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为营收近十年首次下滑,任正非持股持续下降(附年报会问答)

2022-03-29 13: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孟晚舟时隔四年后参加华为集团年度报告发布会

营收大幅度下滑,净利润却大幅度增长;分业务部门,运营商最稳定,企业业务增速最快,但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严重;研发投入创新高,而任正非的持股比例则创新低。

文|周路平 赵艳秋

编|王飞飞

3月28日下午,华为集团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8.6%;但净利润高达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

我们结合华为财报,归纳了几个重点:

1、华为营收为何会这么大比例的下滑?孟晚舟提到了三个原因:一是被美国制裁,二是国内5G建设已饱和,三是疫情。

2、净利润为何大幅增加?因为卖了两家公司,一家是荣耀手机,一家是超聚变(生产X86服务器的)。不过到底卖了多少钱华为也没说,因为这些企业都是分期付款,到底能收到多少钱存在不确定性。但需要意识到的是,这些利润并不可持续。

3、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严重。202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2,815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终端业务收入2,434亿元人民币。总体来说,运营商比较稳定,企业业务增速快,但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严重。

3、研发投入创新高。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腾讯和小米,去年的研发分别为518亿元和132亿元。有一说一,华为在研发上真的下了血本,即便营收大幅度下滑,研发投入依然不降反升。用郭平的话说,“华为的问题不是靠节衣缩食能够解决的”。

4、任正非的持股比例降低了。截至 2021 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总出资相当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0.84%。而去年同日为0.90%,2019年同日约为1.04%,2018年同日为1.14%,2012年至2017年约为1.4%,2009年为1.42%。

5、华为人数也降了。2021年的员工总数约19.5万人,而2020年有19.7万人。略少了一些,之前几年人数一直在增长。郭平说今年会再招聘超1万名应届生。另外据数智前线获悉,华为的社招基本停了,除非非常紧要的岗位,但也要招19级以上的专家。

6、现金流变好看了。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达到5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的水平。

7、孟晚舟回国后在干嘛?“我想用一句最简短的中国的俗语来回答你的问题。‘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回家这6个月我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赶上祖国的变化。”孟晚舟说。

 

财报发布之后,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和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就业务方向、芯片供应链、人才招聘等问题进行了问答。

以下问答为数智前线整理:

Q:去年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生存之年。您对今年的期待是什么样子?您觉得今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您觉得华为是否已经度过最黑暗的阶段?

孟晚舟:谢谢你的问题。2021年对华为而言,我们也许已经穿过了这次劫难的非常期,这与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在三年的持续制裁中更加团结,我们的策略也在这三年中变得更加明确。面向未来,我们依然会加大在人才研发领域的投入,我们会通过技术强度和人才浓度来保证我们持续创新能力。

我们也坚信,沿着这两个方向持续向前,我们能够长期的、持续的、有质量的为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Q:华为芯片供应链连续性问题怎么样?华为有没有组建芯片工厂?长期来看,怎么保证芯片供应链安全?

郭平:芯片研发是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技术的重复开发没有商业价值。但在市场割据、技术封锁的形势下,投资就有了新的商业价值。我们乐意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投资中来,乐于看到他们的成功。在刚才的报告中也提到,在先进工艺不可获得的情况下,我们靠系统的突破,未来我们的通信主力产品,采用多核架构,支持软件重构,为芯片注入新的生命力,提高供应链的安全。

 

 

Q:华为的净利润是增长的,但营收相较前一年是下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华为接下来准备在哪些方向作调整?

孟晚舟:对于华为的整体收入规模的下降,主要是有几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过去三年华为在供应链延续性上是持续承压的,我想大家已经知道这个原因。在我刚才的报告中已经提了提到了美国的多轮制裁,其实对华为公司的手机、PC这样的业务是受到了很大的承压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5G建设已经在2020年基本完成,所以在中国的5g部署没有那么多的客户需求了,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原因是,华为和全球中国企业一样,在疫情下依然也承受了一样的压力。

无论怎样,对华为而言,为客户服务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会持续保持在研发领域的投入。

在我刚才的汇报中,大家应该能够我看到,过去10年华为的累计研发投入接近8500亿人民币,仅仅20201年我们研发投入是1427亿,所以在未来的业务展望中,我们会持续保持在人才和研发上的投入。

Q:想知道孟总回国后的工作感受和个人感受?

孟晚舟:谢谢你的提问,我想用一句最简短的中国的俗语来回答你的问题。“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回家这6个月我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赶上祖国的变化。

Q:如果说过去两年是华为艰难生存的阶段,那么怎么评价现在华为的生存状态?另外,财报提到华为云、数字能源、汽车业务等,这些新的业务哪些会成为未来增长的火车头?

孟晚舟:刚才你提到了华为的新业务,我想就其中一个新业务给您分享一些数据。华为云在2021年实现了销售收入是201亿人民币,实现了34%的增长。目前华为云已经是全球IC市场在中国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第五的企业。

华为云在去年正式提出“一切皆服务”的战略,所以在2022年我们将紧密围绕着这个战略,加快我们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和网络的部署,使我们的客户能够能得到一致化的体验。

Q: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开始之后,西方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有没有影响华为在俄罗斯的业务发展?包括手机和鸿蒙系统的业务有没有变化,接下来对俄罗斯市场的计划?

郭平:对于这场战争和这场战争导致的民众遭受的苦难,华为深表关切。我们也看到了各国都在积极想办法,华为和大家一样,也希望看到尽快实现和平,我们也相信各国领导人的智慧能解决这一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商业环境。至于你提到的,我们也足以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政策,很复杂,也不断变化中,华为还在谨慎地评估。至于提到的手机鸿蒙,目前还没有海外的计划。

Q: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如何保证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高额的研发投入?将来具体会投放到哪些领域,未来研发投入的比重还会这么高吗?

孟晚舟:在刚才我的报告中,大家应该能够看到相关的数据,我们的经营性现金流是597亿,相比于上年提升了接近70%。另一方面,华为目前的净现金是2412亿元,这些都是我们面向未来进行研发投入的保障。

这些投入主要是面向几个方面;一个是进行系统架构的优化、软件性能的提升和基础理论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解决技术和供应的难题,来提高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可靠度高可靠性的产品。

郭平:我补充一下。我们的投资会继续聚焦于建立一个可靠可信的供应链,保证华为产品的连续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家也注意到了华为建立了若干个军团,结合这些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诉求,我们把华为的技术和客户的诉求相结合,创造价值,也为华为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Q:华为会建设自己的芯片制造厂吗?在芯片采购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怎么保证5G和通信网络产品的可持续性?

郭平:我先给大家一个概念:2019年华为5G手机出货量大概为1.2亿部,如果每个手机需要一颗基带芯片,那么就需要1.2亿颗芯片;2019年,华为基站出货量为100万个,如果每个基站需要一颗芯片,就需要100万颗芯片。这两个业务在芯片数量级上完全不一样。所以,2020年华为手机遭受了非常大的下滑,我们在刚才的报告中提到了3个重构,其中特别提到了理论和系统架构的重构,用面积、堆叠方式换性能,用不那么先进的工艺,保障未来的产品也具有竞争力。

 

 

Q:华为消费者业务面临较大的下滑,最大的困难是在哪里?有没有哪些解决方案?

郭平:是的,美国连续多年的制裁给华为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消费者中的手机业务,因为手机的基带芯片,我们在获得性上面还有困难。我们在和有关各方探讨手机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在拓展可穿戴、运动健康、全屋智能等一些新的领域。

Q:关于人才问题,去年华为招聘了多少员工,是否有裁员,今年是否有裁员,有没有新员工招聘计划?

郭平: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人才、科研投入和创新,是华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无论什么情况下,华为持续加大对人才的吸纳。

过去两年,华为招聘应届毕业生2.6万人,其中超过300人是我们定义的天才少年。2022年,我们将招聘1万多应届毕业生,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使得华为进一步发展。

Q:2022年以及未来,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国家,对于华为是否会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郭平:中东是华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市场,在可见的将来,我们会持续的关注和加大跟中东相应客户的和商业伙伴的合作。

几年前我拜会了中东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提到这个国家的电力构想,他说10~15%是核电,然后70-80%用太阳能,天然气作为补充。他也提到希望跟华为探讨全面的合作。

华为拥有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热管理技术,我们为中东早日实现他们的宏伟愿景,实现碳中和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也会进一步的加强我们的投入,帮助广大的中东客户实现他们的愿景。

Q:想了解华为云的生态,目标战略是什么?

郭平:3年前,我们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2021年我们实现了目标,但我们与Top2的两朵云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进一步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发展云服务,对客户交付价值。

2022年,比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华为云的核心竞争力。华为云目前服务了600个政企云,帮助35个城市升级到了云原生,在金融领域,我们服务了中国六大银行,12家商业股份制银行,T0P5的保险机构;在TOP50的互联网企业中,我们服务了其中70%到80%的企业。

在亚太地区,我们也是增长最快的云服务之一。我们在报告中提到了华为云一切皆服务的理念,2022年加大数据中心和网络的部署,业务全球快速可达。将10万多工程师研发的投入,沉淀、开放出去,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选择华为云的客户创造价值。

Q:目前军团业务开展得怎么样?当初成立军团的目的是什么?未来这种模式会推广到所有的业务吗?

郭平:军团的来源是2004年纽约时报介绍的谷歌军团,我们是参照这个模式在华为内部形成了一个组织形式。通过军团试点,缩短管理的链条,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华为,军团是代表客户、代表行业寻找合适的技术。面向客户,军团代表华为公司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华为的产品线也比较长,技术也比较多、繁杂,我们通过军团这样短链条的运作和管理授权,使得给我们的客户和更容易跟华为做生意。

Q:华为如何看待东南亚、印尼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东南亚、印尼的数字化转型?

郭平:东南亚的数字化转型非常迅速,我记得2021年东南亚出台的规划,计划2030年数字化业务超过1万亿美元。华为继续重视、持续投入这一战略型市场。我们期望5G、AI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帮助东南亚市场实现跨越发展。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感谢印尼统筹部部长在疫情期间访问华为,进行广泛探讨。

2021年我们也为印尼偏远地区提供4G服务,让更多人有了互联网连接。我们计划为东南亚培养数字人才,5年内为印尼培养10万名数字化人才和1000名讲师,通过东盟学院为东盟国家培养数字化人才。

Q:华为企业业务贡献了16%的收入,但对于企业用户,他们并不是很关注底层的技术,所以在与企业用户做生意的时候,华为会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交付你们的解决方案?

郭平:您说得对。企业客户关注的是最后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所以华为组建了若干个军团,把技术与场景化的应用相结合,更靠近客户,为客户打造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当然,华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我们擅长的是ICT技术,我们也需要广泛的伙伴,需要生态的合作,使客户能够从华为的先进技术里面获得定义。我想您提的问题也是华为进行军团化试点的一个原因。

我也补充一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技术有限的。我们也不需要为全球所有的客户服务,我们所要做的是为那些选择了华为的客户创造价值,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