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丨城乡里的“厕所革命”

戴荣里
2017-05-19 12:11
澎湃评论 >
字号

春光无限好,我欲邀请一好友到山区去玩,这位好友坚辞不去,问其原因,才知其因为山区的厕所大多是干厕,如厕不爽。在我的故乡,干式厕所,依然还有很多。前几日去九间棚村,也遇到这种厕所,上一次厕所,对感官简直就是一次摧残。

事实上,在当下城乡,类似厕所还有很多,如在西部地区,厕所的脏、乱、差几乎成为通病。一位国际友人告诉我,在西部某海关,厕所内苍蝇乱飞,厕所内也无厕纸,想起来就恶心。厕所问题已成为当下影响城乡文明进步的一大因素。

国人一向不重视厕所建造,对大多数地区来说,还缺少良好的厕所文化的传承。和欧洲厕所文化相比,我们的厕所文明程度确实令人堪忧。前些年随铁路施工队转战南北,见识了一些宾馆和饭店,但对各地的公共厕所脏乱差的印象颇深。陈旧的设施或稀少的设置,确实给城市居民带来不变。甚至有些新兴城市,规划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厕所设计的数量少得可怜。有男士就到隐蔽处就地解决,如是女子,则只好倍尝其苦。

去某国,深为该国厕所之干净实用而感叹。该国把厕所当做聚宝之地,所以有保洁散香之传统。厕所的手纸是可溶性的,便后随水冲走。马桶可以冲洗屁股,如厕成为舒畅之事。厕所内摆有鲜花等物,在居民之家,厕所一般会和浴室分开,干而洁净,令人称奇。楼房设计也很精细,楼上的卫生间和楼下的卫生间各不相扰,可以在享受轻音乐中完成一次出恭。更有甚者,智能马桶还能根据男士的动作,判断你是大便还是小便,从而决定翻一个盖还是两个盖。该国对厕所文化的重视,引发国际友人的赞美。

我国一些城市,虽然基本上消灭了随地大小便的恶习,但厕所之味难闻,的确令如厕者难堪;除大型宾馆和政府机关装有厕纸之外,公共厕所是不配厕纸的。有些城市公共厕所也做过配置厕纸的尝试,但有贪心者,一天去厕所扯纸几次,逼得管理者只好采取刷脸入厕的拙招。在二三线城市,厕所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古老的城市,对厕所的建设因循传统。在棚户区,劣质厕所更是充斥着居民生活区,早晨排队上厕所,对居民来说真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很多城市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垃圾直接排入排污管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对城市而言,干净的厕所遮蔽了其后对大小便处理的不彻底。

对中国广大农村而言,厕所成为农村的病瘤,成为疾病传染源,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干式厕所既不美观,也不卫生。在山东部分农村,厕所和猪圈成为一体,上厕所还要拿一根打猪棍,如厕者的尴尬可想而知。

其实中国古时研究厕所治理的学者有不少,其中一位学者曾在厕所内设置香灰,其上设置鹅毛,便后可闻到香气,这是学者的自我沉醉,无推广之效。但至少可以说明,古人是注重厕所文明的。

我国有利用粪便进行养地、完成生态自循环的传统。繁体字“粪”字,是米、田、共一体,其实是讲生态平衡的道理。近代科学研究表明,有病原体的粪便用来种植粮食,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对人的健康有害。

2015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全国旅游厕所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区厕所五万余座,一大批学人开始关注厕所革命,原来进旅游区如厕困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部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得到提高。

近年来公厕管理服务也正积极探索新模式,“厕所开放联盟”弥补了公厕不足,一些地方对厕所实施“所长制”管理效果良好,有些城市开始探讨建厕、养厕、管厕的新模式。运用PPP模式、承包经营、委托认养等方式,促进了厕所革命。

传统厕所对女性生理特点考虑不周。男女厕间都是按照1:1的比例配备,这样的厕所不符合实情,目前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相应改造;有的地区厕所还充分考虑老人和残障人士的如厕要求。

厕纸检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对每个城市而言,能顺畅的如厕,是检验这个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一个侧面。推动免费厕纸成为强制性标准,应是厕所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一些已具备条件的现代农村,也不失为一项好措施。公益性组织正参与到厕所革命中来,如盖茨基金会推动厕所创新大赛,一些企业正尝试推进农村中小学的厕所改造,并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笔者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学者正成为关注厕所革命的先行者,他们在推动大学生厕所文明教育的同时,也在帮助企业完成厕所规划与创新设计。北京采用第五空间的创意,改变人们对传统厕所的认知,将厕所与便民设施设计成多功能于一体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现代厕所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厕所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对厕所的文明改造无疑会对推动人自身的完善。城市文明需要厕所革命。不仅要从外在形式上进行改造,而应将城市的排泄物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制造出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材料。北京正在做尿液回收的尝试,而对大便的回收利用,还需要辅之以更好的科技手段。

目前,自循环系统的厕所设施已研制成功,一处建好的厕所可以独立地处理粪便,粪便也不会排到河沟中去,避免了水体的污染。未来到农村,入厕就不会再遇到我那位朋友彼时的尴尬了。

(作者为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宣传部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