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政协委员关注“暴雨看海”:提高防汛标准,建积水黑名单

澎湃新闻记者 张婧艳 实习生 李波
2016-01-24 13:0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当暴雨来临,如何让上海不再“看海”?

在2016年上海两会上,多名市政协委员关注城市内涝问题,献言献策。上海市政协委员陈振林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上海城市防洪(潮)除涝实际设防标准已偏低,他建议修订现有的防洪除涝标准;孔令成等十名政协委员指出,上海忽视排水设施的整体布局,建议建立水浸黑点管理系统;民盟上海市委认为,要上海要建设“海绵城市”,应通过设施建设更新与合理规划,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寄存、渗透和净化。

上海市杨浦区宁武路,一辆黑色轿车加速驶过积水路段。  本文图片均为 刘行喆 澎湃资料图

市气象局长:建议修订防洪除涝标准

上海市政协委员陈振林是上海市气象局局长,他在提案中分析,上海市之所以饱受内涝问题困扰,首先与其地理条件有关:上海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濒江临海且地势低平,这样的地形地势使得城市易受洪涝灾害影响。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极端性增强、海平面上升因素等使本市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进一步升高。

陈振林通过对比分析1951-1980年和1981-2014年两个时段的上海降水特征,发现大雨日数比例从5.4%上升到7.5%,暴雨日数比例从1.8%上升到2.9%,这说明小雨日数明显减少,而中雨、大雨和暴雨日数增多。另外,上海市长、短历时降水过程的极端性也呈现出增强趋势。

降水的极端性增强,给城市排水管道、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陈振林认为,城市防洪(潮)除涝实际设防标准已偏低。比如,按2004年的实测潮位观测结果计算,上海市吴淞口站200年一遇高潮位已达6.2米,逼近1984 年该站国家批准的1000 年一遇高潮位设防标准(6.27 米),这说明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等因素影响,黄浦江市区段防汛墙的实际设防标准已降至约200年一遇。

陈振林在提案提到,有研究认为未来上海市洪涝灾害风险仍将持续升高。除了未来强降水日数增多、强度增强的可能性很大外,海平面上升使得潮水顶托作用加剧,也会降低城市排水能力。

陈振林表示,虽然在几十年的尺度上风险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但若经过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累积后,风险很可能达到或超过城市可以承受的临界值,城市内涝、河道漫堤等现象可能会频繁出现。他认为,上海市应高度关注海平面上升对防洪除涝系统的影响,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

他建议充分借鉴国外大城市洪涝灾害治理先进经验,加强气候变化对上海洪涝灾害风险影响研究,修订上海市现有的防洪除涝标准,在城市规划和重要基础设施设计参数制定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增量因素。

政协委员:建立城市水浸黑点管理系统

孔令成等十名上海市政协委员则认为,上海在城市建设上存在规划设计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城市排水蓄水能力差、应急预案水平不高等问题。

他们的提案指出,上海城市建设加快,但对排水系统没有统筹考虑,导致新开发的区域各自为政,排水不成体系,忽视排水设施的整体布局,使得城市无法抵挡住强暴雨袭击。另外,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明显滞后,造成排水严重阻塞、排水管网不足、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和排洪体系不同步,导致“海绵城市”的功能不强。

为此,他们在提案中建议,建立水浸黑点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要由市水务部门牵头,依托上海网格化管理网络,根据水浸记录或接获水浸投诉情况,编制涵盖全市的水浸黑点名单、位置以及雨量、水位、影响范围等内容的信息系统,如此一来,就可用于监测、预警、应急回应等。

其次,还应建立水浸整体改善计划,以水浸黑点管理系统为依托,由市水务部门对全市水浸黑点进行防水浸策略研究和中、长远改善措施。基于水浸黑点管理系统,还可建立洪水内涝警示系统,及时通报降雨情况,发布道路积水情况,利于各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路人在水中等待公交车。

民盟上海市委:由“末端集中”转变“源头分散”

关于上海市内涝问题,民盟上海市委提交了《关于上海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提案中介绍,所谓海绵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 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概念,旨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民盟上海市委认为,上海市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以“排”为主,整座城市硬化程度高,排水系统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城市自然调蓄系统能力欠缺。而且城市为了发展在对原有河湖水面进行大规模改造后,大多失去雨水调蓄作用。同时,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刚性约制不足,雨水管理缺少刚性要求。这些原因都导致雨水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

为此,民盟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指出,上海要建设海绵城市,应通过设施建设更新与合理规划,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结合,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寄存、渗透和净化,实现城市安全。

提案建议,首先要转变规划设计理念。如何转变?政协委员给出了三条具体举措。第一,要由“快排”和“末端集中”转变为“慢排”和“源头分散”;第二,当有大暴雨预报时,通过降低支流水闸水位,留出蓄水体积,将城市洪涝先排到河里,做到“先渗透,后排水”;第三,要结合《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办法》实施,以上海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导向,分区规划,释放更多的蓄水空间。

此外,提案还提出要增强“绿色海绵”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绿化系统+河道水系”空间,加大屋顶绿化推广力度,将刚性要求进一步拓展到民用建筑,并且还要严格保护城市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生态、安全的“绿色海绵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