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上海文教结合课堂变大,值得各地借鉴

《人民日报》
2016-06-10 11:1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文教结合”是一种制度创新。戏曲唱念做打中的悲欢离合是最好的艺术教育。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大理石台阶成了“阶梯教室”,从前的世博中国馆、现在的中华艺术宫里,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正上中西方经典建筑课;小学生们学习手工造纸,再用雕版印刷术和传统装帧法把自己的作文变成“古籍”;1200余场“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相约经典”大学生公益票,让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走进剧院、聆听经典——在上海大中小学,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上海文化教育界联手搭建“文教结合”大平台,两大系统“打破围墙、资源共享”,经过10年探索建设,已形成完善机制。

上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原是闲置校舍,最近5年这里成了让历史“活起来”的好去处:常设“天工开悟”中国古代创造发明展和“纸的文明”展,造纸印刷、陶瓷、染织、青铜、建筑等5个中华古代文明体验馆,开设制浆造纸、雕版印刷、缫茧取丝、手工刺绣、瓷土捏塑等五大类古代手工艺20个模块主题活动课程,8万多人次中小学生体验祖先的发明创造。

面向学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让30万中小学生走进全市20个“非遗”展馆参观体验,大中学生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了解传统技艺,沪剧、漆艺、面塑、篆刻等“非遗”项目在校园内建起传习基地。通过“一所基地学校联动十所周边学校、联动一个社区”机制,培养了一批“非遗小传人”。

青少年学生成为“文教结合”最大受益者。2013年到2015年,上海13家剧团累计在40余所高校和50余所中小学举办了1200余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最高水准的热门演出都留出大学生公益票。上海书展有面向中小学生的“书香上海夏令营”,还在中小学举办“名家名作进校园”“科学金钥匙”等12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专业院团,都设有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顶尖专业人才带头为学生上拓展课、指导学生社团。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开出10余门跨界艺术教育课程,3000多学生参加现场学习。

打通文教“围墙”,很多领域“活”了。高端文艺人才,通过文、教联手创设的大师工作室、学科“人才特区”等平台落户;纽约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联手创办上海乐队学院,培养顶级乐队演奏人才;14所高校与媒体合作,设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新闻出版界与教育界合作,提升上海高校学术期刊质量……

2006年破题,2013年搭建形成全市性“大平台”,上海文教结合机制日益走向完善:“文教结合”纲领性政策由上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顶层设计”,“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及经费预算安排由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共同牵头的专题会议审决,还有专门的议事协调和工作推进、评估机制。近3年间,上海“文教结合”投入达5亿元。第二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已启动实施,今年预算安排经费2.5亿元。

今日谈:用制度创新把“根”留住

中华传统文化离今天的孩子们有多远?答案恐不乐观。仅仅是语文课本中的若干选文,历史教材中的简单叙述,太难抗衡生猛鲜活快餐文化的现实诱惑。若在基础教育阶段疏离中华文化,可能一生都会有“无根”的文化惶惑。没有文化定力,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传承岿然独存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

那么,如何才能“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留住中华文化之根,得从孩子抓起;而这,仅靠教科书和课堂传授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孩子“好之”且“乐之”,在日常融入中,滋生亲近感,让文化基因渐渐渗入骨血。

上海“文教结合”是一种制度创新。博物馆成了历史课的课堂,戏曲唱念做打中的悲欢离合是最好的艺术教育,自己亲手做出的“四大发明”远比背诵标准答案更能激活民族自豪感。从前远离基础教育的丰富文化资源从此“活”在孩子们的课堂与生活中。文化与教育相互融合,让教育不但能格物致知,更回归传承文明的功用,功莫大焉。

要想让文教结合可持续,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也需要一定的投入,上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