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谈后疫情时代教育治理:应构建与新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0-11-10 10:0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从前,必须顺应这些趋势,全面推进和深化疫后教育变革,构建与中国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日前,在“第五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总结了疫情期间教育巨变的十大趋势,并如是强调道。

第五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长江教育研究院和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共同主办。论坛上,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建议。

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在论坛上提出,推进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治理,要做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等五个结合。他认为,应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衔接,一方面坚定教育自信,另一方面要坚定对外开放,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顺应趋势,构建与中国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影响。在总结疫情期间教育的变化趋势时,赵凌云一口气列出了教育场所泛在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等十个“化”。

关于教育场所泛在化,赵凌云指出,正规教育空间突破教室、学校已广泛存在于所有网络覆盖的地方。

教育方式多样化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异军突起,形成从内容到方式,从授课、讨论、作业到考试的全链条线上教学模式。

这些变化趋势还包括:教育主体多元化,家庭、社区、党委政府都成为了正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员。教育过程双重化,重视教,更重视育,重视课堂教育,更重视自主学习,重视教师主导作用,更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育人目标全面化,育人的重点除了知识传授以外,更注重吸取和应用知识,更注重传授在未来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应具备的价值观、自我认知与理性先导。教育内容未来化,根据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确保今天的受教育者获得未来适应社会的技能、品质。教育评价过程化,疫情期间带来的重大启示之一就是,办学与育人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动态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校社区融合化,疫情告诉我们,学校就是社区,社区就是学校。

疫情影响的不只是学校和学生,赵凌云还指出,疫情之下,教育对象已全民化——疫情期间家长与孩子一起上课学习,疫情加快了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同时,赵凌云认为,疫情摧毁了一些传统职业,也催生了诸多新兴职业,对我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客观要求,教育环节将呈终生化趋势。

在赵凌云看来,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教育的变革,是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时代之问。“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从前,必须顺应这些趋势,全面推进和深化疫后教育变革,构建与中国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赵凌云说。

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衔接

当前,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教育领域,面对当前形势,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思路。陶宏提出要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衔接。

在陶宏看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治理,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衔接,一方面坚定教育自信,继续提升国内教育质量,不断增强对国内外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坚定对外开放,永远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继续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积极面向欧洲等地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等渠道,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二是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在坚持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教育发展的空间格局,提升教育发展战略水平。

三是坚持疫情防控与推进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相结合。陶宏认为,一方面要将常态化的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细化完善具有学校特点、针对性强的防控性举措;另一方面要坚持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陶宏指出,第四是要坚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在巩固普及成果、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时,要支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加强创新性、应用性、技能性的人才培养,努力产出从0-1原创性的成果,不断激发人才的活力,厚植创新基地。

五是要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要总结疫情大规模线上化的教育经验,稳妥谋划线上教育,改进好线下教育,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优势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