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分享冰箱”上海试水遇尴尬:有人排队拿食物,甚至全家上阵

李晓明/新闻晨报
2016-10-13 13:1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6年10月10日,一位老人在查看“分享冰箱”内可供取用的食物。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赖鑫琳 图

个人、企业将多余的食物分享给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又能杜绝食物浪费。在国外流行的“分享冰箱”日前开始在上海普陀长寿社区的一家饭店和居民小区试水,为居民带来了实惠。

然而,记者10月12日探访发现,在短期运营之后,两台“分享冰箱”不约而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有时候刚放进去的食物在十分钟内就被扫荡一空,甚至出现了一人多拿、一家人一起来拿的现象。由于采取自愿领取原则,供应方对此情况也表示无奈。

“分享冰箱”如何维系?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如何让“分享”理念落到实处?……对此,公益人士指出,这不仅需要管理方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同时也需要受惠者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

10分钟食物被扫荡一空

上海长寿社区西康路一家饭店最先在上个月底推出了第一台“分享冰箱”,里面的食物均来源于该饭店多余的食物。中午11时许,正好是饭店给冰箱“上菜”的时间。饭店负责人王女士将厨房里未达到上菜标准的鸽子等10多份食物放进冰箱,结果马上就有人过来拿。因冰箱并未上锁,来拿的人都可以自由取用,其中一人还拿了不止一份,短短的10分钟内食物就被扫荡一空。“10多天运营下来,每天食物都很快被拿完,最快十分钟,最慢一个半小时内肯定拿完。”据王女士介绍,饭店每天中午、晚上会各对冰箱进行一次补给,主要是员工餐做多了和一些品相不达标的食物,平均每天投放量在30盒左右。

位于普雄路普雄馨苑老年活动室的“分享冰箱”则是在本月9日开始运营,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至下午5点。“分享冰箱”推出后也是每天供不应求,8点前就有人在门外等候,不止是本社区居民,还有长宁区的居民也都闻风而来,早上刚放的20份食物马上被领完。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分享冰箱”每日的供应量在30份左右,种类也比较多,像牛奶、酸奶、小糕点、还有罐装食品等,早上的食物领完后下午还会进行补充,但依然供不应求。

写在“分享冰箱”上的食物获取流程。

有人甚至想全打包走

目前两台“共享冰箱”都采取自愿、按需领取的原则,本意是好的。然而,在实际运营中都出现了一人多拿,甚至一家人一起来拿的现象,将食物分享当成了占便宜,这也让两方管理人员都感到头疼。

在西康路试点饭店,经常发生一个人拿走好几份食物的情况。“有一个男的,是本地退休的,拿一个半人高的包,来冰箱拿食品,居然要把东西都打包带走。”负责人王女士发现后,便拦下该男子,向其解释按需所取原则,“他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也占据了其他有需求的人的配额。全让一个人打包回去,那就没意义了。”经劝说后,该男子拿了两包干果离开了。实际上,一个人拿走两三份食物已经是常见现象,对于这种情况,饭店工作人员也不好强制劝阻。

在普雄馨苑,“分享冰箱”目前主要由5位社区志愿者来轮流进行管理。“居民自己不能直接从冰箱拿食物,一定要由我们志愿者给他。”而且领取食物时要填登记表,居民需要把自己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填上。记者看到,登记表上记录得密密麻麻,上面都是领取人的信息,其中有些名字重复出现。

第三个试点区将亮相

“分享冰箱”提供免费食品,食品安全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此,管理方都实行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西康路饭店的“分享冰箱”,食物主要源于饭店,管理也主要是由饭店自行管理。据负责人介绍,食品会分批装在打包盒内,盒上都清晰标注了投放时间和食用有效期,饭店员工会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冰箱,处理过了有效期和有变质迹象的食物。但实际上来拿食物的人比较多,都是很快就被拿光,一般不会出现过期情况。

普雄馨苑的“分享冰箱”管理更加严格。据负责人介绍,冰箱里的食品均是社区内有资质的饭店、超市提供的食品,这些食品不仅标明保质期还会注明供应方电话,都是检测合格的,万一出现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追根溯源。为了从食物的来源上保障安全性,目前暂时不接受个人提供的食品。

记者从长寿街道了解到,作为一项长久的公益项目,“分享冰箱”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还会在社区其他饭店、居民区等场所推广,下一台“分享冰箱”将会在长寿路上的海底捞亮相。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也会参与进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原题为《普陀“分享冰箱”供不应求,“上菜”十分钟食物被拿光,一人多拿、全家上阵让供应方头疼》)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