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虚心纳谏,好义善施,兵部尚书叹林钟岱“老成之见”

2022-05-22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威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古至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讲好威海故事、传承威海文化,政协威海市委员会主编出版了《故事中的威海》一书,从地域记忆、家族印记、历史往事、文化名人、政界良吏、沙场铁骨等主题入手,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好故事。即日起开设专题,对书中故事进行连载,欢迎关注!

第五章丨政界良吏丨

《善谏御史林钟岱》

文字:梁善勇

林钟岱(1762—1815),字子詹,号实庵,蔡官屯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正五品),嘉庆二十年(1815)卒于任上,入祀乡宦祠。

林钟岱为林培选的次子。林培选,乾隆庚辰恩科举人,历任江苏省昭文县知县、上海县知县、常州府通判等职。林钟岱年轻时就豪侠仗义。林培选去世后,林钟岱对其弟说:“我们家资财丰厚比较殷实,但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金钱之物能聚能散,咱不能在这上面患得患失而去耗费精力、淹没志气!假如你我兄弟活在世上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那我们将来拿什么去见九泉之下的先人呢?”于是,其与兄弟们拿出大部分家财,用于周济贫困的亲族。对那些欠债不能偿还的,则全部将借券烧毁。从此,林钟岱对家务事不闻不问,一心一意闭门读书。由于林钟岱兄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自经史至百家之言,都能挈其要领,认真通读,融会贯通。林钟岱于乾隆乙卯(1795)考中举人,后其弟也考中举人。

林钟岱自中举后,感觉心满意足,在学业上就有些懈怠。他自幼习武渔猎,平时行不离弓。有一次,他到亲戚家看到两支鸟铳,爱不释手,便借了一支带回家挂在客厅的厢房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去打鸟玩。一天,文登县的典史邓某路过蔡官屯,发现厢房里有只鸟枪。那时官府对私人持枪管理比较严格。邓典史便将这件事报告给文登县令舒谦福。舒县令是进士出身,江西人,性情比较迂腐。他的侄子与林钟岱还是顺天府乡试的同榜举人,因此,舒县令与林钟岱关系也很好,还时常到林钟岱家做客。舒县令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赶到林钟岱家,拿了鸟枪就回返。等林钟岱穿戴整齐出来迎接时,舒县令已经离开多时了。

当时林培由正好辞官在家,林钟岱就由林培玠陪同登门咨询这件事的利害关系。林培由说:“这只鸟枪长不满三尺,在法律条文上不在被禁之列。你们只管在公堂上与之争辩,看他能说什么?”林钟岱到了县衙屡次求见,舒县令都避而不见。拖延数天后,正好登镇的总戎富宽来文登县办事。因为富宽在文登担任协镇多年,对本案的有关人员他都熟悉。听说此事后,富宽便从中进行调停。原来舒县令欠了官府许多债,想通过这件事勒索林钟岱一笔钱。林钟岱对此极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拿出1000两银子了事。这件事对林钟岱的刺激很大。林钟岱切身感到,如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必须要发奋读书,考取更大的功名。于是,林钟岱摒弃杂念,潜心研读经书,遂于嘉庆四年(1799)考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自此步入仕途。

林钟岱学识超拔,观点犀利。这与他平时读书善思考、切实际,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分不开的。他曾说:“自以为是而不学习前人和泥守古人旧说而不知与时俱进,都是庸俗的学问。”他认为做文章和行事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抄袭别人言论或者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林钟岱的见识和行事风格在他担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和监察御史职务时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嘉庆六年(1801),林钟岱在兵部武选司任主事。当时福建省的官兵按照规定要调到台湾守防。因为渡海十分危险,福建籍官兵都不想去。兵部就向下面征求有关意见建议。有人提出可以在台湾本土招募官兵就地戍守。很多人认为此事周到可行。为此兵部就想批准实施这一意见。林钟岱阻止说:“台湾人不是不能当兵,而所以一定要拨内地兵去戍守,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局势。台澎一镇,水陆十三营,兵员有一万四千多人,全部是内地督抚、提镇各标抽调去的,三年轮换一次,而其家属都留在内地。所以,台湾自归属大清版图以来,先后发生朱一贵、林爽文之乱,但基本是有叛民、无叛兵,局势很快能被稳定下来。这就说明了台湾之防,在民不在兵。如果一旦将内地兵撤回,换成当地土著人,恐怕将来要出大乱子。”兵部尚书听完林钟岱的分析,马上赞叹道:“你这真是切中要害的老成之见。”于是,募兵之议被驳回。

◎来源:《故事中的威海》

不久,林钟岱补调职方司主事,升武选司员外郎、车驾司郎中。此时,山东巡抚以教徒反抗事,奏请调文登营副将移驻曹州,朝廷责成兵部讨论拿出意见。林钟岱说:“我是文登人,素知兵弁扰民,为地方官府和百姓所头痛。但国家分兵驻守,各有长远打算。文登沿海,现在如果立刻撤兵,那么一旦海洋有敌寇入侵,朝廷靠什么抗敌?况且,随便因为几个人闹事,就轻率调动军队镇压,这也不成什么正规体统做法。”主官对此深以为然。不久,林钟岱补调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湖广道监察御史。

这一时期,他高度关注社会治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问题,尤其对山东省登州府社会治安恶化、匪徒横行乡里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状况,予以高度关切。经过深入探访考察,他向朝廷上了一道《查办匪徒疏》的奏折,列举了登州府不同地方所发生的种种恶性刑事案件,指明其对社会治安稳定和百姓生命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吏治腐败、地方官对下属管束不严以及对匪患惩治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等。针对这些情形和问题,林钟岱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他在奏折中提出:“应请旨敕下山东巡抚,严饬地方官,毋得纵役窝贼,并准乡保等协同缉孥,送官审讯,按新定‘白撞手条例’惩治……凡长随衙役等人,倘有敛钱纵赌者,即治以应得之罪。如此则除莠安良,商、民均得乐业,而山海错处之区,闾阎依然宁谧也。”

林钟岱先后在兵部武选司任职14年,每遇到不合理的事情,都能在堂上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而且所说的问题都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其上司深知林钟岱生性耿直,每次都能体谅宽容而不怪罪他。

林钟岱还十分豪爽好客,史载其“为人刚方清慎,辩论鲠直,居乡好义善施,赈饥赡族”。遇到家乡诚恳忠厚之人,即使是村夫野老,也会主动与其倾心交谈;遇到好学嗜读的穷书生,他会热心周济,多方奖励慰藉,看到他们有了成绩自己就会十分高兴。

他在南方做官时,有人诬陷他是个贪官,朝廷暗地里派人调查他,结果发现林钟岱的俸银常常接济贫穷百姓,与家人书信往来中,常常是向家里要钱。据传有一次,林钟岱微服私访,看到当地官员子女结婚请客十分讲排场,很多人随礼厚重。林钟岱十分鄙视这种官场风气,只拿了200文钱去,还坐上头席。

林钟岱喜欢赋诗唱和,还未出仕时就游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留下很多的诗作。其著有《花屿草堂诗集》存世,于奇男烈女、孝子忠臣,皆以韵语宣扬其事,文章情真意切,可歌可泣。所有这些都为研究有关地方的风物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林钟岱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夙夜匪懈。其弟弟担心其过度劳累对身体健康不利,常常提醒、规劝他。林钟岱感叹说:“过去想求得科举成名而不容易,现在有幸为官从政,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我怎么能去贪图安逸享受呢!”

嘉庆二十年(1815),林钟岱卒于任上,享年53岁。据说,嘉庆皇帝钦赐半朝銮驾、龙头凤尾七十二人舆,为其送灵归乡。家乡为其在乡贤祠塑像立位,年年享祭。

掌上威海微信公众号送福利啦~

上期幸运粉丝名单!

(5月9日-5月15日)

奖品:《故事中到威海》1本

韩枫格调

颖哥

*中奖粉丝请于下方留言处留下联系方式

本期福利:

环翠区《文旅手绘地图》1份

参与方式:

1.在本周任一文章下方点击“赞”“在看”并留言,即有机会获取福利。

2.“留言”获得

越多,获赠机会越大。

注意事项:

1.本期共发放3份。

2.获奖名单将于下周一公布,请保留好点赞、在看、留言截图,届时小编将回复您领奖方式。

3.每人限领一份,赶紧参与哦~

监制: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谭立勇

文字:梁善勇

原标题:《虚心纳谏,好义善施,兵部尚书叹林钟岱“老成之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