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来稿|新的高考改革必将引发连锁反应

叶志明教授/上海大学原副校长、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兼图书馆馆长
2014-09-20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多元录取的方式使得高考与高招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分,高考的内容与高招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给考生以及高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澎湃资料

        备受瞩目的上海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出台了,必将深化各类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的考试科目的安排以及引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做法,是真正意义上进一步落实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新的高考改革考验高校招生智慧

        以前高等学校除了自主招生外,基本上与高考没有什么区别,考与招基本相同。也就是高考时考什么科目,高校在招生时也就根据高考怎么考的科目进行招生。而现在却不同了,这种多元录取的方式使得高考与高招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分,高考的内容与高招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给考生以及高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点提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招生要求。当然这些新举措也给高校提出新的挑战,也是考验高校招生智慧的时候,怎么招生才能找到合适自己学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这次还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举措,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给高中、给高校都提出了新的录取要求,尤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教育的内涵要求。

        结合以前多年来开展自主招生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几年来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培养中大一学生专业分流时考察大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上海大学将会根据高考综合改革的精神,拟定新的招生方案。

新的高考改革对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改革空间

        目前大学新生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是不少高中生的学习功利性过强,也就是高考考什么,他就学习什么,过度偏科。有些科目的选取也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估计自己容易在这方面取得好成绩,能够得高分,于是就选择学习这个科目。

        但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好、文理交叉型的人才。同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也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要发展好每一位学生,需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地发展。如果一个人的职业与事业能够相一致,将是最幸福的事情。因为他(她)每天是怀着极大的热忱、兴趣与激情去工作的,这样一个人在工作中的创新型与创造力将是无限的。

        同时,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比较完整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需要理科类型的那种收敛型思维方式,也需要文科类型的那种扩散性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需的,也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正确看待社会发展,正确引领社会发展,正确引领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本素质。诸多大师级的科学家,文学家,其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科交叉上,体现在综合素养上。所以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将起到引导与促进的作用。

新的高考改革必将引起教学体系与内容上的改革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可以在整个高中三年里完成学业水平考试,相应地减轻了考生的负担。这样以平时的考试来替代集中的考试,以参与更多的科目学习来替代原先重点几门科目的学习,以扩大学习兴趣的学习来替代原来功利性的选择性学习,必将引发高中阶段整个学习科目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也对高校科学选拔、培养人才带来了新课题。

        上海大学自2011年开始的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改革,就是为了迎合未来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需求所开展的,强调了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采用了大一学习结束时学生开展专业分流,更是引入一种体制机制,形成专业建设的与时俱进的竞争局面。更是为了实现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这个目标探索前行的线路图。

        2011年开始学校还创设了正教授开设的“新生研讨课”,要求每一位教授都要为新生开设最多三十人为限的小班来讲授,通过这些课程,使得新生与教授零距离接触,能够深入了解大学,感受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教授、名师、大师的人格魅力和风采。学校要求这些研讨课不能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要起到改变学生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培养学生发问、好奇、探索、兴趣等,即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研讨,促进互动,使学生养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研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研讨,逐步实现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大学学习方法的一种新的认识,培养科学精神。在这样的课程里,要求教师传递知识是准确的,而答案是开放性的。讲授是重感性、重直观、重开放的,而轻概念,轻封闭的。有时又是小题大做式的,开拓视野的,不是密集知识传授的。希望多为案例教学方式,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充分体现大学与中学教学内容与方式上的不同。研讨课的内容可以是教授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前沿的、但是却又是可以以非常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的。更可以是教授们最最熟悉的东西,对学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引发学生兴趣,感受风采和魄力等……学校在制度上做到了使得每一位进入上海大学的新生在大一期间都能选修到两门由正教授开设的“新生研讨课”,课程受到全体学生的欢迎,有些课程在选课时供不应求。

        学校还推出一批“核心通识课程”,构建了涵盖人文社科、经管和理工三大领域的“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等模块组成的通识课程体系。经整合,目前学校拥有200门左右通选课,供学生选修。旨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注重性情和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它们并不是要学生掌握一系列的古典名著,或了解某个领域内最新知识的一定的信息,而应该努力向学生介绍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不可或缺的领域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与思想方法。它们应该是学校着力建设的深化改革的课程,具备经典导读、小班研讨、网络互动、多元考核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