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最大石库门群建业里改造惹争议?专家:没按规划执行

澎湃新闻记者 徐燕倩 李继成 俞凯 实习生 李倩宁 刘思佳
2016-12-21 10:2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2月20日,上海,一名行人拍摄建业里沿街门店。 本文图片均来自 东方IC

经过8年改造,上海最大的石库门群建业里将于2017年3月以石库门别墅型酒店的形式对外开放。根据上海市规土局对于建业里保护改造项目的回复,项目是经过论证和审批,程序上符合条例规定和相关要求。

不过,参与该项目评审的专家12月20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业里保护改造项目并未完全按照原定规划要求实施复建,而是重建。这意味着推倒、重建后的建业里外貌已与规划要求中的有所不同。

现状:商户陆续入驻

2017年3月,建业里将以石库门别墅型酒店的形式再度与世人见面。

12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建国西路上看到,建业里沿街的商铺已陆陆续续有商户入驻,内部正在装修。通往建业里内部只开放了一座大门,门口有保安把守,示意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保安告诉记者,建业里内部不仅将有商品房出售,还将开设酒店,预计2017年3月对外开放。当记者试图进入时,保安称,以前有游客好奇进去拍照,结果被装修建筑物砸伤,现在外人都不让进,只有装修公司的人员可以出入。记者注意到,目前正在装修的公司为上海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项目改造方公开的资料,建业里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该石库门群分为西弄,以及东弄、中弄两个部分,总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前后共有22排连体石库门住宅建筑260套,规模比新天地、思南公馆、田子坊、步高里都要大得多,是上海最大的一片里弄式石库门住宅建筑群。改造前,建业里内的居民总共253户3000多人。

门店已经贴出招聘广告。

争议:中弄、东弄拆除后复建

自2003年起,建业里居民开始陆续搬离,东弄、中弄在整体搬迁过程中,建筑严重破损,部分建筑只剩外墙。到2008年,改造工程开始启动,建业里这一位于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落一直大门紧闭,也一直备受关注。该改造项目的争议颇多,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否需要推倒复建。

“你把一大片都拆了,这叫保护吗?重建就叫保护吗?没有说把房子拆了,然后还冠冕堂皇说我在做保护,这种拆除重建的方式,跟保护的原则肯定是背道而驰的。”1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保护”是在保护对象存在的基础上才能谈论,而今建业里中弄、东弄原建筑已不复存在,“如果在保护对象的周围或者是地下做什么,那么就是本体还在,就是可以探讨的。”

“建业里这件事情的关键,并不是它有没有翻建。我认为风貌区翻建房子并不是违法的事情,但问题是它有法律身份,它是一个保护区。如果要改造,你要先申请消耗,就这个建筑是不是已经不是文物了,你能不能够举证,你需要把这个(文物)身份去掉,改造才符合法律。”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常青12月20日向记者表示,自己当时没有说建业里保护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质疑了他的拆除复建”。

规土局:改造项目经过论证和审批

建业里内,工人们还在装修。

虽然争议颇多,建业里保护改造项目依然经过了反复论证与审批通过的整个过程。12月20日,在建业里外面的宣传板上,记者看到“CAPELLA”字样的商标,据上海徐房集团官网显示,2015年 8月25日,徐房集团与新加坡嘉佩乐集团(CAPELLA)就“建业里”酒店项目合作完成签约。

改造方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劲松曾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表示,改造前的建业里一幢多户情况十分普遍,260栋房屋内,居住了3000多人,长期超负荷使用。尤其是东弄与中弄,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大修小修,内部木结构出现开裂与霉烂。

参与该项目评审的专家之一、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石表示,建业里拆除复建通过审批的原因有二。

“由于拆迁过程复杂等原因,建业里内部分建筑损坏严重。其次是因为希望恢复石库门原有的‘独门独户’居住形态,如果要保留‘独门独户’,那么就意味着需要符合住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地下停车库场所,所以当时是专家组的判断是,同意把这里(建业里部分建筑)拆除、复建。”王安石表示,当时拆除的要求是,原有的石库门构建的主要部件和一些包括砖瓦等材料,要尽可能地收集、编号,按照建业里建筑的历史原状,以及原有的空间格局恢复。

12月20日,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确定的优秀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特殊需要必须迁移、拆除或者复建优秀历史建筑的,应当由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提出,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对于建业里项目,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大约在2003年开始启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于项目的实施,期间也有专家及相关人士也提出过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整个项目是经过论证和审批的。“根据建业里内部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方案,并报市政府批准,之后也履行了规划审批手续,程序上是符合条例规定的和相关要求的。”

参评专家:复建实施过程与规划有偏差

如果建业里保护改造项目的方案完全按照程序审批并通过,为何争议仍然不断?澎湃新闻此前曾前往探访,发现改造后建业里的外立面基本保持原貌。徐房集团相关负责人也曾回应称,建业里中弄、东弄的建筑外部结构和排间距都是根据当年图纸复原的,只不过增加了地下室。但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参与、组织建业里改建项目评审的专家王安石认为,该项目的争议在于建业里在实施已审批的改建规划过程中有所偏差。

“原来建业里的整个方案包括审查、审批都是我在主持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石12月20日表示,改造后的建业里外貌已与规划要求中的有所不同。

“包括外部的粉刷、形态,都有变化。另外,要求他使用的部件,后来实际上没有好好利用,一些主要部件没好好用,原来(规划中)的复建的形态就变化得比较大,是不应该的。”王安石表示,后来专家们也因此对规划实施过程有意见,“我们同意你拆除以后复建,不是新造,而是复建,复建的概念就是要按照原来的建筑的形态,以及原来空间的格局布局,另外尽可能的使用原来的材料,新的材料要和它相近,这是一个大的原则。这样一搞就等于拆除了新造。

“当时叫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一些石库门的主要部件,例如门头、门头的材料,另外就是有一些石库门的线脚,拆下来的一些比较旧的砖,在主要的部位,可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装饰。使用的建材,包括这个砖也应该按照它原来相似的同类材料进行复制。”但是王安石表示,实施方并未按照要求实施项目。

项目改造未按要求实施,究竟谁应该负责?

王安石认为,虽然当时建业里项目由波特曼和花旗银行主导的,但徐房集团占30%的股份,在这其中本身就有处分权利。“政府有很明确的批复要求,专家委员会又有意见,那应该要监督他们(波特曼与花旗),从这个角度,是有些失职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