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出境游购物人均花1.5万:很多热销品也是“中国制造”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2016-01-20 17: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当地时间2016年1月2日,日本东京,民众在商店外排队购物。  视觉中国 图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用3个月时间对消费者出境游购物与跨境消费做了一次消费调查。2016年1月20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相关调查结果:12.7%的上海消费者会选择跨境消费,在出境游时人均购物支出近1.5万元,价格更低、质量更好、选择更多是消费者愿意在境外购物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在出境游时购物意愿强烈,但是,调查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受追捧的境外商品原产地就是中国,消费者要通过出境游才能买到。为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尝试设立“出口产品销售中心”。但上海市商务委相关人士指出,外贸企业自身对这种模式较为抵制,实行起来较为困难。

出境游购物超预算比例高达43.8%

2015年,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组成了联合课题组,历时3个月,通过随机访问1850名上海居民,对上海消费者在境外市场进行的跨境消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同时,上海市消保委还与上海师范大学组成联合课题组,随机调查了1210名在2015年10月至11月通过旅行社出境旅游的消费者,对其在出境游中购物消费的状况进行了专题研究。

调查显示,沪上12.7%的消费者会选择跨境消费,消费者在境外购物的意愿强烈。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透露,消费者的购物意愿会随着出境游发生变化。消费者在本地的购物意愿的调查显示,非常想购物的消费者占比13.3%,偶尔想购物的占比65.7%,不太想购物的为21.%;而当消费者进行出境游时,购物意愿增强,有80.9%的消费者非常想购物。

购物意愿强烈的以时尚型、品质型消费者居多,而价格更低、质量更好、选择更多是消费者更愿意在境外购物的主要原因。有意思的是,47.3%的被调查者在出境旅游时有清晰的购物清单。消费者实际购物超出计划的比例,物品超出清单的比例高达44.5%,花费超出预算的比例高达43.8%。

出境游时,沪上消费者人均购物支出接近1.5万元。如果按照年龄段来分,26-40岁的消费者出境游购物人均消费支出最高,为19677元,65岁以上消费者支出最低,为6729元。其中近四成的出境游消费者会帮别人代买,相应支出约占1/3,化妆品、食品、服饰等为消费者出境游、跨境消费的主要商品。

出境游购物纠纷2.9%并且难以维权

调查还公布了消费者出境购物消费满意度。影响出境游购物的主要因素为销售服务、购物环境、商品展示和中文指引,消费者对台湾团、大洋洲团、英法意瑞团、日韩团总体满意度高。

尽管消费者境外购物热情高涨,但纠纷时有发生。其中,消费者出境游购物遇到的纠纷比例为2.9%左右,产品质量、退税、型号、价格、性能是消费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唐健盛表示,这个比例高于在国内商场购物的纠纷比例。

唐健盛透露,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上海建立健全跨境消费维权机制。从目前的环境来看,除非消费者能在购物的当地提出维权,否则回国内后很难解决境外消费的纠纷。为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首先,旅游与商务部门应加强与境外目的地政府的沟通,提出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上海市消保委也将加强与境外消费品企业的协调,提升商品售后服务水平。唐健盛说,“市消保委将在2016年探索,希望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购买比较多的商品企业做沟通,不谈法律,谈大客户应该有的待遇。举个例子,比如日本的资生堂化妆品,如果消费者在日本买了商品,资深堂在中国的公司能否代表日本公司对消费者进行售后服务?”

消保委建议设立“出口产品销售中心”

唐健盛表示,消费者在出境游时的购物意愿比在国内消费时更强烈,这说明国内部分商品品质和购物环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统计,上海一年出境人数700多万人次,境外消费约为20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值相当于上海整个社会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么大的消费体量,为何不能留在国内?”

据他透露,在调查中,有消费者称在日本热销的一款智能马桶盖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消费者仍然愿意飞过去再买回来,“他们认为,中国生产的能在国外售卖,说明符合国外标准,质量肯定好”。唐健盛说,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受追捧的商品原产地就是中国,但是消费者却要通过出境游才能买到,“如果我们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也能在国内买到,不就把消费留住了吗?”

因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尝试设立“出口产品销售中心”,由出口企业自己设柜销售,引入这样的“中国制造”企业和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国际品质商品的需求,又能为消费者和企业节约交易成本。

对此,上海市商务委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坦言,消保委提议的上述做法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在政策层面还没有关于出口商品内销的相关规定,若参考自贸商品直销中心的模式,则需要职能部门牵头,但施行前需要充分调研,周期也较长。“关键还是企业自身对这种模式的抵制。出口商品的内销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试点过,但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宁愿歇业也不同意转型。这其中涉及到外贸出口企业转换为零售供应商后在经营模式上的不适应,一旦外贸转为内销,势必涉及门店货物配送,这对于相对简单的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十分复杂。”该负责人这样总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