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男子欲买房发现5岁时“被贷款”,陕西礼泉农村信用社:误会

杜丽芳 佟怡 实习生 王静/阳光报阳光网
2022-04-27 09:42
澎湃陕西 >
字号

今年27岁的李先生老家在咸阳市礼泉县,2019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西安一家篮球机构工作至今。由于今年打算在西安买房,他近期到一家银行咨询贷款业务,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其在5岁时,名下产生过一笔1600元的贷款且至今未还,进而被列入了征信“黑名单”。

27岁男子准备买房 发现自己5岁时“被贷款”

银行的说法让李先生很不理解,因为自己毕业后从没有贷过款,甚至都没有向周围人借过钱,怎么好端端的就背上贷款了呢?难道是同名同姓?还是有人冒用自己的身份进行贷款?带着种种疑问,他打开征信网站查询,发现他在陕西信合的银行卡里有一笔1600元的贷款没有归还。

“我当时觉得不可能,我就又找了一个在金融系统工作的朋友帮我查了一下,系统显示我名下是在2001年于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产生的这笔1600元的贷款,但是当时我才5岁多,这也太荒唐了吧!”李先生既无奈又愤怒地告诉记者。

后来李先生自己也查了个人的征信,确实是在他名下,而且已经形成呆账。随后李先生问了家里人,他的母亲说,好多年前村里给每家每户都办了陕西信合的银行卡,今年年初,家里人还去信合取过钱,卡里的2万多块钱也取不出来,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陕西信合:具体情况要问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李先生通过《阳光报》热线,把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告诉记者,希望《阳光报》记者能帮助他。

4月12日,记者带着李先生的疑问来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采访,办公室一名任姓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任先生听完整件事情后告诉记者,可能存在这种情况,2001年前后,信用社还是多级法人体制,各个信用社都有自己独立的法人,那时候管理不完善,情况比较复杂。目前,他们省联社负责全省的管理,不直接对公司或者个人,他们也无权查询相关情况,建议记者直接联系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了解这笔贷款具体是怎么回事。

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称:是个“误会”

因疫情防控影响,记者无法赶赴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采访,遂于4月20日向礼泉信合发去采访函,了解核实李先生反映的问题。

4月22日,记者接到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她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她说这是个误会,没有这个问题。记者询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5岁的小孩能有这样一笔贷款,这笔贷款又是怎么产生的?对方又称,具体细节她也不清楚,可能是重名,具体细节他们会再给予说明,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收到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任何回复。

原标题《一男子欲买房 发现自己5岁时“被贷款”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称是个“误会”》

    责任编辑:杜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