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博物馆不能成“到此一游”的景点

王钟的
2017-05-18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

中国的博物馆也将举办各种活动。在北京,共计179家博物馆计划开展102项主题活动,上海则有104家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建设与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2009年以来,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面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实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没有实现免费的公共博物馆,也基本上保持了低票价政策。免费和低票价政策降低了公众使用博物馆的门槛,提高了博物馆的利用率。

然而,博物馆并非所有人能触手可及。与北京、上海汇聚上百家博物馆相比,很多地方还没有建设完善、维护良好的博物馆。对生活在中西部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很多人来说,博物馆仍然是陌生的名词。

国家级博物馆和省博物馆往往建设完善,访客络绎不绝,甚至每天一早就出现排队的长龙;省级以下的公办博物馆良莠不齐。有的地方充分保障财政投入,使博物馆拥有不错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参观者的“回头率”较高;有的地方缺乏对博物馆投入,馆舍狭小老旧,展出品维护不当,专业讲解人员稀缺,导致博物馆门庭冷落,可能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博物馆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

博物馆的资金和资源投入需要下沉。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当地人会把博物馆视为学校、体育馆一样常见的公共机构。在有的发达国家,一座人口没有几万人的小镇上就可能存在不止一家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会很大,但是小而精,是地方文化保育和传承的实体。博物馆的平均服务半径是多少,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博物馆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

博物馆要避免“景区化”。很多地方博物馆靠旅游团等有组织的团队参观者维持客流。这种团队参观存在走过场的嫌疑。参观者在有限时间里对展出内容囫囵吞枣,拍张合照以后就拍屁股走人,博物馆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设施,它既不该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也不该成为游客“到此一游”的景点。提高博物馆的利用价值,需要从内在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公共教育的功能,而这正是中国的博物馆所欠缺的。参观和使用博物馆,不光要看博物馆展出了什么,还要看博物馆在人们心里留下了什么。

普及博物馆文化,除了呼吁来自政府和公共财政的支持,也要鼓励民间力量的参与。《博物馆条例》规定,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但是,因为各方面条件限制,许多民办博物馆仍然生存不易。2015年中,全国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647个,只占博物馆总数的16.7%。

很多人在一生中进不了几次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是他们眼中仪式化的活动。这是一种对博物馆的误解。理想的博物馆,应该能够吸引人一去再去,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座博物馆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是人类了解自我及生存环境的直观表达。人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目的,人同样应当成为博物馆动态发展的原动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