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佛首位女校长毕业典礼上演讲:我们欠世界些许答案

澎湃记者 苏展/译
2014-06-27 19:1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做毕业演讲。

        编者按: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于5月29日在学校“三百年剧院”做毕业演讲。

        她指出哈佛大学未来发展任重道远,“哈佛大学欠世界些许答案,些许问题,些许意义”。她认为学生在探究答案的同时也要不断产生疑问,用疑问解答另外一个疑问,这才是世界取得进步的基石所在。

        福斯特是哈佛大学校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今天,无论你是第一次还是第五十次参加毕业典礼,此地此景都值得你全身心地感受,哪怕只用一分钟——感受这浓浓的绿荫,熟悉的砖瓦和回荡的音符。

        1936年,为了纪念哈佛大学成立300周年,这里被命名为“三百年剧院”。就在此地,伟人曾经驻足,历史曾被铭记。

        此时此刻,让我们回想国父乔治•华盛顿在这片热土上的传奇经历;

        此时此刻,让我们回想1943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动员美国人勇赴战场时的演讲。请记住,在那挤挤挨挨的人群中,曾有6000名整装待发的哈佛学子。

        彼时,丘吉尔说,希望年轻的美国士兵和英国战士、水手们尽快会合,希望两国年轻人能够像兄弟一样并肩战斗;他对美国人民承诺:“英国人不会感到厌倦,不会感到孱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你们并肩战斗,共同前进……建立充满正义的法制政权。”

        四年后,在同一个地方,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介绍了他援助欧洲战后重建的“马歇尔计划”。演讲结束之时,他问道:“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必须做什么?”

        此时此刻,让我们回想1998年,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在这里的演讲:“对于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所面临的唯一,且最艰巨的挑战就是同歧视斗争,并将之消除。”

        13年后,我们见证了他梦想实现的一刻:非洲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站在了这里。

        在这里,我们曾共同承受苦难。

        2001年9月11日那个可怕的下午,我们在阴霾之下感受了悲伤、恐惧和怀疑。

        在这里,我们曾共享欢乐和荣耀。

        2011年,在哈佛大学375周年纪念日上,我们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中尽情舞蹈,丝毫不顾及身上早已泥泞斑斑。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哈佛大学300周年校庆之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在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中庆祝学校3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在这里,英国小说家J•K•罗琳告诉毕业生们学会“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思考”;美国脱口秀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告诉毕业生们“每一个失败者都有无限可能。”

        在这里,我们拥有像比尔•盖茨这样众多杰出的校友。

        ……(校长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及有感而发,略。)

        但是今天,我还是想用几分钟的时间谈谈我们将要肩负的责任,因为这些是引领哈佛未来发展的指南针,我们共同的目标以及为之奉献的所在。

        哈佛大学,或者说大学需要在未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欠世界些许答案。

        发现与研究是大学的核心所在。大学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努力寻求破解看似无解的难题。哈佛大学目前已有的以及未来将致力的科学研究完全有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这种改善将是难以想象的,即便是上一代研究者也无法预测。

        以去年为例,哈佛的研究者解决了阿兹海默症治疗层面的难题,缩减了制作疟疾疫苗的成本,探究了宇宙的起源。他们也对一些极具挑战性的全球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如核武器扩散,美国竞争力以及互联网的管理。

        我们必须继续支持这些将理论落实为应用的研究者,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研究、公共政策和企业三者联结起来。我们的未来将有上述三者构建,而它们的结合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其二,我们欠世界些许疑问。

        一如问题需要答案,答案同样也需要问题。人们也许渴望凿凿有据,但美国前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曾说过:“所谓确定性通常情况下即为错觉,正如长眠不是人类的最终命运。”大学在生产知识的同时也要生产疑问。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无须遵循具体某种方式,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合适的问题——用一个问题解答另一个问题,养成一种灵活同时谨慎,永不满足且富有想象的思维状态。这就是大学存在的初衷。

        疑问是取得进步的基石——不断产生疑问是为了让世界不断超越我们现有的成就。

        其三,我们需要赋予世界意义——而产生疑问正是履行这第三个义务的基石所在。

        大学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做出重大判断的能力,让他们敢问出前所未想的疑问,这些问题将远远超过现有的成果,以及教材的范围。我们必须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我们发现人类总是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公正?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上述问题同样存在。相较问宇宙的起源是什么,我们是否能问出更深入但同时又更本质的问题?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类似这样的疑问令人感到不安,也让学校失去了安逸的氛围。但正是这样的疑问,让我们承诺学校将不断地与自满抗争,不断地挑战当下,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面临未来可能的困境。用胸有成竹的现在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突如其来的挑战

        我们欠世界些许答案,些许问题,些许意义。

        看到即将毕业的你们,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还需要给未来十年的世界培养一些人——那些准备好提问,有志于探索答案,愿意赋予世界意义的人。今天,我们将给世界输送约6500名毕业生,你们以后可能成为老师、律师、科学家、医生、诗人、规划者或者公务员,抑或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学校,必须继续投资经费以吸引、资助那些能够为我们构建未来、有天赋的学生;同时,我们也要对教学进行投资,支持教学活动相关的一切,确保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

        如果我们履行了上述三个对于未来的义务,我相信今天在场的毕业生们都将发现教育的未来将一片坦途,毫无羁绊——“所谓‘玻璃天花板’就是蓝天白云”。

        不过,环顾四周,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剧院”(指三百年剧院),就是一个没有墙壁,没有屋顶,头顶蓝天,没有任何限制的“剧院”;一个杰出人物曾经存在过的地方;一个有着千万需要激励的毕业生的地方。我们希望无论是今天还是往届,哈佛的毕业生们能够像你们杰出的前辈们一样面朝蓝天,展翅翱翔。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