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交通大整治7个月,上海主干高架拥堵时间日均减少1小时以上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2016-11-07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目前,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30万辆,而中心城区的人均道路面积只有4.5平方米,远低于7平方米的国家标准规范值。一方面是道路饱和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是各种交通乱象导致拥堵问题“雪上加霜”:据统计,在造成道路拥堵的各种因素中,交通参与者的违法行为占到了30%;同时,高达9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一方或多方的交通违法行为所引发的。

2016年4月26日,上海延安东路西藏中路,一位交警正在执勤。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今年3月,上海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明确目标定位,运用法治方式破解交通管理难题,把大整治工作准确定位为“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以整治违法行为为核心,以查处违法来立法律规矩、以纠正行为来正遵法风气,牢牢牵住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牛鼻子”。

交通大整治期间,上海公安机关坚持“零容忍”执法、“全覆盖”整治,在全市范围无论什么区域、无论什么违法行为都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从依法整治机动车鸣号、占网格线、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乱停车等违法行为入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向社会释放依法严管的强烈信号,坚决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

主干高架路、核心商圈拥堵时间日均减少1小时以上

今年3月25日,一场 “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在上海拉开序幕,目标就是“全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道路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市民群众守法意识逐步增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逐步显现”。

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把从严加强综合交通管理作为当前补齐短板的一项重点任务,统一部署开展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上海市公安局作为执法主体和主力军,把交通大整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实行每日调度讲评、每日通报情况、每日专项督察制度,以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2016年6月23日上午,上海中原路翔殷路,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五中队金海波对违法变道的机动车车主进行处罚。

记者了解到,7个月以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和社会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4.27%、13.62%、46.69%。其中,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超速行驶引发的事故数分别下降70.73%、65.08%,非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违法占道骑行引发的事故数分别下降65.22%、42.5%。

与此同时,据上海市交通委综合评估,市区主干高架路、核心商圈拥堵时间日均减少1小时以上,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普遍提速1倍以上。另据上海市统计局民意调查显示,超过9成受访群众对大整治工作成效表示满意。国内知名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显示,上海在全国最堵城市排名中,从1月的第8名变为7月的第18名,拥堵状况明显好转。

运用新科技攻克执法难点,大数据加强道路交通分析

上海公安机关在深入推进交通大整治工作中,完善交通执法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应用大数据加强道路交通大数据分析,主动排查推送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路口、时段、区域,引导街面执法警力动态精准投放。

在本次大整治中,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推动1.8万套电子警察的安装工作;并扩展已有的电子警察功能,实现一机多用,同一个设备既能查处闯红灯,也能自动识别包括压实线、逆向行驶、违法停车等其他16种违法行为,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上海市公安局开通交通违法视频举报平台,市民通过该平台可以提交交通违法视频举报线索。上线以来,网页访问量累计达23余万次,上传举报视频线索3.1余万起。作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有效补充,在一线民警执勤执法及电警设备监控以外区域,有效遏制了各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此外,2016年8月下旬,在延安中路近华山路附近路段,上海公安机关试点安装建设了“违法鸣号现场查处辅助系统”。该系统综合利用基于声呐阵列检测的声源定位、视频检测等技术,可对一定区域内机动车鸣号的违法行为进行实时采集。为了便于民警的现场执法,上海交警总队科技部门还在该路段配套安装了一块LED电子警示屏,用于实时发布违法车辆号牌。同时,为了进一步固定违法证据,民警在现场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调阅相关违法图片。据统计,9月21日至11月2日,该系统在此路段捕获到机动车违法鸣号行为1091起,平均每天约26起。

上海交警总队还运用“‘失格’驾驶人违法行车分析系统”,通过“失格”驾驶员名单关联其名下机动车在“失格”期间的道口及市内卡口的过车信息,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驾驶员档案照片和卡口车内驾驶员照片分析比对,确定其是否存在“失格”驾车嫌疑。截至11月2日,已有168名驾驶员被民警查获,其中125名驾驶员因超分(满分12分)后仍然驾车被扣证,33名驾驶员因在“暂扣”、“注销”、“吊销”后仍驾车被行政拘留,7名“毒驾”人员因涉毒无证驾驶被处强制戒毒、行政拘留或移交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罚。

2016年6月23日上午,上海中原路翔殷路,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五中队金海波对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车主进行口头教育。

建立交通执法管理责任区,责任岗之间无缝衔接

科技信息化手段的深度应用显著提升了上海公安机关的执法效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为依法严管交通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大整治要真正实现持续向前、常态长效,还需要注入更强大的动力,那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基于大整治工作的探索实践,一场交通管理勤务机制改革就此拉开帷幕。

上海公安机关把“落实执法管理责任”作为交通管理勤务机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因地制宜在市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划分96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立一个交警大队,对应若干街镇和公安派出所;每个责任区下设若干责任岗,具体负责几个路段和路口,将交警管理责任直接落实到大队、分解到岗位民警,责任岗与责任岗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充分调动起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陈栋是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的教导员,对他而言,责任区的设立不仅仅是简单的管辖区域发生变化。“整个责任区里,所有和交通管理有关的事情,包括进社区宣传,事故多发地段的排摸,路政设施的维修跟进,现在我们都要承担起管理职责,以前,更多的是出现问题后应对问题,现在,我们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把这‘一亩三分地’管出成效。”

此外,每个区组建一支机动队,不间断开展辖区巡查管理,与责任区交警形成叠加。在新的勤务模式下,指挥中心能够更好地掌握民警动态,在确保民警严格执行勤务计划的同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安排,精确引导民警开展执法管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