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伯群与大夏大学》首发,解密民国著名私立大学实况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2015-10-16 13:5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在曾经的王伯群私宅里,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首度解密了尘封久远的档案。

位于愚园路1182号的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一片绿草如茵的花园里伫立着一栋意大利哥特式建筑,远观犹如一座欧洲城堡,现名“红花楼”,是上海十大经典老洋房,也是1934年由王伯群建造的私宅。

王伯群是同盟会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教育家。1924年,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担任大夏大学董事长和校长,把大夏大学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大夏大学也是现今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2015年10月15日,由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主编的《王伯群与大夏大学》新书在曾经的王伯群私宅里首发,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首度解密了尘封久远的档案,全面呈现了民国著名私立大学的实况。

文科生必修自然科学

汤涛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作为一位著名的大学校长,王伯群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十分先进。

《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一书中主要收录了王伯群自1924年至1944年执掌大夏大学期间所形成的书信、文稿、公函、布告、会议纪要等多种原始档案,从办学思想、经费筹募、教师聘任、学生管理、学校总务等方面,展示其治校理念、教育实践。

该书的档案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对研究王伯群,研究大夏大学和华东师大,乃至研究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澎湃新闻发现,在办学思想方面,王伯群秉承“服务国家,曰公曰诚”精神,提出民族教育复兴发展纲要,坚持 “复兴民族”与“教育强国”发展理念,提倡 “三苦”精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员工苦干)、师生合作和读书救国。

大夏大学是国内高校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导师制也成为大夏人才培养的魅力和特色所在。在导师制教学下,导师首先关注学生心智的训练和培养,其次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精神,这也是“大夏教你有中之无”的内在含义。

通识教育很早就出现在大夏。以文科课程为例,普通必修课程除了国文、英文、历史,还有涵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自然科学,而理科生则要涉及英文及演说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王伯群具有超强的学校经营能力和募捐能力。到1932年底,学校捐款总额38万,其中王伯群一人捐款17万。群贤堂11.7万,他募捐了8.2万。66.9亩的丽娃河是王伯群从荣宗敬手中募来的。他还跟杜月笙、贺敬之等募得办学款项。同时,他向企业家卢作孚、军界、政界、银行界广为募集。

王伯群 资料图

【关于恳请卢作孚广为劝募的函】

作孚先生大鉴:

久耳鸿名,未瞻雅范,企慕为劳。

敝校第二期建筑募捐事,曾由欧媿安、傅筑隐两先生面达一切,承蒙惠允代募,热忱宏愿,钦佩莫名。敝校惨淡经营,规模粗备,现有一切,虽足跻于国内著名学府之林,惟是大学使命,既重且巨,大学建设,千绪万端,目前之成绩尚未与理想之标准相符,而况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等为大学教育所必需者,均因限于经济,尚因陋就简,未能单独建筑,尤为缺憾,故第二期建筑实属刻不容缓。素仰台端好义急公,热心教育,务恳广为劝募,共襄盛举,使敝校百年之基,从兹永固,则阖校菁莪,胥受其赐矣。

专此奉达。顺颂勋祺,不戬。

王伯群 廿二年二月九日

教职员聘任是作为校长的重要工作,马君武、吴泽霖、谢六逸、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等都曾在大夏担任教授。

王伯群关心学生。无论是生活、思想还是学习、以及找工作上,积极帮助学生发展。

【关于鲁迅演讲事例】

教育部关于汇报鲁迅演讲情形的训令

令私立大夏大学:

查民国日报三月十八日觉悟栏内,载有锡旺、敌天两报告,叙述暨南大学暨该大学演讲情形甚晰,当非虚构。该暨南大学,系国立学校,该大学系已经立案之私立大学,竟容许反动派在校作公开的反动宣传,不加制止,殊骇听闻。究竟实情如何,应由该校长详细声复,以凭核办。除分行外,合行令仰该校长遵照办理,勿忽勿延。

此令。

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廿日,部长蒋梦麟

关于鲁迅演讲情况的报告

呈为遵令呈复事。案奉钧部训令第二七〇号内开“查……此令”等因,奉此,窃属校于去年秋间有学生数十人组织乐天文艺社,以研究文艺为宗旨,不时请文艺界名家演讲以增学识。成立以来,尚能遵守校,稳健进行,并无轨外行动。

本月十三日,该社社员拟请鲁迅演讲于前报告群育委员会请予以核准(属校规则凡学生团体开会或请校人演讲等事,均须经群育委员会核准方得举行)。该委员会主席以鲁迅在文艺界亦负有相当声望,来校演讲,于学生研究文艺之兴趣上不无裨益,遂准如所请。及演讲既毕,始查悉当时演讲者不止鲁迅一人,所发言多涉偏激,并有散发自由运动大同盟印刷物情事,当向乐天社负责任人差诘究竟。

据称此次请鲁迅演讲之动机纯为研究文艺,初不料自由大同盟份子借此机会宣传,惟当时因在场人数众多,为避免纷起见,故未遽加制止等情。群育委员会当即告诫学生,嗣后不得参与是项自由运动,并严禁该同盟份子在校内有任何活动。此属校请鲁迅演讲及事后禁止自由运动大同盟在校内活动之情形也。

奉令前因,理合据实呈覆,即祈钧长鉴察,实为公便。

谨呈

教育部部长蒋

私立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廿五

贵州办学8年充实地方教育

当代教育提倡的服务地方与社会的理念,王伯群当时就已经实行。

自1937年内迁入贵州到1946年返回上海,大夏大学在贵州办学8年。这8年,大夏大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迁来时300师生,离开时有1800师生,对贵州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大夏大学设五个学院及三个专修科,包括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师范专修科、体育专修科、盐务专修科。

随大夏大学迁入贵州的专家教授,半数以上都有留学背景,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大夏大学一方面从事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事务,着手改革、重建贵州教育体系。

从1937年到1946年,大夏大学在贵州有毕业生1576人,这部分毕业生中很多人应聘到贵州各部门工作,六个行政区均有大夏大学毕业生担任重要教育工作岗位,如省教育厅职员、各县教育科科长、师范学校校长、省和县立中学校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以及各级中小学教导主任及教员、各保甲职员训练所教育长等。尤其是理学院毕业生充实了贵州各中学的数理化教师队伍,改变了贵州缺少理科教师的局面。学校的建筑、土木系也为贵州的路桥建筑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其他如法学院、商学院也为贵州培养了很多人才。

1938年6月,王伯群主持增设大夏附中(后改为伯群中学),开辟了学校生源,也为大夏大学教育等学科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夏大学回迁上海后,这所中学仍留在贵阳,后来并入贵阳一中。

大夏大学在学术上对贵州最大的贡献,是启动了少数民族调查研究。

在大夏迁来前,只有日本考古学家、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讲师鸟居龙藏曾于1902年对贵州苗族进行过民族学和考古学的调查。

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由吴泽霖和陈国钧负责,吴泽霖是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其苗族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陈国钧也是著名的民族学家,留学荷兰,归国后在大夏大学任教,在社会研究部协助吴泽霖工作。

大夏大学社会调查部组织“西南边区考察团”,开展大量的田野调查,先后到安顺、定番、炉山、下江、都云、八寨、三合、荔波、都江、榕江、永从、黎平以及广西的三江、融县等地调查社会状况和民族资料,先后出版了《炉山黑苗的生活》、《威宁大花苗语字汇》、《贵州苗夷歌谣》、《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影荟》等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认为,大夏大学这些民族调查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表,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贵州人,启发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