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MW卓越城市|高乐:出行重启城市活力

高乐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20-10-31 14:5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2020年10月31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为2020 BMW卓越城市讲堂做主题演讲。(18:18)
大家好!宝马中国很高兴能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澎湃新闻共同举办2020年卓越城市讲堂活动。

活动得以举行,离不开大家的鼎力支持与合作。感谢林松添会长和刘永钢总裁的精彩致辞。

2020年注定令所有人难忘。新冠疫情大流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就我个人而言,搭乘国际航班与举行面对面会议少了,但线上会议和录制视频的工作却多了。疫情大流行期间,我们被要求呆在家里,路上的交通量急剧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再重要。恰巧相反,我注意到疫情引发了许多变化。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对城市转型和城市出行的一些思考,以及我们公司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策略。

新冠疫情的暴发,严重扰乱了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为遏制新冠病毒在全球传播,有的地方执行了封城措施。换言之,这场疫情给人类日常活动按下了暂停键。

而随着形势好转、风险消退,人们渴望回归往日的正常生活,恢复自由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量的回归是城市重启的标志。因此,交通出行已成为经济复苏的象征和推动者。

例如,武汉曾是中国疫情的中心,恢复它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列车服务,标志着长达76天的封城结束。同样的,一些地方政府安排包机,接务工者回城,说明经济活动逐步复苏。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解除,市民恢复了正常的出行模式,交通量回归正常。因此,交通出行已不仅是人们从A地到B地的一种方式,更史无前例地向世界传递着勇气和信心。

每一次危机都会孕育出全新力量,这次也不例外。历史已反复证明,危机成为宝马集团增强韧性,不断续写成功故事的契机。

从2008年开始,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撼动了世界经济。全球主要市场的汽车销量因此下滑,全球各地都在极力确保汽车业务的未来。宝马集团开展了一个旨在彻底重新定义个人出行概念的项目,并将其命名为Project i,其目标是开发一种在大都市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实现当地驾驶的零排放。如今,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向电动出行的变革。这个例子生动诠释了宝马集团如何成功地化危为机,事实上,我们已不止一次地,在危机中发现并把握新机。

为抗击新冠疫情,出台了许多临时措施。比方说,要求乘客扫描健康码,城市公共汽车降低最大载客率,地铁开始在最繁忙的车站实施预约。疫情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我们需要积极主动、未雨绸缪,去思考往后将遇到的情况。这些临时措施对城市交通意味着什么?未来它们会被弃置,还是会成为新常态?

疫情期间,我们的活动半径大大收缩,习惯于网购、远程办公和点外卖。即使足不出户,所有的基本需求似乎也可以得到满足。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疫情结束时,对交通的需求会减少吗?我的答案很明确,是否定的。

疫情使我们所有人认识到,我们是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仅是同家人,还包括朋友和同事,以及更广的社交圈子。即使有各种数字方式可供选择,仍无法取代面对面的相聚。所以,我今天更愿意亲自站在各位面前,而不是通过在线直播见面。

即使在疫情高峰期,对出行的需求也并未完全消失。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2万多名英勇的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汇聚湖北抗击疫情。是包机、专列、班车和专车服务,让他们能够顺利前往目的地。

然而,我们的通勤模式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事实证明,即使工作场所关闭,居家办公也能有效地让业务保持常态。允许员工每周有一天在家工作,将大大减少工作日期间的出行需求,并有助于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疫情而来的,是出行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个人出行而不是公共交通。这种偏好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卫生安全的日益关注。这种担心也是顺理成章的。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健康危机中,我们都关心自己的安危,并将采取谨慎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感染。公共交通服务的提供商和汽车制造商都应该顺应乘客的需求。

消费者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相应调整我们的服务和产品,以解决相应的痛点。

例如,北京已在公共交通系统试行预约制,从而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地铁采用预约系统,以控制客流密度,减少进站等候时间。全市还推出173条定制公交线路。这些预约交通模式可能将在未来适用于其他交通方式。我们还了解到,一些特大城市正在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技术。随着宝马集团在城市地区拓展业务,我们乐于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组织相互交流。

宝马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中的一个方案令我印象深刻。它展示了无论何种交通类型,满足乘客需求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针对个体出行需求,独立的出行单元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与现有的交通方式相比,它的占地面积要小得多。当出行路线相似,该系统可以实现将几个单元组成一个车队,以提高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不同交通方式的边际和可能性将被重新定义,如何将个人出行的便利度与公共交通的高效性结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值得深入思考。

在过去,交通出行塑造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汽车的普及使城市得以在地理上扩张。同样,飞机和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北京到上海乘飞机只需两个小时。而现在,交通出行与城市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数字化和互联更紧密地相连。对中国,这一数字化的领头羊来说,更是如此。

汽车除了作为交通工具,还可以充当传感器来收集城市环境的信息。通过来自路上汽车的即时大数据输入,城市可以变得更加智能,为居民提供更好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汽车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它还可以创造一种舒适的移动环境来满足人的其他需求。宝马集团发布了i3 Urban Suite车型,作为我们公司打造未来出行体验的远见之举。宝马i3的设计焕然一新,仅保留了原来的驾驶座和仪表板,它的内饰具有精品酒店的轻松惬意感。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乘客可以尽情放松,享受车载娱乐,或是在悠闲的氛围中完成工作。

我们是一家了解未来出行并致力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公司。中国将成为城镇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典范。宝马中国乐于支持跨行业合作和交通方面的技术创新。

疫情暴发可能让人们更渴望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将更多关注绿色发展和城市健康。作为习主席提出的新主张,全周期管理倡导可持续的城市治理,要求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完整闭环。作为一家公司,我们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宝马集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致力于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我们认为,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出行只有像其他事物一样,在不破坏地球生态的前提下才是正当的。我们将其称之为,不担负责任,品质就无从谈起。

因此,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企业责任的新征程,这与习主席的全周期城市管理指导原则相一致。

由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生产的车辆可持续性如何?它们含有哪些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又是如何提取的?客户使用车辆对环境有何影响?我们的汽车使用寿命结束之后会怎样?

我们正在制定到2030年二氧化碳减排的明确目标,首次延展到整个生产过程,从供应链到生产,再到最后使用阶段。我们计划将每辆车的二氧化碳全周期排放量削减至少1/3,而宝马2019年共生产了250万辆车,这相当于在2030年要减排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我们希望,在供应链中将每辆车的碳足迹减少20%,在生产中减少80%,在道路上减少40%。

首先要谈的是供应链,因为高压电池的生产能耗很高。宝马集团已与电池制造商达成了一项合同协议,以确保他们只用绿色能源生产第五代电池。未来10年,这将总共减少约1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大致相当于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相当于慕尼黑)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接下来要说的是生产制造。我们希望,到2030年,全球道路上行驶的宝马电动车能超过700万辆,其中2/3将会是纯电动。在中国,我们今年推出了纯电动SUV ix3,这是首款采用我们最先进的、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的车型,也是我们在中国生产的第一款用于出口的汽车。我们在沈阳的华晨宝马工厂,自2019年底开始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绿色工厂之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遵守对绿色生产和管理的承诺,使我们能够保持这一荣誉,并逐年提升。

关于车辆的使用阶段,宝马集团已在欧洲约80个城市引入eZone技术。一旦车辆进入低排放区这类指定区域,我们的eDrive Zones就自动切换到纯电动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在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地方实现零排放。我们很乐意未来在更多城市实行这样的做法。

在中国,我们正与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开展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充电网络。此外,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减少物质循环,以保护大自然有限的资源,更有效地加以利用。我们的车辆已经实现了95%可回收,我们还在试点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数字化工具,以跟踪和验证关键原材料的全球流动。

纵观全球,疫情几乎影响了经济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影响可能远未结束,我们已经在提前思考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正在研究不同场景,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倡议。未雨绸缪将使我们在决策时更加敏捷和灵活,能够更好地应对艰巨的挑战,保持长期战略发展。

我坚信,宝马集团的优势在于,即使处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它也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继续开辟通往成功未来的道路。

蓝天白云必将如约而至。谢谢。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