把自己变成一个类似亚马逊智能助理Alexa的角色,以此来理解人类和这些带有监控性质的家居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麦卡锡给一些人发出邀请,若他们愿意接受劳伦这个“人类智能”进驻他们的私宅,可以在名为“获得劳伦”的网站上注册。接下来,他们会收到一系列定制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开关、门锁等)。在长达一周的在线表演里,艺术家会远程观察这些人,控制他们家里的电子设备,并以人类之身理解他们,预测他们的需求(比如,劳伦会建议男主人理一个新发型,或给学生提供温情的建议)。有趣的是,麦卡锡并未对“更智能的家”这一概念提出一刀切的批判或警告,而是试图借助亲身“成为”(becoming)一个智能设备的经验去摸索人与技术环境之间控制和开放并存的状态。

劳伦 · 李 · 麦卡锡,《劳伦》。图片致谢艺术家©Lauren Lee McCarthy

把人工智能系统引入到我们最私密的空间和生活里,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谁创造了这些人工系统,它们携带了怎样的价值观?我们彼此之间既有控制,也彼此开放。这种焦虑和张力却有一种怪异的水到渠成之感。(劳伦·李·麦卡锡)

继《劳伦》之后,麦卡锡继续开发这套伪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并将其发布到网上。四个志愿者同意让这套系统进入他们的私宅,然而这回,设备背后与他们进行日常交流的是登录到《某人》项目网站的任意过客——他们被要求以智能助手的口吻来介入并回应住户的需求。这一实验在I.A. Suzie里得以展开:在长达一周的表演中,艺术家和表演者轮番扮演这个远程智能系统,照料一位住在北卡罗莱纳州的80岁的独居女士玛丽 · 安:提醒她吃药,给她送花,或和她聊心事。这个作品也回应了一个更为紧迫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我们必须开始思考如何照料垂垂老矣的家人;另一方面,老年人群体在技术世界里是似乎是被隐形的——他们未必会使用智能手机,遑论号称“扮演家人,朋友和医疗服务者”的种种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这些实用主义的设备和系统也会模糊化人们原本应该感知到的责任——当我们都未必能照顾好老人时,我们如何研发出能照顾他们的智能系统?I.A. Suzie把观者置于一个虚拟关怀系统的角色中,提供一种直视正在被迅速卷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困境的方法。这部诞生自真实生活场景的作品还迫使我们思考:生命将尽之时,我们和人工智能将是何种关系?

劳伦 · 李 · 麦卡锡,I.A. Suzie。图片致谢David Leonard©David Leonard

我的创作核心一直在于对我们自己构建并置身其间的科技与社会系统的批判。我对我们如今对自身生活、决策能力和私人空间控制权的主动放弃之多感到担忧。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个网络文化里,我们的身份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劳伦·李·麦卡锡)

在呈现作品《唤醒代理》的展厅里,幔帐从天花板垂至地面,帐内放着三张“智能床垫”。在表演期间,观众会被邀请躺在床垫上,稍事歇息。当他们开始打盹儿时,床垫也开始呢喃私语——一个由表演者扮演的数字化声音会引导、陪伴和关照这些昏昏欲睡的人。所有观众都会被告知这些枕头是“被置入了智能”的,但多数人会将其理解为机器智能。

 

在这一体验的某个瞬间,大多数人或许会开始猜测声音的源头是否是真实的人类。整个过程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怪异感。这是一次关于“期待”的演出。表演者“上演”的是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是表演者自身经历和他们读过的科幻小说、新闻的合成体。观众加入这个现场,像普通用户一样去体验,直到他们遭遇一个与自身对“机器智能”的认知模型相间离的感知瞬间。在梦境一般的对话中,表演者和观众一起逐层揭示这场演出作为“合作性的世界建构”的实相。幔帐内即将沉睡的人和幔帐外在某个角落凝视着屏幕的表演者,形成了某种微妙的映照,及一种似是而非的情境。

劳伦 · 李 · 麦卡锡,《唤醒代理》。图片致谢Hanneke Wetzer©Hanneke Wetzer

如果说“家”的边界已经被智能系统逾越,那么我想“睡眠”会是下一个界碑。睡眠是一种放空和边缘的状态,我们徜徉在清醒之岸和昏沉之海的交界。我看着“科技”悄无声息地登陆我们最后的私域,不由得想:我们放弃了什么,又开启了什么?(劳伦·李·麦卡锡)

游走在麦卡锡的作品中,怪怖的感知会随时升起:如果说一般的设计者都在不遗余力地让科技拟人,在麦卡锡的作品里,人类表演者总在不遗余力地“拟科技”——这个展览里充斥着由人类扮演的“人工人工智能”。但人类本身的随机性、不可理解性甚至混乱性却使这种反向的比拟注定徒劳。

科技与日常之间正逐步完成潜移默化的协商与规训,其间让渡的不仅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用户隐私,也包括肉身与情感的主动性。麦卡锡则通过一系列完全符合技术原本逻辑的表演性行动介入上述“科技规训”,幽默且犀利地戳穿那层科技覆膜上尚未缝合完好的漏洞:她关注科技“拟人”的部分,也在一系列作品中把人放置在“科技”的角色里。人与机器互换角色与身份,将肉身挤压进机器的外衣,又在格格不入之时跳出,重新理解他们试图扮演的那个对象。如艺术家所言,我们总是被要求对新技术给予实时反应,如喜欢、愤怒,或者直接消费,但很多此类的设备、应用程序和技术是复杂的,它们在实用性、可达性、隐私、亲密感和连接性间有巨大的暧昧空间。而我们需要去决定自己渴求什么,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感觉更“人性”或更“非人”。麦卡锡的创作的最为宝贵之处,用她的话来说,在于“不炫技”地打破科技产品“将一切都变为用户”并赋予指令语言的黑箱叙事。

在幔帐的彼岸,“科技缓慢地将人消耗殆尽”这一可怖情景仿佛并不会发生。在那个未来里,Zoom不会变成人类。

(本文原载于《信睿周报》第35期,文中对艺术家话语的引用来自其撰写的短文Six Responses,由本文作者翻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