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传统商业挽回客流,上海在南京西路等7地启动智慧商圈建设

澎湃新闻记者 储静伟 实习生 顾亦滢 陈逸欣
2015-07-18 15:1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消费者尚未踏入智慧商圈,就能及时获知周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商场周边空余的停车位、商场或商户的新品优惠、活动信息。

智慧商圈是什么?它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7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务委指导、静安区政府主办的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静安商圈秀暨上海智慧商圈试点创建启动仪式上获悉,上海启动首批智慧商圈试点创建活动,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徐家汇等被7个商圈被纳入。

简单来说,智慧商圈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商圈建设融合:消费者尚未踏入智慧商圈,就能及时获知周边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商场周边空余的停车位、商场或商户的新品优惠、活动信息,帮助顾客移动快捷支付。

如何建设智慧商圈?率先启动智慧商圈建设的静安区商务委表示,静安将在O2O(线上到线下)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体商户的优势,通过Wi-Fi、微信、App三大入口,将商圈每日近百万的人流量转化成庞大的线上流量;结合基于银行卡增值业务与大数据,再将线上流量精准导入到线下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各种线下商户中,实现线上流量从线下中来、到线下中去的融合模式。

澎湃新闻了解到,鉴于此前南京路商圈一些Wi-Fi热点建设较早、密度较稀,无法满足感知定位需求,静安区将重新布局Wi-Fi热点,形成静安南京路商圈统一Wi-Fi大网。

几大传统商圈乃至其中的数千家商户们对智慧商圈寄予了更多期望。

在18日的启动仪式上,徐家汇、南京西路、淮海中路等多家商场相关负责人抱怨,“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了,(顾客)都在网上买了,还有谁来逛商场呀!”商场、店铺境况不好,一些商圈也受到影响,淮海中路商圈近两年来屡屡出现店铺转型乃至关门、空置。一些商业人士意识到,大型商场或商业圈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方式,需要与餐饮、休闲等业态抱团发展,借助后者的人气注入活力。

此次上海市智慧商圈建设很大程度上也响应了商圈、商家的需求,希望借助智慧商圈综合服务平台,打通不同形态商家和服务场所的服务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无缝连接”式服务。

例如,静安区南京西路智慧商圈建设,就将集成商场、餐饮、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各种服务,建立云服务平台,打通商圈区域内各商业用户身份与数据,除商业信息外,还为用户提供旅游智能导览、景点智能介绍、文化场馆360度全景展示、文化演出信息与票务预订、预约体育场馆、健身器材租赁等吃喝玩乐购“一揽子”服务。

“当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信息数据资源实现应用和共享,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商户,消费者与商圈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变得更便捷,商圈就将从纯购物变成体验社交的中心,商圈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级将出现飞跃式提升。”静安区商务委负责人诸旖称。

静安智慧商圈建设还有一项内容,该区商务委、统计局与上海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签署了商圈消费指数发布的合作协议,通过选取影响商圈发展的关键因素,以理性方式观察商圈的生存活力,了解商圈不同业态、业种的经营状态和商业价值,成为反映商圈繁荣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7月18日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 》,上海将聚焦商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城市在商业领域的“新地标”,首批认定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徐家汇、第一八佰伴、中环商贸区、五角场、新虹桥商业中心等7个商圈作为创建试点。

“智慧商圈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上海作为全国商业重镇,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要求,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首批认定的7个试点智慧商圈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应用创新,两年试点期满后,经第三方机构评估符合相关条件的商圈将被授予上海市智慧商圈创建活动示范区域。

“目前传统商场等消费者和业绩确实受到线上商业的很多影响,不过传统商场比如服饰、化妆品、家电等营业场所可参观可体验,这仍然是它们的优势,如果借助智慧商圈建设,与餐饮、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打通信息渠道,方便消费者一体化地消费和享受服务,可以实现多方交叉共享客流,同时传统商业形态本身也审时度势为消费者提供更贴近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应该能有效挽回消费者,帮助传统商场走出目前的困境。”上海商务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表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