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尿毒症患者被困疫情“暴风眼”,有位“孤勇者”出发了……

2022-03-26 11: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文豪 中国退役军人

目前全国的疫情

牵动着各位战友的心

吉林省疫情

仍处于高位水平

3月1-24日

累计报告感染者

超过29000例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许多退役军人挺身而出

化身为阻挡疫情的钢铁防线

老班长独家对话

逆风而行的“孤勇者”

“你是谁?”

电话那头传来极其微弱的声音。

我表明身份后,对方赶忙解释:“不好意思,连续几天没休息好,有点感冒、浑身乏力。”

电话那头,是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四平镇钢铁村书记、退役军人杨宇。

3月14日,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吉林省当日新增确诊病例471例,现有确诊病例1496例。在前几轮疫情中几乎未受影响的吉林,正经受着新冠病毒的严峻考验。

尽管本县尚未发现确诊病例,但随着周边县区相继“沦陷”,东丰县的疫情防控就像一根紧绷的弦。

“被疫情包围的感觉确实不好受。”杨宇说。

时间倒回3天前。

正在为全员核酸做准备的杨宇接到了村民王志财的电话。

因本县医疗条件有限,患有尿毒症且肺部积水的王志财前往邻县某医院就医。疫情突发,王志财被困当地。不得已,他拨通了杨书记的电话。

时间再往前推1周。杨宇像往常一样,带着米面油上王志财家走访慰问。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志财没有亲人。身患尿毒症的他,需定期接受血液透析。

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王志财能打的电话不多,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杨书记。

放下电话,杨宇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和卫健部门,看看能否派车将王志财从疫区接回来。好几个电话一直占线,剩下的虽然接通了,但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当时心里已做了决定,不行的话只有我去接。”杨宇说。

3月13日晚,杨宇彻夜未眠。

已组织村民进行几轮核酸检测的杨宇对疫情防控的相关注意事项十分熟悉。可他毕竟是从没有疫情的东丰县赶到有确诊病例的邻县接人,“工作人员会不会放行,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能否让进,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这些问题。”

早上6点,杨宇准时起床。

穿上防护服,带上医用手套,杨宇特意检查了一下袖口是否扎紧。前一天晚上,从疫情防控卡点上撤下来的杨宇专程驱车来到县里,购买了30套全新的防护服,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没想到,自己成了首个使用者。

7点,杨宇准时出发。

当天,吉林下起漫天大雪,路面变得湿滑,行车难度加大。

杨宇双手紧握方向盘。他想起最近网络上很火的歌曲《孤勇者》,他觉得此时此刻的自己就是一位迎难而上的孤勇者。

8点不到,在离两县交界处不远的地方。杨宇接到了王志财。

杨宇用随身携带的消毒设备把王志财从头到尾消杀了一遍。

身高1米83,体重超过210斤的杨宇就是人们印象中的东北壮汉。但面对无形的“德尔塔克戎”病毒,杨宇的内心感到恐惧。

车是私家车,不是救护车。个人防护虽说细而又细,但自己毕竟不是专业医护人员。双毒合一之后的“德尔塔克戎”病毒传染力大大增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最对不起的是妻子……”杨宇不敢往下想。

到了县医院门口,杨宇的车被拦了下来。尽管头一天晚上已沟通协调了一整晚,但疫情防控形势随时发生变化,防控政策和措施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县疫情防控指挥办、卫健局、乡村振兴局、县中医院、县医院,甚至还有自己的老领导,杨宇一个一个电话打过去。平时性格急躁的他反倒十分冷静。他知道,已经走到这一步,他退无可退。

1个小时后,杨宇的车被放行。县医院为从疫区返回的王志财专门设置了隔离病房。

从早上7点到下午1点,近6个小时,身穿防护服的杨宇饭没吃、水没喝,洗手间也没上过。

“说实话,最痛苦的,是没抽一根烟。”杨宇不忘调侃自己。

疫情来袭,是无数个杨宇铸起基层防疫的钢铁长城。他们是值得被赞颂的孤勇者,但似乎又并不孤独,因为,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源源不断地给予他们力量。

遇到过不去的坎,困难群众总是第一时间拨通“兵支书”的电话。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信任。这种信任为什么能够建立,随着采访的“兵支书”越来越多,答案渐渐清晰。

常态化的走访慰问,拉近了“兵支书”和困难群众的距离。更可贵的是,在与困难群众的交往中,杨宇们始终在清晰地传递一个信息——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困难群众在和他人打交道时,可能遭受过白眼甚至冷嘲热讽,而我代表的是政府,决不能让他们有一丝被忽略被轻视的感觉,关爱的前提是尊重。”杨宇说。

对杨宇的两次电话采访,一次是在夜里10点,另一次是在中午12点。

前一次,我的电话将已经休息的杨宇唤起,带着因感冒引起的浓重鼻音,杨宇和我聊了近一个小时。第二次,杨宇刚刚结束上午的工作。早上6点便赶到县里的防疫卡点拉警戒线、发放核酸检测采集管的他,疲惫不堪。在开车赶回村里的路上,他给我打来电话。

采访仅仅持续了17分钟。因为不停有电话打进来,杨宇不得不匆匆结束和我的交谈。

下午,他还要回村组织新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晚上,他照例要到县里的防疫用品商店转转,采购新的防疫用品。他要早点动身,否则店铺有可能关门。

身兼数职,是“兵支书”们的工作常态。在村里,他们是书记,统筹兼顾、规划全局。疫情防控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他们身上。但在镇上、县里,他们是普通的公职人员,每天都要被抽调到不同点位上,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3月14日下午2时,按约定时间,王志财分秒不差开始接受透析。他原本预约了别的医院,但在杨宇和各级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县医院为王志财的检查和治疗开辟了绿色通道。

而此时此刻的杨宇,还在县医院内上下奔走。他的护目镜上起了厚厚的雾,遮挡了他的视线,但他的脚步没有放缓。

他还要为王志财办理入院手续,还要为自己办理陪护人的手续。

“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无论哪个身份,都让我别无选择,必须冲上去!”杨宇的话,简短而有力。

3点半,杨宇跨进家门。回想过去9个小时发生的一切,他还有些恍惚。接下来,他要对全身上下进行彻底消杀。

消杀完毕,杨宇将手机放在床头,把音量调至最大,倒头便睡。在这个紧要关头,即便是睡觉,“兵支书”杨宇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中国退役军人(ID:zgtyjr)。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否则视为侵权。

作者: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文豪

原标题:《尿毒症患者被困疫情“暴风眼”,有位“孤勇者”出发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