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如何应对暴雨积水:围起来用泵打出去,排洪能力翻两三倍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2015-06-17 11:0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6月17日,雨水在上海江湾体育场的楼梯上积成瀑布。

        1949年以来,上海一直采用“围起来打出去”的办法应对暴雨。

        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羊寿生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沿苏州河、黄浦江地区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泵站,遇到低潮位时,可以自流进入河道,而高潮位时,就只能用泵打出去。虽然上海很多地方的管网一般按一年一遇的暴雨设计,也就是36毫米/小时,但加上泵站,可以达到两三年一遇的水平,即可以超过20%,达到40多毫米/小时。

内环线内:平均2平方公里一个泵站        

        在国外的影视剧中,大口径的下水道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国外的大城市不仅下水道大,而且管网的长度长。像巴黎、纽约等大城市,平均一个人占有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约4米,而国内像上海人均只有0.5-0.6米。

        近年来,国内各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迅速,高楼叠起,马路宽敞,但一遇到暴雨,就连北京、武汉等大城市都难免“看海”。

        “过去我们是一直强调先地下后地上,但现在却是先地上后地下。”羊寿生表示,现在很多城市更重视地面上的建筑,因为造房子往往只需一两年的时间,而一般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再配套管网要3-4年才能建成,所以有时房子造好了却没有下水道,或者将污水排入雨水管中。

        “也许地面上的建筑更容易直接体现城市的形象,但地下排水管网不完善,就如同一个人外表光鲜,消化系统却不健康,所以遇到暴雨出现积水也在所难免。”羊寿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羊寿生认为,城市建设应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地下排水管网。同时,城市排水不能只盯住一个“排”字,还可以从渗截留用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这样既可以减轻排水管网的压力,减少路面积水,也可以让雨水发挥一些作用。“比如道路中间的隔离带,可以做得比路面低一些 ,这样也可以盛一些雨水。

        目前,上海内环线以内,大约每2平方公里设有一个泵站,苏州河、黄浦江两岸都有,大概60%-70%可以达到上述标准,另有30%左右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

        “这就是说还有一些‘空白点’,尤其是地势低的地区,老城厢地区排水不畅,一下雨,居民就苦了,应该急需要解决。而有些地方,三级管网中的总管、干管都已经完成,但开发商投资的小区支管却不完善,这同样会造成小区的积水。而对于已有的下水道,要勤于疏通,防止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堵塞管道。”羊寿生说。

6月17日,上海虹口区虹口港河水几溢出河道。 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图

排水管网:一般按一年一遇的暴雨标准设计        

        据羊寿生介绍,上海采用的是“围起来打出去”的办法——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利用防汛墙的挡水作用,下雨时用水泵将路面上流淌下来的雨水打出去。1949年以来,一直是用这个办法的。沿苏州河、黄浦江地区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泵站,遇到低潮位时,可以自流进入河道,而高潮位时,就只能打出去。

        羊寿生说,虽然上海很多地方的管网一般按一年一遇的暴雨设计,也就是36毫米/小时,但加上泵站,可以达到二、三年一遇的水平,即可以超过20%,达到40多毫米/小时。

        上海的地下排水管网形成得也比较早,在杨浦区长阳路一带,就有建造于1910年前后,用砖砌成的马蹄形的下水道。但上海的老管道经常受重压而损坏。羊寿生呼吁对道路上的重车要控制,“尤其是超载车,导致下水道压坏的事情经常发生,尤其是普陀、杨浦两个地方可以说是重灾区。”

        由于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仍然有限,所以对于雨水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排”字。羊寿生介绍说,比如一些缺水的城市,可以通过地面渗透补充地下水,因为100吨雨下来,有一个径流系数,一部分流入地下,而不是全部流入管道内。“当然上海地下水位本身比较高,不太需要雨水的渗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