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科技奖颁布,上海首次同时牵头获“三大奖”高等级奖项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
2021-11-03 12:0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

其中,上海喜提48项,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国家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最高肯定,也是上海时隔十八年再获此殊荣。

在全国提名数量日益增多、授奖数量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上海获奖总数、“三大奖”各自获奖数量占全国总授奖数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这是上海科创策源功能“硬实力”和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的综合体现。

上海市科委透露,2021年是上海首次同时牵头获得“三大奖”高等级奖项,实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高等奖项中“金花齐放”,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

同时,上海科研团队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全国共2项)、一等奖3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这是2000年以来,上海牵头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

综合的创新实力

在2020年获奖成果中,上海表现出较为综合的创新实力,获奖成果涉及领域覆盖了全国近半数的学科评审组(26/59),在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材料与冶金、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工程建设、农业等领域“多点开花”,反映出上海在众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和综合科技实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多层面、系统性的战略支撑。

基础性学科和大健康领域具备优势。48项获奖成果中,化学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各2项,数学和基础医学各1项,近两年上海在上述基础性学科获奖14项。

同时,在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内科与预防医学、外科与耳鼻咽喉颌、农业、养殖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上海获2项一等奖(均为牵头)、11项二等奖(6项牵头),占上海获奖总数的27.1%。

细看“三大奖”分布情况,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重点分布在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各2项);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在电子信息学科和工程建设学科较为集中(各2项);3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大健康领域较为集中(10项)。

特别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牵头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定程度表明在作物遗传育种、医疗器械等新兴领域,上海正涌现新的优势学科和创新型标杆企业。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力量表现活跃

从获奖主体看,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各展所长、协同创新,特别是跨区域牵头组织和辐射带动,成为本市科研团队加速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此次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力量表现活跃。48项获奖成果中,上海企业共获得4项一等奖(1项牵头)、12项二等奖(2项牵头),占上海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上海参与合作的20项三大奖种通用项目中,上海企业参与9项,多于高校(6项)和科研院所(5项),企业融入甚至牵头高水平创新网络、更广泛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逐步体现。

相较2018年和2019年,2020年上海获奖通用项目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民营科技企业牵头获一等奖,是上海时隔14年再次由民营企业牵头获此殊荣(2006年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一定程度表明上海的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加强。

中青年科学家逐步挑大梁

从此次获奖人才队伍看,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中青年科学家逐步挑起大梁,既传承科学精神,又彰显创新活力

本次国家科技奖得主中涌现一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和女科学家。

上海22项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中,第一完成人年龄小于45岁的有3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不可压流体方程组的非线性内蕴结构”成果第一完成人复旦大学雷震教授,42岁;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高曲率液面静电纺非织造材料宏量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果第一完成人东华大学教授覃小红,43岁),占比13.64%;介于46-55岁之间的有9位,占比40.91%;56-65岁有10位,占比45.45%。

此外,女性科学家牵头4项(2019年2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上海交通大学吴际);技术发明奖2项(东华大学覃小红,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交通大学黄荷凤院士)。

本次获奖成果的科研攻关时间普遍超过十年。“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是获奖成果的普遍规律,也是科研人员工作的真实写照。

比如,“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历时长达21年的科研攻关。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