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发展观丨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让人们能感觉到“我”还存在

秦畅
2016-02-04 13:0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一老人在自家门前晒太阳。兰卉 澎湃资料

广播人用声音跟大家相识、交流,各位现在可以休息一下你的眼睛,靠听跟我一起来感受我的故事。特别谢谢我的听众,因为我今天讲的一切,都是他们告诉我的。

城市需要亲民舒适的马路

1993年7月13号,那是对我生命来讲特别重要的一个日子。那天开始起,我变成了新上海人。结束了在杭州的大学生活,我从山西太原带着一大堆行李来到上海。那个时候,我就住在今天的外滩源,靠近圆明园路北京路口的一栋保护建筑里,每天在外滩溜达,东方明珠近在咫尺。

那个时候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接待南来北往的同学、老乡、亲朋好友,带着大家在外滩溜达,真的是一种炫耀:“你瞧!我选择的地方多棒!有独一无二的外滩风景可看”。一年从外滩走到豫园不知多少个来回,可以闭着眼睛给我的亲朋好友做介绍,现在走到哪了,这是什么,简直就是一个外滩一等一的导游。

2000年4月18号,世纪大道开通了,这个时候我导游路线变了,不再带着大家从外滩走到豫园,而是开着车,从延安东路隧道出来疾驰而去,5公里的世纪大道,那是上海当时最宽阔的马路。我带着朋友,介绍这边是东方明珠,那边是金茂大厦,一路的摩天大楼,多棒啊!那个时候没有敞篷车,如果有,我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做出搞笑的荒唐事来?

那个时候我觉得,上海真棒!

可有一天,在节目讨论中,我接到一个市民电话,她有一个建议,世纪大道能不能为行人过马路增添一点设施?她说自己住在世纪大道一边,孙子在另外一边读书,每天接他放学回家,一只手拎着书包,一只手拉着孙子过世纪大道,成了一件最麻烦的事,因为过不了马路。我当时觉得“夸张吧?”,她说可能自己年龄大了,总感到让行人过大街的绿灯时间不够用,每次都得等两三回,才能过马路。

真是这样吗?我带着朋友们从世纪大道疾驰而过时,难道我的眼里根本没有看到“人”吗?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节目结束以后我自己去了世纪大道,想体验一下节目中这位阿姨讲的故事。站在世纪大道一边,果然,宽阔的绿化带让我看不清楚来车,得把身子探出去张望。过街绿灯亮的时候,我没有拉孩子没有背书包,也得一路跑着过。那是50到100米的,大多宽幅有80米的路口,一次过街真的得跑着才能过去。我在现场感受到了,奶奶带着孙子,拎着书包,走过世纪大道,很难。

那个电话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开始反思,这么漂亮宽阔的马路、如此值得炫耀的景观大街,当我放弃那些旧街老巷,投身到摩天大楼,当我跟伙伴们一起呼唤着迎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变得越来越现代了呀!怎么会连过马路都成了问题?

这个声音让我明白:一个真正的美的城市,不是让观光者觉得美。那个时候我把上海,更多是当作了远远欣赏和炫耀的城市。同时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能不能站在更多的角度,倾听和观察这个社会和时代?当你真的打开自己的时候,突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那种善良的提醒,那种带着温度的声音,会不时在你耳边出现。

城市需要安全周到的细节

于是,在我的节目中,越来越多地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众朋友告诉我,秦畅,上海的马路边儿,能不能放些木制长椅,让走累的人们在那里稍微歇一下?那么多的绿地,能不能在里边通一条鹅卵石的路,让我们走进绿地,跟绿更亲近,而不是在栏杆外面看看?上海公交车站的座椅,能不能换点材料,而不是冷冰冰的不锈钢?上海的雕塑,为什么都是老百姓看不懂的,奇形怪状的,能不能,比如淮海路上打电话的小姑娘,就像我们邻居的姑娘......

记忆犹新的一个声音,是一个年轻的爸爸带着2岁的女儿在人民广场喂鸽子,他告诉我,人民广场有个重大问题,鸽子圈外都有栏杆,栏杆头儿是铁制的,是尖的,很可能不小心就会划伤趴在上面喂鸽子的小朋友,建议栏杆做成平头的......那个时候我做了妈妈,女儿3岁多,他说出了家长们的心里话!他不仅观察得那么仔细,还在一个公共平台上把意见呈现出来。

回过头我发现,那个时候我的心态变了,我不再是一个在上海观光的新上海人,我在上海扎根了,有了家,有了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但首先安全的环境中。

城市需要有“人味儿”的小店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的故事,发生在2013年。这个故事给了我更大的触动。我们每天走在街巷,看着城市变化,却从未留心。

听众李先生给电台打来电话,要表扬一家面馆的老板和员工,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那个时候我现在的同事(当时他还是实习生),自告奋勇做一个短片,我相信,对于这个大学二年级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一定有什么打动了她。

当我把这个故事在节目中播出的时候,热线爆满。市民们从各个角度发表了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看法,此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一定也有颇多感触——

这是一家位于长宁区茅台路的面馆,装修异常简朴,几张方桌,几张圆凳,吱呀作响的空调,构成了店堂全部。每天9点,一位老太会准时出现在面馆,找一个靠窗的座位,垫上一个随身带着的布垫,缓缓坐下。

市民李先生说,我母亲今年是89岁,叫薛文琴,8月5号过世的,前几年,她会点一个小馄饨,或者面食一类,但是最近几年,她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买东西,上上下下的员工挺照顾她的,她只要在这里坐着,就给她倒一杯水,有时候用餐高峰,店里很忙的,也不会去劝说她走什么的。

这里的店长说,每天还有许多同样的老人往返于面馆,他们或是从早上6点开门就一直坐到中午,或者下午趁着人少的时候过来发发呆,其实这样的老人,我们看到过不少。有时候让她在家里开空调,她说我年纪大了我开空调受不了,但店里的空调受得了。

这些相似的老人总是对自己格外吝啬,总是不愿意麻烦儿女,总是嘴硬说不怕一个人生活,总是靠挨时间来打发日子,他们喜欢每天不停地跑到院子里找人说话,或者就是站在路边发呆,或是跑到面馆里安静地喝水,只为能多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多接触一些人气感觉自己生命的存在。

从房门到小区门,那就是老年人晚年里走得最多的足迹,而年轻时他们也都有各自精彩的故事,面馆里的老太太,曾经是开开百货年轻漂亮的经理,她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是在面馆里吃小笼包子的样子,面馆的墙面斑驳,但老人的笑容那么灿烂。

我在想,今天的老年人们真的不舍得在家里开空调吗?其实他们更愿意到街门口的那个面馆,在人来人往中感受生命的存在。李先生接受完我采访后有顾虑,几次跟我说,舆论会不会批评我是不孝之子,为什么不把妈妈接了同住,为什么让一个89岁的老人独居,让她孤独得要到面馆里找人聊天?他说请你务必告诉大家,不是我不想接她来同住,她不愿意离开老房子,不愿意住在新的高楼大厦里,在一个跟谁都不认识的街区终老,哪怕房子再破,路再颠簸,那个老小区,是她最愿意待着的地方。

那个小面馆,比起今天挂着有品牌、有店招、有标准化操作的餐饮店而言,真的就是一个小破馆子,但是干净、整洁,里面很有人气。我也是带着一份好奇,来到了茅台路那家小面馆,在店门口看门里来来往往的人们,想象着那个89岁的老太太在这个面馆里怎样度过了她人生最后的美好时光?那个小面馆里,老人们彼此聊天,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买,带着自己的茶杯,喝好了茶,服务员会帮他们把茶水添满,到点了要回家烧饭、买菜,会互相问“下午还来吗?下午还在这儿见”。这些老人们成了面馆的常客,生意再忙,店员们不舍得撵他们走,因为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家,当成了这个社区最温暖的地方。

前段时间听说茅台路上开了一栋非常大的购物中心,在遵义路口,就离那个面馆不远。我真的有点担心,于是赶快又去了一趟,还好,小面馆还在。

这家面馆在,对这个街区而言,人们就还有一份记忆,感受自己和这个社会一起活着。

这个故事,每遇到一个建筑师、规划师,每遇到一个正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设计师,我都会讲起。当我们不断进行城市更新的时候,能不能给这个城市的人们留点什么?让他们在街区里能感觉到“我”还存在。所以我特别喜欢“温度”这个词,什么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随着老龄化加深,老人们成为了城市中最需要顾及的弱势群体。而我们这个城市中,还有很多外来人口,还有很多残疾朋友......如果他们在这个城市中能找到温暖,“嗯,在这个城市,我有地方说话,在这个城市,我能跟人交往,在这个城市,我能感受到人带来的暖暖气息。”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在这里,要谢谢那些面馆的店员们,他们把那些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爷爷奶奶,从而让他们感受被人尊重。而我要特别谢谢这个街区里所有的管理者,他们让那个小小的面馆留在那儿,能让那些迟暮的长者在那个空间里感受他们的存在。我更希望,在未来,上海把城市更新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延展的时候,这样的故事能越来越多。

一个小小的面馆,也许就是一个城市温情的取暖机。一个让人时时感受温暖的城市,才是一座好城市。

让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系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节目主持人,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三期“SEA-Hi”论坛上的演讲整理并经作者同意发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