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部门建议】浅析基层人民法院书记员工作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0-11-11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书记员作为司法审判工作中的辅助人员,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录速度较慢,跟不上庭审节奏。速录作为书记员的基本工作技能,打字速度太慢,跟不上法官的庭审节奏,有时甚至会影响整个审判活动的节奏与进度。

二、概括归纳能力弱。在庭审活动中,书记员所做的庭审笔录直接反映了庭审的过程及原貌,准确的庭审笔录更有利于法官定分止争,但在庭审过程中,由于书记员缺乏概括归纳的能力,对当事人事无巨细的陈述的内容没有精简概括,甚至过于冗长复杂,影响了法官后期处理案件的效果。

三、卷宗装订整理不够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案卷内该有的材料没有装订进去(证据材料等原件)。2、装订顺序不够规范。3、法律文书正本、副本装订到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四、司法辅助思维欠缺。在庭审过程中,书记员不能够及时跟上法官的审判节奏与法官表达的意图,注意力不够高度集中,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法官交办的其他工作,不能够及时反馈给法官以及不能够很好的接待当事人,不能够有效的处理解决当事人提出的问题。

五、对办公软件操作不熟练。对于书记员来说,各项办公软件必须熟练掌握,才能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一些书记员连日常的扫描、复印、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都不能熟练运用,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效率。

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完善书记员晋级机制,提高书记员的待遇与成就感。有些书记员从心里不够自信,总认为自己属于“边缘人员”,这就要求单位要重视培养书记员的思维观念,对工作能力强、表现出色,工作时间长的书记员及时进行鼓励与提级,努力提升书记员自身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其成为日后工作中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书记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单位应定期举行集中培训,加强书记员的速录、整卷等基本技能,也可通过新型高效率的办公软件培训来进一步提高书记员的工作效率,培训过程后可通过考核等方式来检验培训成果,促使其在培训中能够不断得到进步。

三、线上、线下双向驱动。通过线上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对书记员进行远程技能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的方式,加强书记员的专业素养,更好更高效的提高书记员的专业技能。

文/纳日松法庭 刘建华

原标题:《【部门建议】浅析基层人民法院书记员工作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