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车改革后,家住上海市区的郊区干部有人学车,有人“住读”

上海观察
2016-05-12 12:1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换个视角看待变化,就能深刻体会到公车改革的意义所在。上下班之路,正是领导干部了解城市公共服务的“流动窗口”。

上海深入推进公车改革已一月有余。取消公车之后,家住市区,而工作单位在郊区的局级干部如何上下班?以人民广场为原点,上海远郊区县距之少则四五十公里,多则七八十公里;更别说家住杨浦,在奉贤上班的,或是家住浦东,在金山上班的,每天上下班用“长途跋涉”来形容,并不为过。

据上海观察记者了解,一个郊区县里,领导干部家住市区的占半数以上。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上下班之路“艰辛”了不少,但领导干部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在改革中不断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在积极调整心态。

【轮渡派】

区县领导大多事务繁忙,以往有小车接送时,坐在车上也能接听电话、办理公务。如今要自己开车上下班了,按照新交规,驾驶机动车时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行为的,要记2分、罚200元,怎么办?崇明有一位住在市区的县领导选择坐“车客渡”上下班。

所谓“车客渡”,是指驾车至码头后,人和汽车一起上船,渡轮航行过程中,乘客可以坐在车内,也可以坐进船舱。车客渡轮停泊在崇明县城的南门码头后,这位县领导只要开3分钟车就能赶到县政府上班,非常方便。“如果走隧桥上班,就得先从市区绕到浦东,然后进隧道、上桥,再在陈海公路上开足足38公里。碰上堵车的话,全程可能要开两三个小时。”这位县领导说,车客渡不仅是一条往返崇明和上海市区的近路,而且在轮渡过程中自己可以小憩一会儿,也可以打打电话,非常方便。

【火车派】

一些金山区领导,选择的上班路线是先乘地铁到上海南站,在那里换乘火车去金山。早晚高峰时,上海南站到金山卫有直达火车,半个小时左右,还是比较快捷的。到了金山卫站,下了火车,可以打车或乘公交去金山区政府。

一开始,也有区领导因时间没算准,发生误点的囧事。某日,区里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一位区领导本想乘8点档的直达火车,没想到赶到上海南站时,晚了几分钟,错过了这班火车。而等下一班火车的话,间隔时间比较长,而且是站站停的慢车,要1个小时左右。而那天会议,这位区领导要坐在主席台上。怎么办?急中生智——从上海南站打车到金山区政府,自费近300元,尽管花了不少钱,但好在没耽误工作。

【“P+R”派】

从上海市区开车到远郊金山、奉贤,顺则一个多小时,堵的话两三个小时都有可能。尤其是奉贤,奉浦大桥每天上下班高峰都处于拥堵状态,一堵就是几公里。自驾车上下班的远郊领导干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有人尝试了“P+R”的出行方式,效果不错。

奉贤有一位区领导家住杨浦区,每天上班几乎要把轨交八号线“从头坐到尾”,一直坐到终点站沈杜公路站。他的车就停在沈杜公路站附近的停车场内,下八号线再开车去奉贤南桥上班,这段路只需20公里,半小时就能到,还能绕开奉浦大桥这个“上下班高峰必堵点”。

【学车派】

车改之后,远郊的领导干部都能直接过渡到自驾车出行的新阶段吗?未必。上海观察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些领导干部虽有驾照,但常年不开车,早已是“本本族”,如今正在利用一切机会苦练驾驶技术,希望能尽早独自驾车上路;还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驾照,想自己开车上下班,先得过“驾校关”。某郊区一位年近60岁的区领导,公车改革之后开始报名学车考驾照了。

【“住读”派】

事实上,哪怕道路通畅、自己的驾驶技术也娴熟,每天驾车往返于市区和远郊区之间也是件很耗时间精力的事,还很耗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已经有不少远郊的领导干部开始从“走读”改成了“住读”,即在自己上班的郊区县买房安家,工作日住郊区,周末回市区和家人团聚。在奉贤,有的领导干部已经在南桥买了期房,一经交付即可入住,省却每天来回奔波之苦。

【记者手记】上下班之路,成了了解民情的流动窗口

公车改革后,对于家住市区、在市区上班的领导干部而言,上下班虽然没以前那么“方便”了,但毕竟市区交通发达,坐地铁、公交车、打车都比较便捷,所以适应起来也比较快。而对家住市区,工作在郊区、特别是远郊的领导干部来说,挑战确实不小。

面对改革,调整心态是第一位的。把心态调整好了,换个视角看待变化,就能深刻体会到公车改革的意义所在。领导干部,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为百姓谋福祉。谋福祉,首先要了解民生民情。上下班之路,正是了解城市公共服务的“流动窗口”。而透过公车的小窗去了解,与自己乘地铁、坐轮渡去了解,体会肯定不同。

为何体会不同?近日,湖南省长杜家毫在一次会议上,谈及城市公共服务时,讲到自行车出行问题。“在座的大部分都住在长沙。你们去试试看、骑骑看,能在马路上好好骑吗?”他说,“我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到长沙也买了一辆。骑车上路,一会要骑上人行道;一会路断了要扛着车子过天桥;一会被交警拦住,他也不知道我是省长,还教训几句;我转弯做个手势,提醒后面机动车注意,出租车师傅还把我拦住,摇下车窗,说你摆什么谱啊?又把我骂两句。你说这自行车还能骑吗?这说明我们的公共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杜省长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一定要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和角度去感受,不断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当领导干部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去感受城市公共服务时,对不少“短板”便会感同身受:郊区的交通布局怎样优化,让上班族出行更便捷;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可否进一步推广,供市民在上下班、外出开会时选择,既环保又舒适,价钱还比打车便宜;更深远一些,产城融合如何加大推进力度,使得“钟摆式”交通拥堵现象得以缓解,让更多人愿意在郊区安居乐业。

在郊区工作,天天上下班长途跋涉,花费四五个小时,确实也劳神费力。如果调整不好,可能会影响工作。变“走读”为“住读”,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上海一些郊区,长期以来就有区委书记和区长轮值的制度,为的是“万一有啥事,可以第一时间叫得应”,这样的工作方式和作风值得提倡。当然,“住读”也不是让领导干部们都在郊区买房,建议郊区可提供宿舍,让干部安心驻扎。

公车改革,凡是纳入改革的,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有例外。但同时,相关部门在设计制度时,也需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工作性质的情况,体现公平公正,让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

(原标题:公车改革后,上海远郊局级干部上下班多了些“派”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