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影帝和老戏骨,都成不了这片的“主角”

2020-11-15 08: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服气!

半夜12点催更不止,还要给Sir寄刀片。

毒饭集体暴躁,究竟是哪个男人在散发该死的魅力?

放心。

Sir不委屈,也不气,还有点高兴。

毕竟大家都是嗜好电影如命的同道中人。

既然如此。

Sir琢磨得久点,也不过分吧——

无声

소리도 없이

如海报所示——

两杆“枪”放这,就是噱头。

刘亚仁。

刘在明。

一个年轻的青龙影帝,一个韩国实力派老戏骨。

何况,还有噱头之外的噱头:

仅720万人民币成本,上映首日即成韩国票房冠军。

刘亚仁增肥30斤,肉都快从裤腰里流出来了,就为这90分钟。

△ 字幕来源TSKS韩剧社

两大演技派集合,90%的作品都会做“双雄戏”。

《无声》反着来——

让他俩演“双混混”,其中一个还是哑巴,没台词。

甚至。

剧本中真正的“主角”还不是他们。

而是一只从未在镜头出现的“怪物”。

在无声无息间,变成了怪物

无声无息间所制造出来的、不明确之下产生的误会、因此衍生的偏见

刘亚仁

谁是怪物?

谁造的怪物?

谁抓住了怪物?

别逃,可能有你一份。

电影里几乎所有角色都是“无声”的。

刘亚仁饰演的泰仁,是个哑巴。

表面上,他跟昌福(刘在明 饰)在集市卖鸡蛋。

实际两人还有一份工作。

“清洁工”。

一老一少进入废弃工厂,穿好雨衣,戴好浴帽。

竟然还挺萌系。

下一个镜头则极大反差——

细致地摆出工具:刀、钳、棍、棒……按尺寸罗列好。

最后,地上铺一层塑料纸。

到底要干嘛?

噢。

上面吊着个半死不活的人。

说好听是“清洁工”。

说白了就是杀人、毁尸、灭迹一条龙服务。

可怕?

他们一点不觉得。

当那个活生生被吊着的人,疯狂嚎叫、哀求、质问时,他们依然低着头,没给任何反应。

两人只是在处理一件货品。

杀人啊,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也不是。

镜头一转,埋尸。

老师傅对于这流程还是非常讲究:尸体头要朝北,嘴上在“道歉”,还要拿出圣经忏悔。

泰仁是老昌福捡来的,给他工作,把他养大。

唯一的“教育”,就一句口头禅:

按时听(祈祷录音带),勤祈祷。

他们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却只能在无人处对一具尸体说,在深夜对自己说。

一个极荒诞的开场,再次丰富片名的意义:

哑巴是一种无声。

底层的习惯性麻木,更是一种无声。

还有第三种。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客户。

派单的基本都是黑社会,大哥很气派,一身西装领带。

听说干活的是哑巴,还暗中调戏一番。

一个镜头值得玩味——

黑帮成员嘴部特写。

以及,昌福的一条腿。

一瘸一拐之中,他也是残疾。

下令者和听命者。

顶层与底层,强弱全在镜头里。

高高在上,就有话语权吗?

这一天,两人又接单了。

还是拿工具,铺塑料纸,等待黑帮老大们下令杀人。

看一眼,这次吊在那的倒霉蛋是谁?

好家伙,不就是上次发号施令的“大哥”?

△ 看脖子上的纹身

此刻权力反转。

泰仁抽他嘴巴子,对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大哥也变成无声的一员。

“怪物”开始现形了——

它就是一个社会陷入绝对弱肉强食时的集体沉默,以及这沉默背后挤压的扭曲与冷漠。

为什么说是怪物。

因为它太强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导演会选择用两个底层人物切入故事。

他们杀人时,没有表情。

对眼下这些不公,视而不见,甚至坚决附庸。

昌福最明显。

他对泰仁的说教都有哪些?

——你要感激他们给你工作;

——你要感激我(杀人)养活你;

——不要贪图别人的东西,否则一定闯大祸。

让泰仁认命。

一个动作在片中反复出现。

鞠躬。

开始,总是昌福主动,泰仁在后面跟着,总是慢一拍。

对于昌福,鞠躬是生存之道,人人都可以是他老板。

渐渐。

泰仁也形成肌肉记忆,见人第一件事就鞠躬。

他心中的那只“怪物”在成长。

不过,在他被怪物吞噬之前,另一个主角出现了。

一个小女孩。

戴着有点诡异的兔子面具。

她是来帮他们揪出那只“怪物”的。

阴差阳错,两个男人要照顾一个陌生女孩。

她叫初喜。

本来是黑帮绑架来的,却因为女孩父亲重男轻女,赎金迟迟不交。

送不走,只能养着。

初喜、泰仁,和泰仁的妹妹,就这样挤在一间平房。

初喜聪明,知道自己被绑架,她也明白,归顺比哭喊要管用。

那一天,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这“坏人”收拾房间。

晚上,院子里唯一响起的声音。

是初喜要泰仁陪着她上厕所。

厕所太黑了,她只能一直问:

“你在那里吗?”

“你还在吧?”

泰仁没办法回答。

只能双手鼓掌,啪,啪,啪……

别误会,他意思是:

“在,在,在……”

这是泰仁第一次对外界陌生人做出善意的回应。

无声,自此变成有声。

别急着感动。

《无声》不是那种撒鸡汤的电影。

女孩是上天给泰仁的小天使吗?

绝不。

初喜眼里,他还是坏人,一切都是献殷勤的自保,随时准备找机会逃跑。

泰仁呢。

他是那种人性等待被唤醒的人吗?

也没那么容易。

有那么几次,他展露过人性里面的一点点欲望。

什么时候?

对黑帮的西装、豪车、香烟,他渴望变成一个有权有势的人。

其他时候呢?

不得不说,刘亚仁的表演设计极其严密。

被剥夺声音的表演后,他放大了两个动作。

一个是喘气:

一个是瞌睡:
两种极端。

前者是被生活压垮的声嘶力竭,后者,又是对生活全然疏远的封闭。

这种矛盾突出体现在他对人性中“善”的不知所措。

包括他人的善,自己的善。

看这个细节。

村头常坐着一个摆摊的婆婆,昌福他们总是会把卖剩的鸡蛋分给她几只。

昌福说,拿5颗鸡蛋就行。

泰仁呢,就拿了4个。

一个鸡蛋差的不多。

但足够说明,他计较、自私、对施舍的保留,是因为他在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就算亲手递过去了。

对方说声谢谢,他也赶紧把手抽走。

可他就彻底没救了吗?

你猜到Sir要说什么——

对,还不是。

初喜的到来,让他发生转变。

无依无靠,被父亲冷落的状态,她与泰仁的童年莫名契合。

他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了脆弱。

当他们处理尸体时,初喜在门外等待,为了让她不偷跑,黑帮成员在她身边撒下一堆碎玻璃,并拿走她的鞋。

泰仁路过看到了。

表情,依然无动于衷。

腿,却为她开出一条安全的路,并努力擦拭掉旁边吓人的血迹。

《无声》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观众的臆测。

他是坏人?

好像没坏到哪去。

他要变好了?

似乎也没到值得感动的程度。

最后,你开始自我怀疑——

什么才是“好”,什么又是“坏”。

在Sir看,这是克制带来的震撼:

它对情绪化的冲突始终保持着距离,却在极尽细腻地刻画着一次次微妙的转变,让你反复洞察人性的复杂。

它把那只“怪物”揪出来,却什么都不干。

只让你凝视它。

感受它。

豆瓣上,对《无声》的评价大多集中在两点:

1,刘亚仁神了。

2,故事,烂了。

Sir只能同意一半。

刘亚仁的确奉献出精湛的表现,这同时也得益于角色的丰富。

人物所有的转变,他都表现得隐忍,却又力道十足。

看眼睛。

泰仁和昌福去埋尸,还带上了初喜。

昌福说,一起干活,才是一家人。

女孩乖巧地把土推向坑里。

泰仁看到这一幕,绝望,悲伤,他不想再出现“泰仁二号”了。

最后,还是选择低下头,逃避这一幕。

再短暂,你也能看到他眼里斩钉截铁的绝望。

这绝望从哪来?

这一幕之前,还有一个眼神。

初喜细心地照顾妹妹,泰仁感动了。

他发呆了很久。

随后,转眼又移开了目光。

躲闪之前,你还是能看到他眼里不可思议的触动。

别忽略了。

刘亚仁(包括其他角色)的表演,是与故事相辅相成的。

《无声》当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故事”。

它不提供一气呵成的爽感。

它也压根没想满足观众“看懂了”的好奇。

但它好就好在——

这是一个不替你下结论的故事。

你能看到电影里充斥着许多不统一的元素:

小女孩,戴着诡异面具;

黑色故事,布景里全是绿油油的原野,逆光的小清新;

绑架杀人的黑帮,讲话却温文尔雅,专业且认真……

奇怪吗?

奇怪。

因为我们对“故事”有着固有印象。

而导演对善恶,对人性,却保持着极高的自觉。

电影最后尝试过突破这种“含糊”。

结局,也是唯一高潮。

泰仁冒着极大的危险,把女孩送回学校。

他对初喜格外地依依不舍,可女孩却挣扎着从自己的手里跑开。

这种心理,刘亚仁克制地,把控在他的微表情里。

下嘴唇向上撅。

一阵委屈。

但接下来,他的表情更是两种状态。

把女孩送还给老师时,他还想再望几眼,可当老师知道他是诱拐犯后,泰仁表情一愣,收回眼里的殷切。

后退。

躲避。

这瞬间,泰仁心里所有的期待全然崩塌。

他转身逃离。

然后是一段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奔跑。

并扔掉了自己身上的西装。

所以导演为故事留下的是绝望?

没有。

镜头切回小女孩。

初喜看见自己的母亲向自己跑来,父亲却磨磨蹭蹭拖着弟弟。

她的眼神,也有着一丝犹豫。

最后,她想了想,做出一个标志性动作:

鞠躬。

从泰仁那学来的。

全片最高潮一幕,依然“无声”——

她是在对面前的家人鞠躬。

因为她学会了泰仁那套生存之道。

她也是在对逃跑的泰仁鞠躬。

只是,她无法当面对他表达谢意。

在Sir看,故事最终留下的是残忍。

它的残忍不在于给你描述那只身边的“怪物”如何庞大,如何丑陋。

“怪物”不是主角。

你是。

它讲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这只“怪物”的无助。

以及,一个人朝着那头庞大而丑陋的怪物冲过去,被打倒,倒在地上血肉模糊的惨状。

然后问一句。

你选择站起来,继续冲?

还是说。

躺着吧,我认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原标题:《这次是真的,「鲜肉演技大爆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