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标上海,山东威海这一次想学的是“精致”

澎湃新闻记者 林牧之
2020-11-06 19:5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同样的开放品格,让威海有机会相逢上海。”山东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于上海举办的2020威海市产业推介会上说道。

张海波介绍,上海与威海,都是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开放之城,都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上海浦东新区与威海还同时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18个典型地区,开放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到这两座城市的血脉。

城市名字同样带一个“海”字,一边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边是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一边是长三角“龙头”,一边是胶东经济圈的“精致引擎”;一边是长江经济带“排头兵”,一边是连接国内腹地和日韩、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

2020威海市产业推介会于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在上海举行。

而这次威海远赴黄浦江牵手上海,想学的是“精致”。

这份“精致”,不仅是要扮靓城市“面子”,还要做好规划布局的“里子”。为此,威海市还出台了一部全市精致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简称《条例》),该条例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威海也有对标上海的勇气。张海波说,威海拥有多个国家战略赋能、初具规模的新兴产业架构,全要素协同的高效创新体系、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让威海有充分的条件融入上海。

威海为什么想要精致?

关于“精致”这个说法,要追溯到两年前。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期望,为威海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对总书记的新期许,威海不断完善产业架构,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城市轴带和产业隆起带,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城市品质,用精致的理念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

2019年8月,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一份《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主动寻标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构建全域精致城市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整体布局等。

今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张海波接受专访时,清晰地阐释了“精致城市”威海,用六个精: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和精明增长分别梳理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脉络,强调打造精致城市样板。

紧接着7月15日,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进行公开表态时,张海波强调,在全力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发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七大攻势,稳外资稳投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金融链“四链联动”,做好营商环境“加减乘除”的四篇服务文章等。

就在这次威海市党政考察团赴上海出发之前,张海波在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还进一步明确威海市要做好“十三五”总结收官,认真谋划明年和“十四五”的工作,推动“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实现新突破。

为什么对标的是上海?

首先是战略背景。威海拥有中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和欧亚大陆的海上战略支点的定位,是连接国内腹地与日韩、东北亚乃至全球的重要节点型城市。

俯瞰威海

2020年,面对大疫当前、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中央历史性地提出内外“双循环”战略,即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了当下各城市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课题。

随着全新发展格局浮出水面,“南北东西互动,进而推动整个北方地区在中国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重塑”,必然是国家接下来的施策着力点。说白了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内大循环,必然是跨越南北、东西互济的循环,这是大势所趋。

这就要求威海市在这样的发展大背景下必须借“机”借“势”,更快更好更牢固地树立自身国内大循环中的区域支点地位。

而现在的上海,正在全面实施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有进口博览会、有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选择。

可以说,无论从战略区位、综合实力还是城市辐射力、资源聚集度,上海显然是威海最理想的联动对象。

其次是城市的具体规划布局。上海不但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更是现代化精致城市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上海:“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

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

在发布会上,张海波表示,上海是包容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到上海,我们都认真地品读、体验这里的开放与热情、优雅与精致。

作为“先行者”,上海已经探索并形成了一种由不断迭代的产业体系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为基础,辅以卓越的营商环境,进而与现代化精致城市建设间“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的关系,这是威海学习的重点。

再就是创新,学习上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改变一些规则,利用制度性改革来释放红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环境。这一点,威海需要充分吸收,为己所用,创造能叫得响的城市品牌,提升威海吸引力与影响力。

从哪些方面做到更精致?

目前,威海已经锁定“精致城市样板”的目标,对标上海,围绕城市建设、对外开放、产业架构、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深耕,力求全面开启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在产业布局方面,威海力求夯实新兴产业。

先看上海的产业布局,先进制造业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特别是2019年以来,上海工业投资增长11.3%,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投资清单中不乏国产大飞机、特斯拉这样的王牌项目,上海致力于在新一轮全球高端装备制造话语权的争夺战中占据有利位置。

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底蕴,上海发力工业互联网和产业数字化,2017年就引进海尔卡奥斯,推动松江区获批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今年更是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2.0升级版,加速城市新兴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绑定”。基于此,上海正加快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引领未来的新兴产业集群。

之所以强调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原因在于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很好地带动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只要城市生产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间的平衡不被打破,那么即使制造业比例减少,三大产业间也就能保持良性循环关系。

可以说,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走向的健康值。

为此,目前威海聚焦优势制造业,梳理了10条产业链以及24家链主型企业、35家具有撒手锏产品企业,逐步形成了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七大产业集群的格局。

虽然产业整体发展尚处于起势阶段,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资源聚合等工作的挑战。但拥有342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以及9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威海,创新促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第二,在对外开放方面,威海要学习制度引领下的对外开放。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开放之城,上海在历史上拥有多个“第一”: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家自贸区到第一块土地批租、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海始终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上海的改革覆盖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市场化、法治化;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政府改革上更加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在国企改革上更加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国资的市场能力;在社会改革领域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期间上海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威海,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没有大门户大通道,就没有大开放大合作;没有大物流大外贸,就难以带动大资本大产业。

围绕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这一目标,威海的突破口也不少。例如复旦大学供应链协会副会长徐波提到的供应链,他说道:“在国家经济高质量精益化发展的大背景下,2018年,具备强大基础和先天优势的威海,成为55个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试点城市之一。

同时在数字化新技术、新基建带来的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威海如果在已有的东北亚供应链物流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流中关键节点的打造和把握,突破物理区域限制,转换物流为商流资源,把握一些有优势的垂直行业的商流节点,相信威海可以在供应链的创新和试点方面,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第三,在营商环境方面,威海对标上海,打造“威海服务”。

上海市政府曾提及一句话,“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企业评判”。

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这样体现“上海服务”:开办企业的办理环节从原7个压缩为4个,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2天缩减到9天。获得电力办理环节从原来的5个缩减为3个,平均用时由原来的145天缩减到34天,小微用户获得电力接入成本由原来的19.2万元降为0元。获得施工许可办理环节由原来的23个缩减至19个,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79天缩减至169.5天,办理费用由原来的近20万元减少至7万元……

随着营商环境改革的深入,威海市越来越意识到,营商环境改革应当围绕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而威海也积极对标像上海这样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和国内外先进城市,已经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与行动。

张海波表示,威海正在紧盯招标采购、获得水电气、纳税、获得信贷、企业开办等关键领域,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建立企业困难问题、技术需求、资金需求、产业链配套“四张清单”,为来威海投资兴业的广大客商提供最贴心、最专业、最高效的服务。

眺望未来,同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行列的上海与威海,都承担着国家战略任务,合作前景广阔。正如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演讲时所说,威海有美好令人迷恋的山川湖海,有天赋异禀的对外开放承载平台,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劲头,潜力十足。

此次以上海为师、申威的顺利联动,也为两城下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战略协同,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