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中国最后一名秀才”老宅将拆?回应:不拆,修旧如旧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实习生 王闲乐
2015-10-15 20:3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苏家宅(又名东湖山庄)正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 本版图片均来自陈伊萍

近日,上海市民苏小姐在社交媒体上称,她的曾祖父苏局仙的故居苏家宅(又名东湖山庄)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苏家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秀才苏局仙的故居,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消息曝出后,引来热议。有专家表示,苏家宅作为区级保护建筑,不可擅自拆除。10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动迁办负责人处获悉,此次拆迁范围为苏家宅所在的牛桥村10组,但并不包括苏家宅。苏家宅将作保留,有关部门将对其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坚持“修旧如旧”。

老宅杂草丛生,无人打理

10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了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牛桥村10组,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辗转找到了苏家宅。苏家宅隐藏在村民盖起的小楼和竹林之间,坐北朝南。记者发现,老宅大门洞开,几间开着的房间内堆满了杂物。从残余建筑的房梁、门窗上可以看出,老宅具有浓厚的传统建筑风格。

庭院间野草疯长,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道路,加上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这一切都透露出,这是一处无人打理的老屋。

记者注意到,在苏家宅北侧厢房的墙面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显示,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在2010年10月12日将苏家宅列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苏家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先生的故居。

记者从牛桥村10组村民口中得知,牛桥村共有十余组生产队,所有人家的房屋都在拆迁范围内,目前只剩下牛桥村10组的村民还未动迁。村民说,“10月12日我们开了动迁动员大会,我们这个生产组马上也要动了。”

近300年历史,“最后一位秀才”故居

据媒体报道,苏局仙为北宋文豪苏轼后裔,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我国惟一一位跨过两个世纪,活到110岁的晚清秀才,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寿至110岁,有“上海第一老人”之誉。

苏局仙的孙子苏永祁于2011年8月17日刊发文章《苏局仙故居——苏家宅》,文中提到,苏家宅始建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元年(1723年)完工,是一座三进两厢的清代古民居,因两厢有楼,故又称苏家楼。

得知苏家宅要拆迁的消息,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专家、档案专家娄承浩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东湖山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古宅,砖木结构,三进五间,青瓦粉墙,临池傍水。五间堂中间房厅是苏老书斋,取名水石斋,他在此写字作诗,在这里度过110个春秋。”娄承浩在微博上称,苏家宅被列为区级保护建筑,受法律保护,不可擅自拆除。

苏家后人:拆迁办约谈补偿方案

目前,苏家宅的产权由苏局仙的后人所拥有。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10月12日,爆料人苏小姐的母亲王女士参加了牛桥村10组的房屋拆迁动员大会。王女士向记者透露,会上,拆迁办负责人告诉她,苏家宅要动迁,地块上将建起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新校区。

“拆迁办的人并不是要征询我们的意见,问我们是否同意拆迁,而是和我们说怎么拆,补偿方案有哪些。还说早签约早得益。”王女士表示,拆迁办并没有向自己出示任何政府的拆迁红头文件,却列出了一系列时间表。“先是动员大会,然后会有第三方评估公司给我们评估房屋面积。11月1日至18日,动迁协议签约时间,和我们说‘过时不候’。”

根据王女士的说法,此次拆迁,房屋产权人可以在两项补偿政策中选择其一。一是“拆一还一”,即动迁房屋有多少面积,将补偿相同面积的产权房屋;二是经济补偿,以每平方米补偿12700元的单价,给予产权人经济补偿。

“我们并不需要钱,我们要祖宅。这是我丈夫的爷爷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爷爷去世以后将这祖宅留给了后代,承载了我们对爷爷的念想。而且,这座老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我们苏氏的老祖宗一手建起的祖宅,祖上十四代都居住于此,是我们苏氏一族的根源。”王女士表示,作为子女,不愿意看到祖宅被破坏。

动迁办:确定保留或建成文化景点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从牛桥村所在的浦东周浦镇政府了解到,牛桥村10组的地块管辖并非属于周浦镇政府的管理范畴,而是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管委会管辖。经多方联系,澎湃新闻记者致电该医学园区动迁办负责人王强,他告诉记者,牛桥村10组地块确实正在动员拆迁,“我们医学园区的项目规划要拓展,牛桥村10组所在的地块在项目范围内,以后建成交大医学院新校区。不过在我们的项目规划中,苏家宅这座老宅一直都是保留的,不会被拆除。”

王强表示,苏家宅肯定不会拆除,但是里面的居民要搬迁出来。“现在这个宅子的产权在苏氏后人手里,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住在里面。我们这次动员大会,一是动员其他在项目规划内的居民进行动迁,二是动员苏家宅的居民搬迁出来,并将产权转给医学园区。”

他透露,将苏家宅收购以后,医学园区将根据浦东新区相关部门的要求,对老宅进行保护和修缮工作,坚持“修旧如旧”。“老宅将作何用,目前还没有定论。保护修缮工作是肯定的,未来或考虑建成为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