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学良的后半生:与蒋介石的最后一面

2020-11-10 18: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高成儿 时拾史事 收录于话题#张学良的后半生4个

书接上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因为国共内战的缘故,张学良被押往台湾,继续"享受"关禁闭的生活。万万没想到,宝岛一住就是四十多年,和大陆生活的总时长基本一致。若干年后,少帅感慨说:"我有很大的感想,我现在的这一切,这都是上帝的安排,谁会知道呢,我绝对没有想到会在台湾住这么久!我自己的家乡我也没住过这么些年!"

失去自由的五十多年里,除了游山玩水、打球钓鱼,张学良还读了很多书。张治中赴井上温泉探望时,发现屋里摆了许多线装书,其中有一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全集》,"鲁迅鲁迅,姓鲁名迅,浙江周树人"、"你抓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在张学良那个年代,民间还没有这么有意思的段子,他读鲁迅还是挺认真的。据张治中回忆,少帅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笔锋锐利,骂人很厉害"。

除此之外,张学良对明史也非常感兴趣。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屡遭列强侵略,他决定先研究明朝历史,因为明朝末年的政治态势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比较接近,内有天灾、战乱,民不聊生;外有蒙古、满清,不时袭扰。把明史研究透了,再去研究清史、民国史,从中获得历史教训。为了让张学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蒋介石送他一本《明儒学案》,邵力子也友情赞助了《船山遗书》,在贵州修文县期间,张学良还阅读了《王文成公文集》,并寻找县志,研究王阳明的事迹。四百多年前,王守仁就是在修文县的龙场悟道,提出了阳明心学。蒋介石对王学十分推崇,逃往台湾后,在阳明山上修建了行宫。经过一番努力,张学良对明史颇有心得,写了很多文章,但后来全扔了。他认为历史记载未必都是真实的,比如清朝官方编撰的明史,有许多就是瞎说。到底哪些是瞎说,他没有明示,因为写的文章都被自己扔了,"如果我全说了,以后研究历史的人兴趣就没有了。"

书读着读着,越读越有意思。张学良不用上班,不用带娃,吃喝不愁,只是活动半径受限,像他这种处境,搞点史学研究也挺好的。他还希望蒋介石给他派几位明史专家,如果有心得体会了,大家讨论讨论,但老蒋懒得理他。1955年,一向喜欢读书的蒋介石准备自己写一本书,叫《苏俄在中国》,准备回顾两次国共合作以及中华民国与苏俄的外交史。其中西安事变是很重要的节点,但对于事变爆发前的细节,蒋介石不是很了解,如今杨虎城已被处决,知道最多的就是张学良了。于是下命令,要求少帅撰写回忆录。"这么多年了,张汉卿还有什么话不好说?"张学良本不想再提此事,以免自寻苦恼,现在领导发话了,他敢不写?还想不想做条轻松的咸鱼了?于是就埋头苦干,因为年纪大了,又常年在菜油灯下阅读,视力已经模糊。写着写着,写了一万字,实在不容易,那年头没有电脑,都是手书的。完成后,赵四小姐又把草稿检查抄写一遍,交给蒋介石。

收到小张同学的"作业",蒋介石非常满意,他引用了张学良回忆录的内容,并注明那是张学良的自述。老蒋还把回忆录交给蒋经国,认为可以适当运用,作为政治教材,供三军将士学习。蒋经国又把回忆录转交给了台防务部门。六十年代初,防务部门创办了一本名为《希望》的刊物,为了一炮打响,提高知名度,他们特意刊登了张学良回忆录的部分内容,总共九段,文章标题为《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摘要》,作者署名为张学良。听闻此事,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认为防务部门的举措不妥,容易让人以为这篇文章是他主动发表的。收到信件后,老蒋也觉得不合适,勒令《希望》停刊,已经发行的悉数收回。本想发篇爆文顺利走红,登上人生巅峰,谁能想希望刚刚出现,就变成了绝望。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人们对西安事变仍然感兴趣,想了解其中的史实,甚至内幕。作为当事人,张学良的回忆录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希望》尽管停刊没收了,还是有些漏网之鱼,在黑市上可以买到,只是价格不菲,物以稀为贵嘛。

明史研究了十几年,总算告一段落,张学良刚准备研究清史,就被宋美龄终止了。被囚禁以来,蒋夫人始终关心张学良的生活,四十年代末,张治中把少帅的诉求告诉蒋夫人,蒋夫人说:"文白兄,我们对不起张汉卿呀!"虽然无法说服蒋介石释放张学良,但宋美龄还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五十年代中期,得知张汉卿用菜油灯阅读,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她托人送来了一盏台灯,还把于凤至等人的家书,以及旧金山知名糖果店的糖果,一并交给张学良。台灯是宋美龄在美国使用的,非常方便,这样少帅就不用拿菜油灯阅读了。1958年,蒋夫人亲自前来看望张学良,询问最近情况,张学良说正研究佛学,之前还请教过几位著名的法师。得知张学良的信仰情况,宋美龄立即说:"汉卿,你又走错了路,你也许认为我信基督很愚蠢,但是世界各国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基督徒,难道他们都是愚蠢的人吗?"见蒋夫人如此严肃,张学良不知该如何反驳,他接受了宋美龄的建议,成为一名基督徒,开始专研《圣经》,原本打算学习的清史,到这里也就不再探究了。当年蒋介石信仰基督教,宋美龄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其视为结婚的条件之一;现在张学良信仰基督教,也是蒋夫人促成的结果。此事过后,少帅与蒋宋夫妇又多了共同语言。

1958年,张学良前往桃园大溪见一位故人,一位彻底改变他人生的故人,那就是蒋介石。刘乙光带着张学良抵达目的地后,先把张安置在一位将军的家里,自己前往请示,过了一会,他和蒋经国一起回来了,说蒋介石现在可以接见张学良,请他赶紧过去。二十二年转瞬即逝,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中国大陆,当时国民党掌握着锦绣江山,拥有百万大军;如今天翻地覆,只能困守在几万平方公里的宝岛上。今昔对比,实在是让人唏嘘。张学良刚走到客厅,蒋介石就过来相见。看到古稀之年的蒋介石,张学良说:"总统,你老了!"老蒋回答说:"汉卿,你头秃了!"
随后沉默良久,双方都不知该从何说起。二十多年来,张学良辗转了那么多地方,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又向多名政要提及恢复自由,真想说,恐怕千言万语都说不完,可真正见到了蒋介石,那个主宰命运的人,他又无语凝噎了。

"我的确是老了!"少帅总算开口,打破了僵局,蒋介石仔细询问了张学良生活、身体情况,对他说国家以后还有重用你的地方,平时要多和蒋经国联系,你想住台北也没什么不可以,具体地址可以和蒋经国商量。说是这么说,以后还要重用你,到底用不用呢?稍微有点自知之明都知道,根本不可能。此次会面后,蒋介石宣布解除张学良的管束,当初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蒋介石求情后,改成严加管教,一管就是二十二年,比有期徒刑还长,现在终于解除了管教,只是看管他的人变少了,看管的地方换了,活动范围变大了,真正的自由仍然遥遥无期。

居住到台北后,张学良经常与蒋介石见面,不是在士林官邸,也不是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而是在凯歌教堂。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是基督徒,张学良、赵一荻夫妇也是基督徒,基督徒不是要做礼拜嘛,他们都在凯歌教堂做。
每次宗教活动结束,蒋介石走出教堂,就会看到张学良,反应往往比较冷淡,点个头而已,连句话都不说。西安事变,对蒋介石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终身都无法忘怀。当年从华清宫逃跑,翻围墙时,蒋重重摔在了地上,现在涉及到的身体部位还在痛。人们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如今伤疤仍在,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身体上的,那就更没有原谅张学良的可能了。

1975年清明,宋美龄带张学良见了蒋介石最后一面。感慨过后,张学良写下挽联一副:"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此时此刻,棺材里面躺着的,是与他爱恨纠葛几十年的男人,既是曾经的盟友,也是曾经的敌人。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原标题:《张学良的后半生(四):与蒋介石的最后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