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红色记录|刘少奇在这里学习俄语,出发去莫斯科求学

“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2016-06-27 10:2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920年,22岁的青年刘少奇从家乡湖南到上海,住进位于法租界内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的上海外国语学社。这是刘少奇生平第一次到上海,此行目的是在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俄语,为赴俄留学做准备。

霞飞路渔阳里6号,就是现在的淮海中路567弄6号,是典型的石库门里弄房子。1920年春,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翻译和助手,俄共党员杨明斋陪同来到中国,并参与建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共上海发起组。为了活动方便,杨明斋出面租下了霞飞路渔阳里6号,开设华俄通讯社。为了输送有志青年赴俄学习,为中共培养可造之材,不久又在这里设立外国语学社,由杨明斋任校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俞秀松任秘书,具体管理行政事务。杨明斋和维经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教俄语,还聘请李达等人教授其它语种。

外国语学社名义上是公开招生,在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招生广告。实际上学生都是由各地俄罗斯研究会或社会主义青年团推荐来的。当刘少奇说服家人,筹措路费,从水路赶到上海时,外国语学社已经开学。不久,湖南籍学生任弼时、萧劲光等人也经俄罗斯研究会介绍前来学习。他们被一起编入俄文班。渔阳里6号楼下的客堂间是教室,每天上午为教课时间,下午为自修或社会活动。上海学生走读,刘少奇等外地学生晚上就安排在楼上的厢房里打地铺。逢星期日,学校还有计划地邀请一批学者来为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讲座。课余时间,刘少奇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借助字典阅读苏联的报刊,为华俄通讯社翻译和校阅有关通讯稿。他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以接受实际斗争的锻炼。

1921年4月,刘少奇结束了在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学习,经杨明斋安排,他和任弼时等俄文班的同学从上海乘海轮经日本长崎转海参崴,行程上万里,辗转3个月,最终抵达莫斯科进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58年,刘少奇重回渔阳里6号,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他进到每一个房间,并健步走上楼上的晒台,深情地注视着这里的每一个陈设和周边熟悉的环境。是啊!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半年学习,是他踏上革命道路的人生重要转折点,少奇同志怎能忘怀!(黄浦区党史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