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大学开讲中国制造,社会学教授先发言:创新必须尊重自然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通讯员 殷晓
2015-12-03 10:3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主讲老师从各自学科视角回答学生提问。

12月2日晚上6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102教室陷入热烈互动氛围中。这里正在进行“创新中国”第二课——《中国制造谁来造?》。首先开讲的不是工科教师,而是社会学院教授顾骏。

上海大学去年在全国首开“大国方略”课程,很快成为学校的热门课程,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2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如果说“大国方略”给了学生一双看懂中国的眼睛,那么,“创新中国”则旨在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对于转型发展中中国的重要意义。

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开设、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教授领衔的上海大学通选课“创新中国”,将以十讲的篇幅,集中展示创新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他们对学校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的了解。

课程各讲都以别具匠心的设问为题目,包括“有BAT就是互联网强国了吗”、“中国能有好莱坞吗”、“材料也有‘基因’吗”、“创客中有你我吗”等,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和人生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宏大前景之中。

机器人是替代人类还是解放人类 

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开场发问。

12月2日晚,铃声一响,主持人赵东升点开PPT上几幅萌萌哒的跳舞机器人图片,报出第二课课名——《中国制造,谁来造》。全场掌声中,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顾骏教授走上讲台,开始发问:“制造拟人机器人,大的难做,还是小的难做? ”

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之后,顾骏出其不意地给出了答案:“不大不小的最难做,真人大小最难做”。

在学生的诧异表情下,顾骏指出,到目前为止大自然的制作水平仍然大大高于人类,因此,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创新者必须尊重自然 。

当晚亮相的第二位主讲教师,是来自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的李明教授。李明是国内知名的几何精度标准领域专家和机电一体化专家,曾经编著《机器人》和《创新的思维方法与实践》等书籍。

为了打通文理界限,拓展大学生视野,李明有意将人文素材和工程知识融为一体。他介绍了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最早给出的“机器人(robot)”命名,分析了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是机器人》中关于“机器人三守则”的界定及其工程伦理意义,还从农林、制造、医学、助残、服务、救援、防爆、军用,甚至是僧人“抄经”、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展示了机器人的创新应用,让学生看到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

最后,他从“自动化/机器人替代了人,还是自动化/机器人解放了人”引入,给听课学生留了一道思考题:未来的机器人将如何服务人类?

青年教师陈金波博士分享亲身历经的无人艇研制

社会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对话

当晚,教师的分享引发全场学生多次提问。随即,他们依次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机器人能否慰藉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 “无人艇与年幼时玩的遥控船的差异”等,从各自学科视角,提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让学生见证了社会科学与工程学科之间的对话。

课程最后,顾骏重温了课程的目标,希望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认清“世界等待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上海大学能做什么、同学们该学什么”,找到自己学习和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课程刚结束,迫不及待的学生就在上大课程互动平台留下了听课感想。

一名学生写道:“作为一名文科生,虽然理工的知识感觉离我们很遥远,可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彼此之间有联系的,打破学科之间的障碍,也许我们就可以发现下一个创新点!”

2015级新生何缙则表示,“今天的主题是机器人的创新和无人水面艇的介绍,但是顾老师先讲的引子却是让我思考良多,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创新!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人类实在是缺少敬畏自然的心,幸好现在悔悟还可补救,各个领域的创新研究会带领人类走向更好的社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