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又现拆迁涂鸦,老房绝唱:“到处皆诗句,随时有物华”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2015-01-20 09:0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法国街头艺术家Julien Malland在上海康定路一处老房拆迁处留下众多涂鸦作品,喜欢通过描绘简单生动的本土化人物形象与当地社区的居民交流。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处残壁写着这两句诗,诗的下面画着一个沉睡的少女。残壁的左上角写着一个红色的“拆”字。

        这里是上海康定路600弄,一处正在施工的老房拆迁基地。近日,这里出现了10多幅涂鸦作品,风格统一、形象生动,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拍摄。

        1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这里,沿街的商铺门面都被水泥封住,广告牌都已撤空,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铁栏杆。往里走,排排累叠的废旧木材堆砌在弄堂两边,还有动迁后的建筑垃圾和居民废弃的生活用品。

 艺术作品在拆迁的背景下更有一种仪式感。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在这样的环境里,断壁上的涂鸦显得格外动人:一个小女孩手里举着一幅老房子的画作,老房子正中间,一个鲜红的“拆”字赫然醒目,边上配着“到处皆诗句,随时有物华”的诗句。

由于拆迁,原本的作品也渐渐发生着变化,本来“应该”画着他们面孔的门板消失了,他们的脸也看不见,只剩下一个巨大的空洞。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 图

        一个墙角的石库门背后又见一幅壁上涂鸦画作:四个“拆”字仿佛四朵花的花蕊,它们长出许多长长的触手,看起来更像某种机械怪物。在它们的窥伺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蹲守在一扇门的两边,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由于拆迁,本来“应该”画着他们面孔的门板消失了,他们的脸也看不见,只剩下一个巨大的空洞。

        在一幅涂鸦作品前,摄影爱好者顾先生正在拍摄,“我是从爱好摄影的朋友那里听说康定路有动迁涂鸦的,过来一看,确实非常值得来一次。”

        摄影家基诺(化名)对拆迁涂鸦情有独钟。

        他说,之前也曾拍过顺昌路115地块的拆迁涂鸦,但最终因吸引人群太多影响拆迁进程,拆迁队不得不用灰色的涂料抹去了那一堵堵墙上的“灵动”。如今,康定路600弄内的拆迁涂鸦又让基诺捕捉到了新的灵感。

 艺术家充分利用了地面留下的一堆碎砖,塑造了一个怀抱着破碎老房子的小女孩形象。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 图

       在一幅小女孩怀抱老房的涂鸦作品前,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艺术家充分利用了地面留下的一堆碎砖,塑造了一个怀抱着破碎老房子的小女孩形象。不知是巧合还是涂鸦艺术家有意为之,画着女孩右脸的墙壁这里正好有几块凹痕,仿佛是女孩的泪痕,也好像她脸上的伤痕。”

涂鸦艺术家用画作成就了它们在世界上的最后绝唱,用一个艺术式的嘉年华来展现残破美。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基诺说,这里由于拆迁已成一片废墟,但是涂鸦艺术家用画作成就了它们在世界上的最后绝唱。与其用萧条凄清来祭奠旧居的拆迁,还不如搞个艺术式的嘉年华来展现残破美。拆迁本身就是上海时代发展的一个烙印,涂鸦作品的添入更能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拆迁涂鸦来自何人之手?

住在这里30多年的马阿姨拿出涂鸦者送她的小贴纸。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康定路600弄内至今仍住着一些还未搬迁的居民。70岁的马阿婆就是其中一位,她说,1月初,看到有外国人在待拆的房屋墙壁上进行作画。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涂鸦作品由法国街头艺术家Julien Malland(艺名seth)和中国艺术家共同完成,描绘的多是简单生动的本土化人物形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