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市美术馆协会成立,助力提升上海美术馆行业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20-10-28 19:0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10月28日下午,上海市美术馆协会成立大会暨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这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首家省级美术馆组织亮相。

当下中国的美术馆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并形成了多元的格局。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上海市共有各级各类美术馆89家,其中国有美术馆26家,非国有美术馆63家。此次上海又在全国率先成立市一级美术馆协会,在美术馆运行和管理模式上作出了系统性的创新。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上海市美术馆协会首批会员单位56家,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徐汇区艺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明圆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担任理事单位。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原馆长朱刚当选上海市美术馆协会成立会长,他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上海市美术馆事业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协会成立后的工作将对标卓越全球城市的国际化美术馆体系,带领全市的美术馆提升应对内部和外部各项挑战的能力。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推进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协作共享,促进全民美育。

上海市美术馆协会成立大会暨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会议选举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沈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徐汇区艺术馆馆长唐浩、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为副会长。会上,江浙沪皖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签订《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发展框架协议》。

各馆馆长谈美术馆未来发展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沈捷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上海文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各类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也诞生了一大批有社会影响力、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大展特展。中华艺术宫在2020年举办了“召唤”抗疫展览,投身“日出东方”创作工程,为上海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当前美术馆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尚需对标国际最高水平。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在发言中回顾了上海的美术馆行业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发展, 在PSA自2012年成立至今8年间,共举办了70余个展览,2000多场的讲座、演出以及儿童教育活动。“在过去8年间,PSA一次次地克服困难,并逐渐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相信上海美术馆协会的成立,能使在座的各位成员在未来有更多交流经验的机会,一同完善美术馆管理运营机制,让美术馆的工作更有序、灵活地开展起来,一起助力提升上海美术馆行业的发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也认为,行业协会的成立将给上海的美术馆事业开创新一轮的繁荣和发展。刘海粟美术馆建馆 25 年以来,也一直秉持海老“一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 立足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研究、梳理、展示和传播;延续海老“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的坚守,构建面向全国的青年艺术扶持、推介平台。为上海的美 术事业发展,为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看来,中国的美术馆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并形成了多元的格局,在上海进90家美术馆中,60%以上都是非国有的非营利机构。上海完善的文化艺术扶持政策和资助体系,这一良好氛围也让其它省市的同行羡慕不已。此次上海又在全国率先成立市一级美术馆协会,在美术馆运行和管理模式上作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我们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十分乐见这样的管理创新,也愿意在其中发挥作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内部

2019年,受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及市文旅局委托,甘智漪参与了《全国民营美术馆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的起草。在调研中也发现:一方面,民营美术馆正日益成为我国美术馆行业的中坚力量和公立美术馆的有效补充;但另一方面,作为新兴行业,民营美术馆领域正面临因行业准入标准缺失、政策有效支持不足、监管效力不够等原因导致的主营业务发展参差不齐、机构长期生存基础薄弱、“非营利性”和“营利性” 界限模糊等诸多问题。此外,美术馆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美术馆管理和运营人才的短缺。

唐浩所在的徐汇区艺术馆是一家区级美术馆工作多年,属中小型美术馆范畴,相对来说,中小型美术馆被关注得比较少,自身的局限和困难也比较多。但随着美术馆协会成立,将对各类美术馆都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普及“云观展”、“云公教”,提升数字美术馆服务能级

据悉,2019年,上海市美术馆共举办展览960场,举办馆内外公共教育活动3828场,累计接待观众841万人次,较2018年增加了24%。

今年年初,美术馆因为疫情曾短暂关闭,在此期间以及以后,在推动美术馆的线下发展之余,本市美术馆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美术馆发展新模式,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号、数字美术馆等一系列方式,为公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艺术资讯。

尤记得,在农历新年之时,原本计划为公众呈上艺术大餐的美术馆纷纷在第一时间推出了VR看展,其中包括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让·努维尔展”“客人的到来”、刘海粟美术馆的“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陆俨少艺术研究院的“纪念陆俨少诞辰11周年专题展”、明珠美术馆的“慕夏”展等。通过二维码扫码呈现出美术馆展览的场景,除了成为疫情期间以艺术抚慰心灵一种方式、也成为推广、也是活化馆藏的另一种形式。

除了展览在“云上”呈现外,美术馆实体的公共教育项目转至“云上”,上海民生美术馆的精选了部分公共教育活动,并将其化为二维码,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再次回顾收看,而且美术馆公号还贴心地以文字形式划了重点。其中,当然包括那场两千人线上线下同时参与的“阿多尼斯诗歌朗读交流会”。明珠美术馆也在第一时间推出“PAM在线”,在其公众号上陆续展开展品的解读。

上博推出的“学院与艺术”特展线上课程

非常时期,通过网络在云端看展览、听讲座虽是不得以为之,但却不失为对展览的一种理论补充和学术深化。各家美术馆推出的“云看展”等形式即是自身数字化资源的积累和梳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观众不能现场观展的遗憾,也让公众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学习及理解展品。

如今疫情缓和,但数字美术馆内容供给不断,比如,今年夏天《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在刘海粟美术馆开讲,并通过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目前《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已经迎来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等近20位讲者,为文物博物馆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博物馆与艺术爱好者提供多元平台和渠道。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开讲现场

2020年,上海市美术馆依托官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加强数字美术馆内容供给,提供“云观展”、“云公教”等内容超过2000条,点击量超过2000万人次。未来,提升数字美术馆服务能级也是上海市美术馆协会工作重点之一。

推动上海市美术馆专业化、国际化

未来,上海的美术馆版图将进一步丰满,徐汇滨江美术馆大道初具规模,目前已经拥有西岸美术馆、龙美术馆等4家美术馆,另有2家美术馆在建。国有美术馆打造文化新地标,位于长宁区的程十发美术馆将成为海派美术名家名作的研究展示空间,位于小陆家嘴地区的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签订合作协议,将以引进国际展览作为立馆特色之一。

已显露雏形的浦东美术馆

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也将继续推进《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立法调研,不断夯实政策保障;并推进美术馆专业化发展,深化“1+16”美术馆资源合作机制,支持美术馆参与“一带一路”美术馆协作机制、美术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工作,推动本市美术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扶持非国有美术馆发展,开展专题培训,推动业务建设,支持夜间开放,主动提供宣传推广服务。

协会将为上海市美术馆建设发展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推动建立美术馆业内标准和本市美术馆馆际间的合作,组织本市美术馆馆际间的展览、藏品、公共教育活动等交流,增进馆际间业务互动;促进并组织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促进美术馆藏品的保管、研究和展示,促进本市美术馆专业化建设水平的进步;提升本市美术馆的国际影响力,并推进本市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的提升。

而就长三角地区而言,美术馆整体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馆际之间也有着合作传统,近年来依托长三角美术馆资源协作机制等平台,举办了“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等许多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展览。中华艺术宫等上海国有美术机构以及苏浙皖三地美术馆等其它艺术机构纷纷打开馆门,拿出自己的精品馆藏,向长三角人民共享艺术资源,让更多藏品惠及百姓,提升生活幸福感。

“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现场

此次还特别邀请江浙皖文旅厅与上海市文旅局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上海市美术馆协会将在此框架指引下,加强与区域其他美术馆合作,促进实现文化体验“同城待遇”,争取到2025年,将长三角打造成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核心承载区。

    责任编辑:钱雪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