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杉资本沈南鹏:技术应用的出现往往是看似无为科研的副产品

澎湃新闻记者 张唯
2020-10-30 16:28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技术应用的出现往往是看起来无为的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没有办法去预测某项科学研究能不能转化成技术,也无需对它赋予实用的责任。因为,伟大的科学永远是为了探索世界的终极问题。”

10月30日,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在上海举行,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视频演讲中做出上述论述。

沈南鹏

沈南鹏在演讲中阐述了科学与商业的共通之处。他认为,科学和商业的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世界的某些问题。在科学研究当中,许多基础研究最终被转换成为技术应用。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编辑研究也可能在人类疾病诊治中得到非常有效的应用。

“然而远在科学找到其现实应用前,科学家们往往抱着最纯粹的心态开展工作,他们可能在孤独中探索着当今世界的未知,甚至去寻找对世界本源等深层次问题的解答”,沈南鹏认为,只有这样的科学家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伟大成就。

他表示,优秀的科学家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都对原创精神有一种执念。“在科学的世界里面,卓越的成就一定是来自于创造性的新想法,而不是重复或改良别人已有的研究路径。”

“在商业世界同样如此,也有企业家照搬别人的商业模式,但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打造和定义一个全新的行业。”

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第三届论坛安排有开幕式与主旨演讲、世界顶尖科学家座谈会、莫比乌斯论坛、共同家园峰会、科学态度大师讲堂、青年科学家论坛、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实验室论坛、校长论坛、经济峰会等多场主题活动。

论坛集中举行或播放130余场顶尖科学家个人演讲,70余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信息、数学等基础科学峰会,和人工智能、转化医学、精准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应用技术峰会。大部分活动通过网络向公众直播。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