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前方小心“巨龙”出没

2020-11-08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亚洲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爬行动物界的异类——飞蜥。这种小型蜥蜴其貌不扬,却有着艳丽夺目的“翅膀”。
飞蜥的英文名“draco”来源于欧洲神话中的龙

飞蜥的“翅膀”位于侧腹部,是呈翅膀状的薄膜,也称翼膜。凭借翼膜,飞蜥可以在空中滑翔60米!

“丛林滑翔机”——飞蜥

科学家认为,翼膜称得上是一种“新型翅膀”。大多数动物的翅膀与前肢骨骼相连,而飞蜥的翼膜从角质层进化而来,依附于延伸的数条肋骨之上。

不同动物的翅膀结构

当飞蜥收起翼膜时,能灵活运用四肢,攀爬跳跃;而当飞蜥滑翔时,前肢会抓住最前面的肋骨,就像撑起船帆一样,帮助翼膜展开,形成一个“复合翅膀”。

展开的翼膜就像掀起的裙摆

来欣赏飞蜥的“飞行绝技”:

飞蜥在空中航行

准备滑翔时,飞蜥后腿一蹬,由高处跃下。特殊的胸前肌组织拉长第一根肋骨,带动其他肋骨向前扩张,使整个翼膜张开,飞蜥乘着气流开始滑翔。

滑翔的飞蜥像一只迷你龙

在滑翔过程中,飞蜥的前肢可以控制翼膜开合,使翼膜的角度和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调整滑翔的速度。在记录中,飞蜥足足滑翔了60米,但在高度上只下降了10米。

飞蜥的尾巴像一根飞舞的长鞭,其实是它的“方向舵”。在尾巴的助力下,飞蜥可以飞出“之”字路线,还能完成空中大翻转。

“天空猎人”的降落极为优雅

滑翔即将结束,飞蜥将翼膜前缘抬高于水平面,整个躯体与滑翔轨迹逐渐垂直,极大地放缓了滑翔速度。刹车成功,飞蜥放开翼膜,四肢稳稳当当地着陆在物体表面。一次惊险的滑翔挑战就完成了!

飞蜥的体色与树皮很相似

当飞蜥栖息在树上时,翼膜就会缩回体侧。背部的伪装色使它可以完美隐形于林间,无忧无虑地大快朵颐。

收拢翼膜的飞蜥与普通蜥蜴别无二致

除此之外,飞蜥的喉部也可以撑开!醒目的喉囊,既可以警示入侵者,也可以向异性彰显自己的能力。

喉囊是飞蜥重要的交流工具

这种神奇的小生物,早在2.5亿年前就飞上了天空。而森林面积的减少,极大地威胁到了飞蜥的生存空间。为守护“丛林迷你龙”飞蜥和更多动物的家园,让我们学会珍爱生命,敬畏大自然。

原标题:《前方小心“巨龙”出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