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业内人谈绘本亲子共读:不要打岔,鼓励父亲表演绘本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徐晓阳 实习生 费悦欣
2015-08-28 18:50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绘本是不是买回家,扔给孩子看就行?

对于这一问题,10岁双胞胎男孩的妈妈说,“父母的声音中饱含着很多情感,孩子不仅仅享受读故事的本身,也享受父母给予他的关爱。”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说,绘本至少包含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听家长讲的文字故事,第二个是孩子看到的图画故事,第三个是两者结合产生的故事。

曾在首届中国国际童书展上介绍了绘本的100种读法的米奇爸爸说,绘本不仅要亲子共读,还能通过看图说话、角色游戏、戏剧表演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乐趣。

在他们看来,绘本不仅仅是宝宝成长的工具,也是父母与宝宝沟通的桥梁。

“听父母读故事,孩子享受的是美好亲子时光”

“孩子都是天生喜欢听家长读故事的。”10岁双胞胎男孩的妈妈龚小莉这样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龚小莉如今担任多家教育机构的顾问,在她看来,在孩子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培养孩子听故事的习惯,“父母的声音中是饱含着很多情感的,孩子不仅仅是享受读故事的内容本身,也享受父母给与他的关爱,享受这样美好的亲子时光,所以他就会愿意安静下来听家长读书。”

龚小莉说,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会从听到的一句话语,而展开联想,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画面,这其实也是想象力和思维的培养过程。

“其实,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了三个故事。”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幼教中心编辑陈裕华看来,第一个是听家长讲的文字故事,第二个是孩子看到的图画故事,第三个是两者结合产生的故事。绘本是文字和图画的恋爱,应该让孩子耳听眼看同步进行。

“绘本的阅读并不只限定在浅阅读的范围,关键是怎么读,跟谁读?”儿童阅读推广人米奇爸爸拿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举例,“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它是一个关于猫的有趣故事,但是从深阅读的角度,你也可以读到爱和生死的主题。我觉得是0到99岁都可以去探讨的。”

过多解释性语言会打乱故事节奏

怎样阅读绘本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娃娃画报》执行主编管倚觉得,最关键的是不要插入解释性语言,打乱故事的节奏。

在管倚看来,绘本的故事有连续性,而孩子进入故事很缓慢,中间插入过多解释就像换掉电视频道,让孩子回不到故事中。此外,绘本中不少句式经过了精心设计,以便孩子反复阅读后掌握,家长聊天式的语言不利于孩子记住这些句式。

“书上什么文字,就念什么文字,念时语速放慢,让孩子听清楚,看清楚,自然会有兴趣。”管倚说。

关于读绘本的频率,管倚觉得一次可连续读两三遍。孩子看绘本,第一遍可能没印象,接着马上读第二遍、第三遍,孩子会慢慢进入故事状态,对故事有了半生半熟的了解。“熟悉之处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不熟之处会让他觉得有挑战。”

绘本更换频率也不宜过高。一周内反复给孩子读一本绘本也无妨,“换得太快,孩子容易忘,要让他多接触几次,慢慢进入这本书。”

至于“读绘本要固定时间”的说法,管倚觉得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也无妨。但要做到每天阅读,每次5-10分钟,关键要坚持。管倚一般在晚饭后给女儿读绘本,“有一说法是在睡前读,但我女儿是越读越兴奋型,睡不着,所以就放在晚饭后。”

与孩子一起表演绘本故事

10岁男孩米奇的爸爸曾在首届中国国际童书展上介绍了绘本的100种读法。米奇爸爸说,从绘本具体的阅读方式来讲,有点读、讲读、朗读、默读等;从延伸的活动来看,有手工制作、绘画欣赏与临摹、看图说话、角色游戏、戏剧表演、自然笔记、双语学习、原创绘本等方式。

比如,戏剧表演就是和孩子一起分角色表演故事。就像做游戏一样,绘本剧的表演对孩子的语言交流、思维表达都会有所促进。米奇爸爸还号召爸爸们加入绘本剧,“一旦爸爸参与进来,小孩子会非常兴奋。哪怕一周参与一次,愿意挤出一个小时效果都会很好。”

龚小莉说,“这个过程很好玩,可以激发孩子主动阅读的行为。表演的过程中,如果得到家长的鼓励,那么亲子互动可以让孩子的感受更加美好。”

另外,对于相对枯燥的,孩子不感兴趣的内容,龚小莉建议可以使用一定的视听资料引导,也可以在家庭里建立专属孩子的图书馆或图书角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