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基层队伍热议一号课题成果:社区工作的黄金时代来了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陈伊萍 储静伟 姜丽钧
2014-12-27 16:0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基层热议:社区工作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基层建设的春天就在眼前。权义 澎湃资料

        明年,上海全市统一停止街道招商引资,这是硬任务,没有例外。一号课题电视电话会议12月26日召开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上海市各区县居民区书记、主任等普遍反响热烈、感受颇深,并对基层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有人表示:“社区工作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基层建设的春天就在眼前。”

        他们普遍认为,一号课题调研历时一年,足见上海市委重视程度之高,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一号课题成果很是振奋人心,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让他们前途光明,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提高。

       一些参与早期调研的街道对一号课题成果早有思想准备。从调研出问题,到一号课题出成果、出政策,他们参与其中,更期望之后的落实,解决条块关系等问题。

早期参与调研街道:一号课题是一项非常扎实的调研成果

        对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书记余海虹而言,一号课题并不陌生。她告诉澎湃新闻,从今年4月开始,由市委委员、上海久事公司党委书记龚德庆任组长带队的体制机制调整的工作小组,专门到南京东路街道待了一个星期。之后她还陆续参加了第2、第3调研组的座谈会。所以,“思想准备已很充分,也没有觉得一号课题成果很突然。”

        余海虹回忆,“当时,第2调研组蹲点主要探讨了街道的职责到底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条块关系当中碰到了哪些困难?碰到了哪些需要通过上面、通过机制体制调整来重点解决的问题?街道的工作、社区的工作到底应该机关化还是窗口化?对街道的内设机构,包括人员的编制情况,都做了一些了解。”

        “当时,聚焦到一个问题就是条块关系怎么来理顺,条和块怎么来区分,职责界限在哪里?在职责有交叉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来协调?”余海虹举例说,“如在城区管理当中,肯定更加的明显,在城区管理当中,到底应该由街道来综合执法,还是应该由条线部门来专业执法?另外,还有就是条里面的任务到底通过怎么样的途径到块里边,很多通过区的条到市的条,市的条再通过市委、市政府发个文件就直接授权到街道,对街道来讲,既没有知情权,也没有话语权,我们只有承接权,到最后,只有承办权,我们也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作职责立法有点儿部门利益化了,大家都愿意把权留在自己的手上,把责任放到块里面。”

        余海虹补充到,“这次一号课题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也聚焦了这个问题,最后,体制机制的设计上面是不是能够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怀有这个美好的期望。”

        普陀区桃浦镇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是上海居委干部的先进典型之一。对于这次即将实施的“1号课题”,她也倍感亲切,作为被调研对象,她本人就是“1号课题”的参与者与经历者之一。

        “一号课题先后调研将近1年时间,我就参加过不下十次各类调研活动,市委、区委、桃浦镇党委反复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这是一项非常扎实的调研成果。”梁慧丽说,就在上个月中旬,韩正书记再一次召集包括课题组、专家和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基层干部等进行座谈,就一些基层管理和自治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梁慧丽所在的桃浦镇莲花公寓是一个动迁安置小区,小区内各类问题比较复杂,管理难度不小。如何加强小区居民的自治水平?怎样依法管理社区?如何留住青年居委干部?如何更好服务社区居民等……梁慧丽很想把这些工作都做好,可在现有机制下,她往往“捉襟见肘”。

        “有时候不是我们居委干部能力不够或者不作为,确实是方方面面条件不具备。”梁慧丽举例说,比如居委会很想在发挥居民自治上“发力”,希望有些创新又实用的服务社区的办法,可事实上每天杂事缠身,仅仅各个条线安排下来的台账任务就足够居委干部们忙前忙后;再比如想多用些青年人为居委工作,可由于待遇太低,很难吸引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

        “一号课题真正为我们解除了许多束缚,也创立了许多新的机制,提升居委干部的待遇,让居委会可以目标明确地工作,心无旁骛地工作。”作为一位有着19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居委会负责人,梁慧丽非常清楚这些新机制的分量和作用,“有了相对较好的条件,相信今后能有更多青年人才进社区工作,这对社区依法管理、加强自治等才是最长远的力量。”她自己,则很想将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

基层队伍留住年轻人才有希望了

        今年34岁的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海悦居委党支部书记徐颖说,她很有可能是第一批社区工作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2011年以副书记的职务到海悦居民区,2012年公推直选做党支部书记。

        徐颖已有30多周没有过双休日,她曾遇上居民对他们工作不理解,有居民甚至对他们讲连他们家的小狗都能居住在海悦这样的高档小区,有了委屈也只能吞下肚,不过,她说,一号课题成果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号课题”电视电话会议提及,要让我们这个职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这样,我们的社会认可度可提高,对我们工作是种鼓励,倒不是把工资待遇放在很高的位置,我们是服务群众的,最主要的是要服务,要得到群众支持、认可,社会认可度对我们来讲,从心理承受来看,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徐颖说,以前,朋友问到她在哪儿工作,“居委会”不好意思讲出来。好像从来没开过一个这么大的会,参加人员到基层,而这个课题从准备到公布实施历时一年的时间。我们是高档小区,居民层次较高,所以,我们社工的地位其实不是很高,居民通过近期的宣传也知道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在研究一号课题,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基层队伍社会地位。

        徐颖补充到,一号课题成果对年纪轻的社工有一个职业规划,畅通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事业单位的通道,对他们的家庭也会是种保障。

        虹口区凉城街道秀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如明参加了26日上午的电视电话会议,在听取了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应勇所做的有关市委1号课题的研究成果汇报后,她激动地表示:“社区工作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基层建设的春天就在眼前,我们基层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居民区工作了15年的杨如明曾深刻领悟到培养好“新人”、让居民区管理后继有人是多么重要,据她了解,现有一大批在居民区担任书记或主任的“同行”已近耳顺之年,不久将要离开岗位,新书记可能面临断档:“现在在社区工作活动中,参与度最高的是老人,最低的是年轻人,居民区党群工作队伍的年轻力量急需加强……”因此,在她看来,如何能留住在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是当务之急。

        杨如明说,在她社区工作的15年中,已看过不知多少来来去去、出入频繁的年轻人。为何难以留住年轻人在社区工作?她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区工作的薪酬难以吸引年轻人。“在居委会工作,待遇相对较低,但责任却很大。年轻人要生儿育女、要养家糊口,社区工作的薪酬无法满足生活需要,自然选择离开岗位。”1号课题的成果将大大提升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徐汇区凌云街道梅苑一居委书记单金凤表示,她最大的感触是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给基层居民区服务队伍中的就业年龄段的同志,拓展了发展空间,提高了职业归属感、责任感。她觉得,这些新做法将起到稳定队伍的作用,对于街道提高基层居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居民区自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符合优胜劣汰的用人自然规律。而目前基层一线党务工作队伍中的退休再聘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为民服务经验、工作热情,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综合能力强,有很强的居民认同感,是党和政府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基础,对他们来说,享受同工同酬,公正公平地参与工作竞争,对更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对稳健推动社区的各项工作有非常大的积极性。“这次报告将使整个基层组织工作热情高涨,大家信心倍增。”单金凤说。

一号课题把民众需求放到很高位置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厦门居委党总支书记徐晓云在收看了“一号课题”电视电话会议后最大的感触是,一号课题是把民众的需求放到很高位置,从街道的职能部门把招商引资砍掉,成立8大部门,说到底,也就是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静在街道工作已有10年,她告诉澎湃记者,一号课题使我们干有方向,劲有目标,同时,一号课题注重面向基层,坚持了重心下移,资源的下沉,权力的下放,突出了街道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社会治理的职能。对街道而言,最大的亮点是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职能定位完善了。而且,把条块的职责科学界定,包括街道的内设机构的调整,从10多个到8个。

        新江湾城街道建德居委会支部书记王梅在收看了电视电话会议后,特别期待今后在为居委会减负增能方面的改革举措。

        王梅称,最大的纠结在于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台账。台账方面,一个居委会至少包括老龄、民政、卫生、计生、调解、综治、治安等等,细数起来,每年大概有百来本纸质台账。“不做不行,要评文明小区,必须要拿出‘干货’,去年一年做了什么工作,全在台账里。”她说。

        而新的改革措施要求减少和规范居委会台账,加快居委会电子台账建设,这让王梅不免感到压力小了很多。“今后,重复劳动的台账书写将会减少很多,而且将台账电子化,大大提高了我们社区工作的效率,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投身到社区的自治工作当中去。”

        同时,另一个困惑王梅的则是居委会公章,公章的适用范围该如何界定一直让她摸不着头脑。

        “居住证明章、身份证遗失证明章、初婚未孕证明章、生育证明章、寄宿证明章、帮困金助学章、无犯罪记录证明章、残疾证申办章......居民各种稀奇古怪的证明开立都要居委会敲公章,敲了公章就要负责,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区分,哪些可以敲、哪些不可以敲。”

        王梅表示,新的改革意见将更加明确居委会的公章使用清单,明确居委会协助行政事务的清单,这样一来,居委会的公章使用范围将得到清晰明确,居委会工作者不必牵扯更多的精力参与到因“公章”而引出的纠纷之中。“负担小了,压力轻了,服务百姓将愈发热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