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来稿|蹄疾而步稳:高考改革考验政府能力和智慧

沈逸/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2014-09-20 06:2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这次国务院有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上海市的实施方案,可以看作是对相关问题的初步尝试与回答,自然值得高度关注。 东方IC 资料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上海有幸成为选定的试点省市之一,以《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为标志,这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深度改革正式启动。

        高考引发的关注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普遍关注,原因之一是高考在中国历史以及当下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公平地提供纵向跨阶层流动的机会。无论是古代历史故事里的状元及第,还是当下社会有关高考状元的各种故事,都有了比较充分的说明。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舆论中,也有对高考的各种批评,有从程序正义角度谈户籍、考卷、录取等程序安排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有从执行层面谈冒名顶替、加分作假、推荐舞弊等实践中存在的“不正义”;有从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功能谈“一考定终身”,以及高考指挥棒下各阶段教育出现的“异化”。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与高考相关的改革,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这次国务院有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上海市的实施方案,可以看作是对相关问题的初步尝试与回答,自然值得高度关注。

        总体来看,此次上海市的实施方案,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尝试和调整。

        第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从范围看,方案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科目,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防止过度偏科;从评价方式上看,分类设定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核评价方式,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部分,既合理分散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为学生展示个性和特长留出了空间。

        此外,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3门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上海市统一课程标准和学生平时表现确定,体现了这些课程内在的过程性发展要求。

        在具体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过程中,将在保密、安全、公正、公平等方面予以严格保障,确保学业水平考试的公平性能够符合公众预期。

        第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将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上海全市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整、客观地记录学生在高中成长的各种信息。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将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考虑到家长以及各有关方面对此评价制度公平、公正的特殊关注,上海市实施方案强调,要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笔者对此的理解是,这一平台将在不损害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公开一切有必要公开的信息,特别是高校使用此平台实施录取的信息,将接受社会监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其公平和公正。

        第三,外语率先开展一年两次测试的实践。

        在本方案中,外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适当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

        第四,完善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科目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共同构成,进一步扩大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权。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批次,促进高校通过特色化办学、高质量办学来吸引学生。

        第五,进一步拓宽学生深造渠道。

        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征的文化素质考试和技能考试系统,为向往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合适的升学通道。同时,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等学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等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

        整体来看,这些尝试大体上展现出了如下比较积极的迹象。

        第一,结合上海自身特点,尤其是小学、中学阶段教育的特点,尽力兼顾高考形式公平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内涵公平的需求,稳健、谨慎但积极主动地改变“一考定终身”“分分计较”的局面,让某种程度上被“唯分数论”异化的高考,逐渐回归其真正应该具有的功能。

        第二,在综合指标测评为代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高考改革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同时,如何确保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实施方案提出,综合素质评价要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基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记录,也就是说,强调客观指标、强调写实。具体执行效果如何,有待实践检验,但基本设计思路上,已经有了相当令人鼓舞的积极迹象。

        第三,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核心,设计实施方案。

        参加考试的学生,是招生制度改革最直接的利益方。此次上海的考试招生改革提出,2017年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强调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立足保护学生的个性特长。

        还有就是分类招生,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实施方案努力实现真正的分类,尽量分得更好,让每个孩子觉得这是自己的选择,选择将来走职业教育之路,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之路,同样也是成功者,进而改善职业归属感等。

        第四,决策者清醒意识到了配套改革的重要性。

        高考改革,不是改一个招生考试就行的,也不是换一张卷子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循序渐进、系统推进,需要在中学阶段就开始配套改革。譬如,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等;第二个配套是高等教育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更清晰;第三是各项制度要更加协同配套。

        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将成立教育考试命题专业机构,统筹研究和推进考试命题改革,这将有利于推进实施各项不同类型考试之间的配套。

        高考的改革,或者说,当代中国教育领域的改革,牵扯或者说承载着千家万户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求,各种利益的复杂交错,地域、群体、背景的差异引发的诸多诉求,千头万绪,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真正回到群众路线上,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蹄疾而步稳”,渐进、谨慎地深入推行;除了内容设计之外,执行实施的各项层面,更有无数“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考验。

        如今,上海的高考综合改革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各相关方当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方式,投入其中。政府有责任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创造性地推进这项旨在回复教育本原的改革。这不仅是对政府能力和智慧的巨大考验,也是实践“中国梦”的重大机遇,值得各方携手努力,共创美好的未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