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版地铁丢书被吐槽:人都挤成了沙丁鱼,哪还有地方放书?

张杨/上海观察
2016-11-16 18:0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对于已经被手机俘虏的你,捡到一本别人“丢”下的书,能让你回到书卷的怀抱吗?

不久前,英国著名演员、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与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合作,在英国伦敦地铁里藏了100本书,希望自己喜欢的书被更多人读到,并在社交媒体上号召大家去寻找,取得了极大轰动和如潮好评。

未曾想,这一风潮很快传到了中国。近日,黄晓明、张静初、徐静蕾、任泉、罗永浩等明星名人纷纷发微博表示参与了微信公众号“新世相”策划的中国版“丢书大作战”,把10000本书丢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上,呼吁全民读书。

徐静蕾、张静初、黄晓明等晒出“丢书”照片。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观察 图

大V@和菜头 带着自己的著作参与了“丢书”活动,一向言辞犀利的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如此描述自己的心情:“真在地铁上投放自己写的书的时候,我不禁泪如泉涌。作为一名生父,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开自己,孤零零留在地铁座椅上,我想到了以下这段话:孩子啊!爸爸这也是没法子啊,但愿能有个好人家收留你!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你一定要相信爸爸是爱你的!陌生人啊!我恳求请你善待我的孩子!不要拿它去垫桌角、卖废纸,孩子还小,你且耐心些,请让它在地铁上慢慢长大。”

读书,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样的活动,却引起了舆论的不满。

先是书的去处让人尴尬——

“北上广的地铁运行状况举国皆知,人都被挤成了沙丁鱼,哪还有地方放书?即便有书,谁有闲心拿起来?”类似这样的疑问层出不穷。

根据新民网报道,在15日早上上海地铁里发现被“丢”之书的周小姐发现,由于是早高峰,人比较多,从她上车到下车,并没有一个人去读过这本书,她自己也仅仅翻看了几页,就下车离去。而上海地铁运营中心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丢”在地铁内的书籍假如无人拿走,结束运营后会按照流程由保洁人员回收,车站进行保管,等待“失主”领取。

再是活动被质疑营销作秀——

作为自媒体中策划活动的佼佼者,“新世相”早先引爆的“逃离北上广”活动还让人们记忆犹新。

知乎网友“张三Rocky”就毫不讳言对活动的反感:“为什么在中国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明星呢?人家本来是挺低调的一个读书活动,后来赫敏才帮忙的。新世相这样拉一帮明星过来,一搞变成一个热门行为,已经脱离读书本身了。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与热点挂钩而读书,不觉得变味了吗?在明知客观条件制约,很可能失败的情况下还要投入极大的宣传资源做这件事,真的是为了推广读书还是推广自己呢?”

“‘丢书大作战’会让更多中国人读书吗?”@黑马良驹 的这篇热文获得了大量转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办方也没有真正想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公民的阅读水平,让中国公众爱上读书。只要有人在地铁上捡到书,觉得很新奇,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去‘晒’一下,达到曝光和营销的目的,主办方和赞助商的目的就达到了,最后还顺带推荐了主办方的的‘图书馆’。所以说,这骨子里是一个商业行为和营销活动,谁管你公众到底喜欢不喜欢读书呀。”

《中国青年报》对活动的评价是“毫无创意又简单粗暴”。@underland 更是痛骂“东施效颦”:“有这个心思把书捐给真正需要图书的乡镇学校图书馆不好吗?非得跟风搞到地铁里,中国跟英国的阅读习惯一样吗?明星走秀发发报纸一样的,放过那些书吧!”@蔡尹珊珊 也毫不留情地吐槽:“又看到一堆自己都不看书的人在地铁里丢书了,真恐怖。”

此外,不少人对于“丢书”的结果并不乐观——

微信公众号“欢神”总结道:“这类活动有个特点,开始都非常吸引眼球,但是好景都不长,都是昙花一现,无法长时间延续。看似是公益,鼓励人们多读书,其实没什么用,不爱读书的人,你把书塞他嘴里,也是不会看的。”

“不爱书的人,自然没兴趣捡。在他面前放一本书和十块钱,选择哪个,显而易见。”知乎网友“山僧扫雨”对比了两种人的态度,“真正喜欢读书的,都挑剔得要死。你丢出的那些大众心灵鸡汤,根本喂不饱这些人的胃口。”

《新快报》直言“一切显然还很难下定论”:“丢下的书,要能被拾到的乘客自觉来阅读,必然要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前提之上。譬如,整个社会都有着阅读的习惯;譬如,读书是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其他;再譬如,人们更乐于从书籍中获得精神慰藉,而非娱乐等其他领域。由此来对比我们的现实,很难说,如此前提与阅读的氛围都已经形成。”

倒是一位匿名知乎网友的留言获得了诸多点赞:“书是最好的营销载体,其它东西往往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有情结;而对于书的情结,广泛地存在于不读书的人群中。”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活动不无益处。

“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并不是东施效颦!”@焚书煮月屋 大声反对,“如果我们不去试验,我们还不知道中国人的读书意识已经到了如此淡泊的地步;在丢书中,总有一些人能够读到一些好书,哪怕一本,这已经是一种进步;这场活动,已经让国人看到了更多我们分享意识和英国之间的差距,而相信更多人在心里会有一些反思和触动,更多人会默默的去买些好书自己读或者也加入到劝说朋友们多读书的行列。

“不管新世相这个活动最终的效果如何,但是我觉得也是正能量的一个事情,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批判而批判,就算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但是至少努力过。”不少网友表示不服气,就像知乎网友“溶月淡风”毫不吝啬对活动的赞赏:“即使它是营销我也喜欢。与其那些地铁里乱发的小广告,我更喜欢这种有情怀的活动。喜欢看书的人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不喜欢看书的人兴许能给点买书的线索。说讨厌新世相的你们去搞个这样的活动到时候我也夸你!”。

“形式可探讨,但动机不能阴谋论。”微信公众号“丁丁张”如是分析:“大拨人跟进同一件事刷屏鼓噪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讨厌。但我想,总有一些人,是要顺着自己想法折腾,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去行动的,哪怕只是世界变好的想象,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因为冷笑,并不对事情有任何的帮助。”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场“丢书”活动。早些时候,广州一名叫张旭明的年轻小伙,就曾在地铁里完成了“丢书”实验,并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并且放到了自己的公众号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就此契机成立了一个“丢书帮”的社群。默默试验的效果,自然比不上“新世相”的大手笔和执行力,但勤勤恳恳的态度,则是让不少人竖起大拇指。南方网还就此评论道:“期待像堆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国人‘丢’下书,‘拾’起阅读习惯,积极加入分享阅读的实践。”

虽然“新世相”的活动脱不了营销的意味,但必须承认的是,这场活动再次让“书”走进了国人视野。

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的评价中,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0%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4%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5.0%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国人读书之少,已经非常明显。难怪《京华时报》呼吁对“丢书”宽容以待:“(活动)就像一块石子,能激起几点阅读的浪花,让一些人的目光回到书本上,这至少不是坏事,何必苛责。”

也许就像“新世相”联合创始人杨远骋所回应的:“我们准备好了,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项目,而不是一个短期项目。在操作之前,我们就已经认定了,不管它的传播力怎么样,影响力怎么样,我们都会继续做下去。继续不断的提供书,让这些书在合适的公共的场所里面流动起来,分享起来。如果一次两次做不好,我们就做五次十次,只要我们还有钱撑下去做这个事儿,就会一直做。”

那么,对于已经被手机俘虏的你,捡到一本别人“丢”下的书,能让你回到书卷的怀抱吗?

新闻链接:

“丢书”创意舶自英国

“丢书”何以成为热门社交事件?要从最近在朋友圈热转的一篇题为《女神赫敏在地铁里丢了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的文章说起。在《哈利·波特》中饰演女主赫敏的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地铁里“丢”了100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号召大家像玩游戏一般寻找。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地铁里“丢”了100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

这项地铁读书分享活动实际上已在英国开展四年多,发起者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指导——一位年轻的伦敦女孩,因为搬家而使上班时间变长,她选择在地铁上看书消磨时间。她发现和她相同爱好的人不少,便产生了分享的念头,“要是能知道彼此读的书是什么就好了”。过去四年里,她在地铁上“丢”下了近2000本书,其中不少是从旧书店里淘来的。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项活动,她在各大社交网站上开了账号,分享自己“丢”的书籍,并@这本书的作者和出版社。渐渐地,这项活动被更多人知晓,也有出版社主动提供新书,达到一石三鸟之效——既降低了发起者的成本,让更多读者分享新书,也为新书推广做了免费“广告”。而一向有“学霸”之称的艾玛·沃特森的加入,则让“丢书”行动的名声通过社交媒体传到了中国。

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在英国地铁已经开展多年。

(原题为《“人都被挤成沙丁鱼,上海地铁哪有地方放书?”中国版丢书,被吐槽的N个理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