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学生“另类”暑期实践:野外寻猴海洋求生,联合国里做调研

澎湃新闻实习生 张斌 见习记者 韩晓彤 实习生 潘奕
2016-08-11 14:03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高校学生选择度过暑假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爱宅在家中依靠网络、电视打发时间,有的则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感受与校园不同的社会环境。

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队伍中,三位学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暑期实践经历。与近日频频被媒体报道的“实践变旅游”甚至“买”实践表完成任务的学生们不同,这三位同学的暑期实践要精彩很多:他们中有到云南山林中寻找滇金丝猴的,有在长江口进行海洋科考的还有去联合国下属机构实习的。

生物技术专业的准大二学生

赴野外寻找滇金丝猴,途中还曾与毒蛇“搏斗”

“其实就是父母不在家,为了打发时间参加的实践。”7月30日,在回答澎湃新闻“为何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时,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准大二学生杨明多直率地说。

杨明多介绍说,今年暑假,他留在学校,参加了学校东喜玛拉雅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组织的赴拉沙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社会实践活动。7月5日,由两名指导老师和包括杨明多在内的两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抵达了实践基地,开始为期25天的野外调研。

基地周边发生的泥石流。

在实践的日子里,每天早上6点甚至更早,杨明多就要起身上山寻找猴子的踪迹。“起早是因为要趁猴子醒来前赶到它们休息的地方,好继续跟着它们,要不然又要重新找。”他说。

杨明多口中的“猴子”学名叫做滇金丝猴,仅在我国云南和西藏等地生活,数目比大熊猫还稀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目前,在拉沙山生长的滇金丝猴大约200余只,历史上最少时,数量曾一度低至70余只。学校研究所7年前在当地设立基地,对这支猴群进行持续监测和保护,再加上当地政府的保护,这一支猴群的数量才逐渐开始回升。

据杨明多向澎湃新闻介绍,实践期间,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寻找这支猴群,并进行观察和追踪。其中,寻找的环节最辛苦也最费时,有时候忙活三四天都不会发现猴群的踪迹,但为了加深对猴群的了解,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上山找猴子却是最直接的办法。

二十多天的实践,经历百般艰险,能看到憨态可掬的滇金丝猴对杨明多来说意义重大。“每次见到猴子,我就觉得值了。”他说自己见到过三次猴子,“最近的一次,距离猴子只有十米远。”

“虽然三次都很高兴,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一次。”杨明多激动地说,7月26日,他和队友早早出发上山找猴子,午后准备返回时,突然发现了树上的一个猴群家庭。

“太激动了,有的猴子虽然见到我们走开了,但是因为刚吃完午饭,几只猴子还趴在树上睡觉,看见我们拍它们也不躲!”杨明多兴奋地向记者描述,这个猴群家庭有老年猴子,大公猴和母猴,还有猴宝宝。

杨明多拍到的滇金丝猴照片。

那天,没吃午饭的杨明多顾不上饿,不停地观察猴子,拍了许多猴子的照片,直到手机电量耗尽。“能再多拍几张就好了。”他说,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遗憾。

事实上,相比见到猴子的幸运,实践带给杨明多更多的是重重艰险。实践期间,只要有条件,他都会写日记。“大王叫我去巡山,累死宝宝。”7月8日的日记中,他在开篇就写下这段话。

野外实践的研究基地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拉沙山上,要坐3小时的车、再走1小时山路才能抵达。“这个路,肾结石估计都能治好。”当时开车送他们上山的向导开玩笑说。在颠簸弯曲的山路上,杨明多说,透过破旧的车窗望向窗外,除了郁郁葱葱的山林,还能看见距离车轮外侧不到半米的路肩,路肩再向外,就是深不可测的山沟。

在一次上山找猴子的途中,杨明多和队友经过一片荆棘丛时不慎落入其中,周折许久后,刚爬出来,就看见了盘踞在路边的毒蛇。

回忆起当天的情形,杨明多还是很忐忑:“那天实在太倒霉了,当时如果不把蛇打死,根本走不过去。”无奈之下,队友用石块砸向毒蛇,杨明多突然想起导师曾经给他提过,这种毒蛇十分罕见,有机会捉回去做标本。由于毒蛇被石块击中已经不动,他便壮着胆子,走向前准备用手捉蛇,没有料到,毒蛇突然立起了头,猛然将他吓瘫在地上。

“幸好旁边有人,要不然就真没命了。”杨明多后怕地说道。他和队友用石块砸死了毒蛇,解除了威胁,“不过也没办法带回去做标本了。”

斗过毒蛇,见过猴子的杨明多带着充实的实践经历和一堆酸臭的衣服于7月29日返程。他对澎湃新闻说,回学校后还要将这次实践的成果用PPT讲给大家,希望能对滇金丝猴的保护起到作用。

即使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艰险,当被问及是否还会再来时,杨明多说:“一定会的。”他期待着和拉沙山的猴子们再见面。

【海洋科学系准大四学生】

长江口“荒野求生”:体验了晕船,尝到了“真正”的海鲜

夏君非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院2013级学生,就读的是海洋科学系。

今年暑假,他从院里提供的各类暑期科研实践项目中,选择了在由浙江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的“长江口及邻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 进行 “海洋科学野外实践能力提高”的实践。

7月15日至24日,短短十天,夏君非和其他一百多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一起,在长江口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惊险体验,也让他初次体验到了海洋科学野外考察的艰辛。

在夏君非看来,这个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海洋野外考察技能的项目,看起来颇像海洋版“荒野求生”。“前三个小时晕船,一直在吐,生不如死。”在回忆近24小时海上科考的经历时,他这样描述道。

考察船上的全景。

8月2日,夏君非对澎湃新闻说,他所在的海上科考航次是实践的所有航次中离岸最远的,海浪波动造成的船体晃动也更严重,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晕船了。

夏君非所在的水文组负责利用采水装置收集不同深度的海水,使用CTD(温盐深仪)获取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的初步数据,提供给随船的化学组同学们分析。“我一直在通风的甲板上,只有一开始难受。”他向澎湃新闻介绍,相比他水文组,化学组就没有那么通风的环境了。

化学组的实验室在闷热的船舱里,实验还需要加热溶液和各种化学试剂,化学组的几位女生虽然一边做实验一边吐,可还是全程不眠不休地做实验,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

海里捞的梭子蟹。

适应了摇晃的科考船后,能吃进东西的夏君非终于尝到了海洋科考仅有的“福利”。在海上,水手们用网兜给同学们捞上来了许多梭子蟹,“我们在船上煮了就吃,味道超级鲜!”

7月19日凌晨2点20分,由于雷暴来袭,船长决定提前返航。尽管被密集的雨点打到皮肤发痛,夏君非依旧在甲板上守着仪器。5个小时后,科考船终于回到了岸边。回忆踏上陆地后的感觉,夏君非形容:“地在晃,回到宿舍睡觉,连床板都在晃。”

在沿海滩涂上进行的沿海岩相、泥相的考察实践时,夏君非收获了一身的泥巴和一些滩涂鱼、贝类和其他海洋蠕虫类的生物,带着在舟山的菜市场买回的小鲨鱼、魟鱼、鮟鱇鱼等鱼类,他们在实验室对这些海洋生物进行了解剖,“整个实验室里全是海货,气味太微妙了。”

暑假后,夏君非就要升上大四,对于这次特殊的实践经历,他表示自己了解了海洋科学野外考察各方面的工作内容,学会了仪器的使用与操作与生物样本的采集,对未来的发展有不小的帮助,“最重要的是,我确定了自己不是特别晕船,能继续深入学习海洋科学,算是迈过了这行的门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较政治学在读研究生】

在联合国下属机构实习,见到过潘基文

今年5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较政治学在读的研究生朱宇(化名)在联合国官网申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实习生项目,经过笔试和面试,他顺利得到7月开始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以下简称“联合国机构”)的实习工作,“申请的时候不能说很有把握,但是起码算是自信的。”朱宇8月6日对澎湃新闻说。

朱宇称自己曾经在中国社科院以及一家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实习过,对他来说,读书阶段参加的社会实践都是一种尝试,能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提供经验,在联合国机构实习,也同样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打基础,“主要就是想体验一下在国际组织工作的感觉吧。”朱宇说。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我们都会和门口保卫室的解放军打招呼,说‘早上好’‘byebye’啊之类的。”在被问到实习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时,朱宇没有说一些听起来很厉害的项目,反而提到这个生活中很平常的举动。

在他看来,之所以对这点印象深刻,是因为联合国机构相比一些大公司,亲和力更强些,友好的氛围也比较浓厚,“因为它不像商业机构过于强调公司的等级制度,管理上更灵活。”

“每周我们都有例会,我们会做报告,开会时也会提自己的看法。”据朱宇介绍,在联合国机构,实习生所负责的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有时候在一些有政府部门的代表参加的会议时,他会提一些意见,大家也会进行讨论。

他觉得相比商业机构而言,实习生在联合国机构里的作用要更重要些,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实习生经过优中选优的多轮面试选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准外,其工作内容和机构文化也有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本来就是一个强调讨论和协商的机构,人也不多,而且实习生担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朱宇解释说。

因为有着同样优秀的学习背景和实践经历,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同事都很“nice”,朱宇把同事之间愉快的工作氛围视为实习的主要收获。

实习期间,朱宇主要从事一项名为“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项目。他表示,利用专业所学,自己与同事一起通过分析中国过去的发展经验、公民发展指数以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等,得出一份调研报告,向中国政府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挺有趣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还是挺符合我的想法。”

除了日常的工作外,在联合国机构与大人物的接触也十分有趣。朱宇介绍说,实习期间,遇到“大老板”潘基文来视察,在“大老板”讲过话后,大家纷纷找他自拍合影,“不过我没去,那天天太热,我就懒得过去挤,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朱宇率直地说。

在澎湃新闻问到对“大学生暑假宅在家虚度光阴”所引发的社会讨论的看法时,朱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个人的角度看时,其实是无所谓的,不应该被指责,毕竟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能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这是个人性格的问题。”

“我觉得在你‘没有自由’的时候是最幸福的,而自由的成本就是你要承担自己选择的代价。”朱宇认为,在国内竞争性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很容易因为只想比别人好,迷失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而国外“自由”的环境会迫使人独立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做出最符合自己的选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