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温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卢作孚纪念展在上海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2015-09-02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展览开幕式现场。

二战中,欧洲有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反法西斯战争保存了实力。而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有类似的宜昌大撤退,为抗战最终胜利打下基础。

这与中国航运界的一个重要人物息息相关,他就是后来被毛泽东评价为中国实业界不能忘记的四个人之一的卢作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又恰逢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90周年,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策划举办的“卢作孚的中国梦——民生公司成立90周年”纪念展于9月1日正式开幕。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这次展览主要基于该馆馆藏的20组相关实物,以及民生公司与重庆市北碚区博物馆提供的25件实物,包括卢作孚的儿子卢国纶先生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无偿捐赠的卢作孚生前所使用过的钢笔、皮箱、大衣等实物,还包括“宜昌大撤退”时民生公司船队使用的通讯电台,以及印着“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十六个大字的民生公司职工宿舍床单。本次展览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大量旧照片、船舶模型等,生动叙述新、老民生公司的创建历史、发展成就、杰出贡献与爱国精神。

宜昌大撤退时民生公司使用的电台。

卢作孚是中国航运界的民族英雄,1925年民生公司在重庆创办,并于同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其第一艘船“民生轮”就是在上海建造的。卢作孚从一艘民生轮起家,通过与外国航运势力竞争,统一了川江航运,收回了内河航权,有“中国船王”的美誉。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大批人员、物资的撤退成了战时交通运输的最大问题。

1938年,卢作孚临危受命,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兼任军事委员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指挥战时水陆运输。他集中民生公司所有轮船,在两个星期内将四川的军队和枪支弹药运到宜昌,开赴抗日前线。又从镇江接运上海、无锡等地撤退的工厂,从南京接运撤退的机关人员和学校师生、仪器、图书,从芜湖接运撤退的金陵兵工厂,从武汉接运撤退的所有兵工厂和钢铁厂到西南大后方。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卢作孚在民生公司内部积极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床单上的字为卢作孚亲拟。

1938年10月,在武汉沦陷前夕,宜昌有从长江中下游撤退来的设备、器材近十万吨,还有3万多人员拥塞在宜昌街头等待撤退进川,情况极为混乱。全中国的兵工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生命,都集中在宜昌。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在40天内将有所战时物资和人员运至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作的命脉。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因此,经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至此一例。”

1984年新民生公司重建后,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985年1月,就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1986年10月,民生公司首次开辟上海至日本航线。1991年,民生公司龙门轮在上海宝山码头满载出口到台湾的钢坯,首航台湾高雄,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港和宝钢集团举行隆重的首航仪式。1998年,民生公司首次开辟上海至台湾两岸三地集装箱班轮航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