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稞王子”尼玛扎西:青稞增产农牧民增收,是我最大的幸福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李哲 李尹汝 岑慧敏
2020-11-03 09:3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往年西藏到了春播、秋收的季节,在青稞田里,总会出现一位瘦小、戴着眼镜、留着厚厚胡子的中年男人,烈日下他戴着一顶草帽,盯着青稞苗,拿个本子写写划划,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

尼玛扎西院长(右)在西藏自治区尼玛县文布南村调研藏青17号长势。受访者供图

农户们对这个身影再熟悉不过了,大家亲切地喊他为“尼玛”或者“尼玛院长”。在西藏自治区各个县市,很多农牧民可能不认识当地的县委书记或县长,但一定认识来自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简称“西藏农科院”)的尼玛扎西院长。   

同行共事的人经常看到,每逢收成之时,尼玛扎西看到农牧民丰收了,会站在农田当中眯着眼睛微笑,眼神中流露着欣慰。“看到青稞增产、农牧民增收,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追求。”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三十年如一日,尼玛扎西扎根在农田,脚踏黄泥,热手摸着冷土,心中有梦。他带领团队主持选育出了16个青稞新品种(系),其中“藏青2000”成为西藏青稞主推品种,占青稞种植面积70%以上,从2014年至今给农牧民增收了7个亿左右,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27.36亿,为西藏自治区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尼玛扎西,被西藏农牧科技界誉为“青稞领域的袁隆平”、“青稞之父”、“青稞王子”,他的办公室被喻为“门槛最低的厅级干部办公室”。

如今,在这片青稞地里,再也见不到尼玛扎西忙碌奔波的身影。9月5日,尼玛扎西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逝世,生命定格在55岁。

中国农牧界失去了一位举足轻重的科学家,那些跟尼玛扎西接触过的人,至今仍沉浸在悲痛中,“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之掉泪,国家为之掉泪。西藏人民永远怀念他”。

尼玛扎西院长(右三)下乡调研。受访者供图

从山里走出去的藏族农学博士

对于上个世纪一些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户来说,可能要耗费一家人一辈子的努力,才能将一个孩子培养成才,送他走出大山。

尼玛扎西院长的老家。除特别标注,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吴怡 拍摄

尼玛扎西出生于1966年,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塘镇杂玉村一户农牧民家庭长大,家里有5个孩子,他排行第三。

读书对于那个年代的藏民来说是奢侈的。为了维持生计,减轻家庭负担,村里很多小孩早早辍学务农。尼玛扎西没有向命运低头。小时候放羊,亲戚教他写字,他很快就学会,回到家自己在地上或者石头上练习,跟父母嚷着要读书上学。

家人看在眼里,觉得他就是应该继续读书的人。为了供他上学,一家人含辛茹苦,种田持家。尼玛扎西用手中的书代替了耕地用的镰刀锄头。   

作为家中长子的桑杰洛布,很疼爱这个弟弟。在他记忆里,读书期间的尼玛扎西是一位瘦小、腼腆、好学、机灵的小男孩。父母重视对他的教育,叮嘱他好好读书,盼他成才。

左为尼玛扎西的哥哥桑杰洛布,右为弟弟阿尼次仁。

小学初中期间,从家到学校有十多公里,尼玛扎西在学校寄宿,两周才回一趟家。桑杰洛布经常到学校接送弟弟,担心他饿肚子,来回走了二十多公里给他送吃的。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尼玛扎西从这个山沟走了出去,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1981年7月至1985年7月,尼玛扎西在西北农业大学(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就读。

桑杰洛布陪着他到学校报到,“看到弟弟考上大学,很自豪,那一刻有种长子如父的感觉,要对他负责。”为了给尼玛扎西凑生活费和路费,桑杰洛布每两个月到邮局寄一次钱,每次寄50块,那是一家人编织氆氇卖掉攒下来的。

西藏农科院农业所研究员禹代林,是尼玛扎西在西北农业大学读书期间的同学。禹代林记得,尼玛扎西是同学当中最刻苦也是最优秀的一位,他在宿舍床边的墙壁、上铺床板贴满各种写有公式定理和英语单词的纸张,晚上睡觉一抬头就能看见。  

由于成绩优异,1985年7月,尼玛扎西被选送到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西藏专修班学习一年。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博连读,成为西藏农牧科技界第一位藏族博士。

年轻时候的尼玛扎西。受访者供图

学成之时,外界向他投来不少橄榄枝,更高的工资、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好不容易走出这座大山的尼玛扎西,却又选择回到了日晒雨淋的田间地头。他对于发展西藏农牧业的执着,来自小时候用陶瓷换取粮食的苦涩记忆。

杂玉村四面环山,房子低矮稀落,平整地块并不多。小时候,家里碰上粮食收成不好,父母和兄长只好拿着辛苦制作的陶瓷,到其他地方换取粮食,他们沿着崎岖漫长的山路,一边徒步一边卖。卖得好,也要9天才能卖完,不顺利的话要15天。换回来的粮食要省吃俭用,才能勉强度日。

与他共事多年的禹代林也熟知,尼玛扎西从小就感受到了缺粮、饥饿的滋味,一个朴素的想法始终萦绕在他心头——怎么样才能让青稞增产,让农牧民吃得更饱一点?后来,他立志考取农学院,刻苦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用知识和技术来报效农牧民。

在这个西藏农户的家里,只有尼玛扎西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供他读书的其余几位兄弟姐妹主要以务农、做陶瓷为生。

面对外来的记者和陌生的镜头,哥哥桑杰洛布显得有些紧张,手指不断地搓弄掌心里的身份证。这双西藏农牧民的手,黝黑、粗糙、满是褶皱,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但就是这双手,抚育了一位解决西藏粮食问题的农学家。

哥哥桑杰洛布的手。

杂玉村有400亩地,村里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哥哥桑杰洛布有7亩,弟弟阿尼次仁有8亩,主要种植青稞和冬小麦。以往青稞的品种不好,长得低矮,甚至成熟不了,产量较低,抗倒伏性差,一场冰雹就可能把农户们一年的辛劳全毁了。

今年村里种上了“藏青2000”,品种优良,是历年以来产量最高的。收成时,农户们数着装着青稞米的塑料袋,开心满足地笑了,“产量多了一半”。

直到尼玛扎西意外去世之后,桑杰洛布才知道这是弟弟主持选育出来的青稞新品种。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泛红,低头沉思。这位淳朴的农牧民,并不清楚弟弟具体做了什么工作,只是记得他解释过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了发展好西藏的农牧业,为了老百姓受惠,改善农牧民的生活。

主导西藏两次青稞良种更新换代

尼玛扎西院长办公室最多的是书,装满了一个大书柜,办公桌两侧也高高垒起了好几沓,几乎全是围绕着西藏的农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桌上还摆着三盒青稞米、几瓶青稞酒和一袋青稞粉。

青稞,那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尼玛扎西从1989年开始潜心青稞的良种研究和推广,选育出了包括藏青3179、藏青148、藏青690、藏青2000等16个青稞新品种(系)。

其中“藏青2000”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993年育种,到2013年通过品种审定,开始示范推广,尼玛扎西花了20年。

“青稞育种都是要花这么长时间的,需要大量的数据重复,很多人可能搞了一辈子都搞不出来。”禹代林说,目前西藏青稞已经实现了第三次大面积良种更新换代,后两次是由尼玛扎西主导的。

贡献影响有多大?这组数据是最好的说明——青稞亩产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不到一二百斤到现在七八百斤,良种覆盖面积达到80%-90%,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

青稞持续稳定增产,不仅解决了西藏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让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简单地说,过去大家吃不饱,到后面温饱刚解决,现在不仅吃饱了,还丰收有余。”禹代林说。  

尼玛扎西一生研究硕果累累,但对于他来说,可能并不存在运气好的成分。

青稞选育最难的是要制定育种目标,寻找品种缺陷和优点,杂交组合改良。尼玛扎西几乎一年四季都驻扎在农田里观察,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每逢春播秋收忙碌时一天要记录上百个数据,一年要记录上万个数据。

尼玛扎西院长(中间)在西藏自治区海拔最高青稞种植地康马县调研。受访者供图

从青稞品种培育、试验、审定、推广、测产,每一步都是漫长的过程。每逢春播,他下乡一住就是十几天。农村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有时候他喝杯酥油茶、吃个糌粑就是一顿饭了,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吃饭,下午四五点才吃午饭是常有的事。

青稞良种推广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对于农牧民来说,青稞是主食,换新品种,相当于把自家一年的口粮交给别人来打理。

困难是有的。2013年,是“藏青2000”推广的第一年。一开始西藏农科院在日喀则市白朗县试种,因为嘎东镇的种子包衣用药迟迟没有出苗,眼看着其他田地的青稞已经长出来了,自家田里还没有任何动静,农户们着急得围着镇政府和科技人员要说法。  

尼玛扎西闻声从拉萨赶过来,用手把地刨开,手都脱了皮,跟农户耐心解释,因为苗根扎得比较深,长得比较壮,才会晚出苗,并承诺要是成效不佳,会小规模范围内补贴资金,农牧民这才放心。一个星期后,果然出苗了。

农牧民对尼玛扎西的信任就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他常常跟随行的科技人员说,要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热爱农牧民,热爱这片土地,把农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农牧民的土地当成自家的土地,这样就有最大的责任感。

扎囊县扎其乡孟嘎汝村村支书嘎玛欧珠第一次认识尼玛扎西是在2013年。在西藏农科院调研队的指导下,这条村子把小耕地改为大耕地,以合作社的名义购买拖拉机,实现了机械化播种。 

扎囊县扎其乡孟嘎汝村实现了机械化播种。

2014年,孟嘎汝村青稞亩产300斤,种上“藏青2000”后,现在亩产已经达到600-650斤。村里搞好了“三农”工作,2016年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收入9600元。“院长为我们带来了技术,手把手教,每次都是悄悄来,悄悄走,没有官架子。”嘎玛欧珠说。  

平时去外地出差,尼玛扎西喜欢赶早班机,要是到得早,会顺道先去机场附近的农田看看。每回带着科技人员下乡,他会在途中不停地讲解,叮嘱这些年轻人做好笔记。有时候,大家看到他拿着手机自言自语,后来才发现他每当有新的想法或者发现,就会用手机录音,回头再开会讨论落实。

尼玛扎西似乎总是精力充沛,永远不知道疲倦,但身边的人知道,他患有糖尿病,每次下乡前要打一次胰岛素,晚上结束工作再打一次,注射液和针头都是妻子拉琼买的,他连去一次医院的时间都腾不出来。

不少同龄人已经陆续退休,但他却像挤海绵一样,跟时间赛跑。有一回,禹代林问他一年休息多少天?尼玛扎西看了看他,很平静地说,每年的藏历三十、藏历初一以及春节的大年三十休息,全年3天。

尼玛扎西工作以后,桑杰洛布感觉弟弟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也越来越少回老家了,就连父母去世,他都没机会回来团聚,“近十年来,他只在老家待过一个晚上。”

把论文写在深度贫困区的大地上

尼玛扎西全身心扑到西藏的农牧业发展上,“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这是他的诀窍。

往常,总有形形色色的人来敲院长办公室的门,甚至排着队,科技人员、村长、乡长、企业管理人员……有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他们直接到院长办公室里讨论。

“这是门槛最低的厅级干部办公室。”谈起尼玛扎西,西藏农科院科管处处长德吉曲珍多次哽咽。    

院长的办公桌上,还有很多手稿和批示密密麻麻写着修改意见。有一份《关于请求协调技术人员莅临昌果树养殖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的请示》,尼玛扎西写下了批复:请速派专家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并附上了镇长的联系方式。

《关于请求协调技术人员莅临昌果树养殖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的请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藏农科院一份2019年的报告写到,以该院10个驻村点为重点,在科技助力农牧民增收上做文章,通过筹措经费、梳理成果、指定专人、强力推动,真正把论文写在深度贫困区的大地上。

“科技人员下乡、技术服务下沉、成果转化下去”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

西藏农科院政工人事处驻村干部巴桑扎西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已驻村10个月,是农牧科学院机关驻拉孜县拉孜镇白列村工作队的一员,西藏农科院从2018年开始派人员下沉驻村,今年是第三批。    

他记得尼玛扎西院长有这么一句口头禅——要做到老百姓富在产业,聚在产业,村兴在产业,强在产业。

“只有解决村集体经济建设的问题,基层问题才能解决,脱贫攻坚奔小康才有保障。”巴桑扎西透露,西藏农科院驻村三年投入经费估算有200万,帮扶村集体产业,包括提供种子、肥料、机械,倾斜项目、资金、人才等。在白列村投入了21万6000元建设了藏鸡养殖场,这也是院长带头的项目。

此外,尼玛扎西还主张培养当地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和技术骨干,让一户农牧民带动多户农牧民,不仅要粮食增产,还要培养人才、留下技术。

西藏农科院也从2018年开始帮助低收入群体开展技术培训,派专家下村讲课。农牧民不但可以学到技术,还可以拿到补助。今年的培训在9月份完成,三年总共培训了1300人。   

“钱都用在了老百姓身上,脱贫摘帽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像巴桑扎西这样的驻村干部是流动的,哪里需要去哪里。“每次做好了这个地方的工作,就会被派驻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开辟新天地。”

拉孜县拉孜镇白列村。

农牧民的日子确实好过了。白列村支部副书记旺拉胸前戴着一枚党徽,他告诉澎湃新闻,以前家里每年能赚3万多,现在种上了“藏青2000”,卖得好,每年赚到6万。他把种植粮食和务工赚的钱,寄给了还在上研究生的妹妹和上初中的女儿当作学费和生活费,去年家里还盖了2层楼的新房子。

同为白列村农牧民的明拉说,全村有250人,村里从2015年开始种植“藏青2000”,增产了一倍,2018年实现脱贫,脱贫前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脱贫后人均7000元。“技术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没有院长的帮助,我们的产量很难提高这么多。”

“2019年底,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今年5月24日,尼玛扎西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

尼玛扎西院长办公室里留着的报纸。

“甘白山下农科院、瓜果梨桃样样有。越冬青稞是方向,造福西藏立新功。”

尼玛扎西生前经常向西藏农科院党组书记高学念叨这首诗,这是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时的亲笔题词。  

也是这首诗把尼玛扎西引领到青稞育种领域。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根据中央政府定下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政策,十八军将士在拉萨荒滩上建起了“七一农场”,西藏农科院正是从当初的“七一农场”发展而来,把现代农牧科技带到了雪域高原。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赤列旺杰评价,尼玛扎西是西藏科技界的精神和标杆,他继承了十八军的老西藏精神,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西藏的农牧科技推向更高更远。

“尼玛扎西是青稞领域的袁隆平,我们认为这个评价是不为过的。”说起这位老乡兼好友,赤列旺杰声音有些低沉,数次低下头用手帕擦泪。

“我们要完成院长未竟之业”

直到临终前,尼玛扎西仍然在为西藏的农牧业发展、脱贫攻坚事业奔忙。

8月30日,尼玛扎西从拉萨出发,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种质资源学家刘旭收集和调查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这项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的是摸清家底,建立种质基因库,是全国农科人向建党100周年的一份献礼。

西藏境内的普查从2019年4月份开始,目标是所有县域全覆盖。此次他们拟奔赴岗巴县、亚东县、南木林县、那曲尼玛县、阿里改则县、阿里日土县、三十里营房等地。

尼玛扎西希望能够走遍祖国的角角落落,去最边缘最贫困最落后的地方,收集第一手种质资源。

8月31日,调研队伍到达号称“中印边境第一村”岗巴县吉汝村,那里平均海拔5050米。放眼望去,吉汝村对面山上一行标语“祖国万岁”映入眼帘,尼玛扎西把它拍了下来,他希望以后能在这里建立“极高海拔现代农业示范区”。

尼玛扎西看到吉汝村对面山的标语“祖国万岁”,把它拍了下来。受访者供图

他叮嘱随行的西藏农科院草业所副所长多吉顿珠回去要提醒他落实这件事。院长助理刘秀群也收到了这张照片,他理解院长的想法——在这里建立农牧科技基地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因为这里是边境,山的另一头就是其他国家了。  

这只是尼玛扎西院长诸多未完成的遗愿之一。

院长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十四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初步方案——区农牧科学院新调》的文件,上面显示尼玛扎西是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功能提升与创新能力建设、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多个项目的牵头人。

其中,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西藏地区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3月正式批复实施建设,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尼玛扎西担任实验室主任。

“从当初的培育基地,最后成为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西藏农科院农业研究所青稞育种栽培研究室负责人曾兴权说,接下来团队一定会落实好院长生前所有的部署。

大家都认同这一点——尼玛扎西是西藏农科院的指挥中枢和大脑,谋划的是农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他的决策和布局非常到位。”高学叹服,他走了,青稞领域至少要两三年才能缓过来。 

农业所所长杨勇也坦言,以往院长是大家的支柱和依靠,有院长通盘协调统筹,大家只需要干事。现在总的指挥中枢没了,很多人一下子变得迷茫了。

“但总是有人会成长起来的。”杨勇盘腿坐在农科院白朗试验站的青稞地上。这个试验站也是尼玛扎西一手推动成立的,是青稞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孵化的基地,从白朗县试种成功的新品种会推广至全区45个主产县。

试验站三面环山,今年的青稞已经收割完了,只剩下干秸秆,正门口墙头上压着一扎“藏青2000”的青稞穗,图一个好兆头,祈盼丰收。

试验站正门口墙头上压着一扎“藏青2000”的青稞穗。

继“藏青2000”之后,新培育的青稞品系“13-5171-7”具有抗倒伏、适应机械化收割、增产明显等优势。白朗县巴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腾斌回忆,今年大规模推广该品种,乡里一共种植2285亩,试验田理论上亩产1030多斤,实际上亩产800多斤。为了推广“13-5171-7”,院长一共来了20多次调研。

尼玛扎西生前曾向媒体介绍过,“13-5171-7”品系较目前生产主推青稞品种“藏青2000”增产10%以上,较“喜马拉22号”增产5%以上。

除了改良春青稞,培育出抗寒能力强、能够突破海拔3600米种植限制的冬青稞,也是尼玛扎西坚持了二十年的布局。如果成功,相当于一年两收,全区的粮食产量将提升15%到20%。

他走后,这个重任落到了农业研究所青稞遗传育种副研究员达瓦顿珠的头上。团队经过了5年时间筛选,找到了优良材料进行亲本试验,还在不断改良当中。

今年10月底、11月初,达瓦顿珠将在林芝试种冬青稞。“以往种完地,会跟院长汇报,现在不知道怎么汇报。”他坐在办公室里,有些感伤地小声嘀咕了一句。

但在他心里,尼玛扎西院长未曾离开过,“如果我们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种,就取院长的名字,我们呵护他,他也在地里望着我们,他的精神要一直传承下去。”

尼玛扎西院长在青稞地里。受访者供图

身边的人知道,因为有些想法比较超前,尼玛扎西默默顶住了不少压力。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的藏西旱地农业综合试验站,服务于西藏高原寒、旱农区的农牧业发展,预计总投资3810万,也是尼玛扎西生前极力推进的。   

“院长说科研就是要超前,所以建设标准要高于普通的标准,搞科研要坚持下来。”与院长同名的西藏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尼玛扎西负责完善该科研基地的建设,他希望能打造成院长心中的模样——旱地高端科研平台、旱地作物展示平台、农牧民培训基地、普及农业知识的平台。 

藏西旱地农业综合试验站内的“13-5171-7”春青稞品种试验田。

尼玛扎西盯着的是西藏的高寒偏远地区的粮食问题,这也是脱贫攻坚的最难点,他希望能够把薄弱短板补足,依靠科技提升旱地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让其成为新增长点。

西藏自治区沿途的标语。

从西藏的局部到整体发展,尼玛扎西在下一盘大棋。

“建议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河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尼玛扎西在5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提到的。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他建议,以保护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功能为主线,强力支持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使之建成引领带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人口适度的聚集地、产业聚集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核心区。

“我是农民出身,希望把家乡建设好。”——这是他一生朴素又远大的愿望。

“西藏农牧科技发展是尼玛扎西院长毕生心血,他虽然走了,但他的事业还在。”高学说,我们要完成院长未竟之业,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农科人的使命。

(澎湃新闻记者张力克、吕啸,实习生段明淼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