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育儿鄙视链:别拿“中产焦虑”去包装病态攀比

王昱
2017-05-26 20:2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中产焦虑”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每隔段时间就会进入人们的视野。描摹中产焦虑的文字,总能赢得广泛的认同与转发。这回的议题是“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

很多人从动画片、旅行目的地、兴趣班、幼儿园等方面,精心绘制了金字塔状的“中产鄙视链”,高处塔尖的是价码昂贵者,在它们风光的映衬下,居于塔底的选择显得十分寒酸。

同为中产阶层,内部竟也有严酷的倾轧与分化。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些父母不甘人后的焦虑根源。但我认为,“育儿鄙视链”暴露出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中产阶层”陷入了一种物化的困境。

这种物化困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方面,是一些中产父母的自我物化。绝不让孩子和没有英文名的伙伴读同一个幼儿园,一定要挑选更体面的服饰、更昂贵的早教班、更高端的旅行地,为孩子打造更奢华、更精美的成长环境,竭尽腰包所能,追逐“顶配”的童年。只有实现了这些要求,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中产父母,对物质的追求,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看待“中产阶层”时的物化眼光,习惯于用赤裸裸的物质条件去衡量一个人算不算中产——他的收入有多少、房子有多大、孩子学费有多高、每年去什么样的地方度假、会不会打高尔夫球等等。有些时候,物质水平甚至成了测量一个人中产化程度唯一的社会标尺。

中产阶层,是个看似明晰、实则模糊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准入门槛,国际国内概莫能外。但在物化的困境中,评价标准简单粗暴。网上流行的说法是,年收入超20万(一说为50万)即为中产。其实,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关系到个人兴趣、文化品位、社会担当、政治参与、价值取向、对主流秩序的认同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收入状况与物质享受只是众多框框中的小小条。中产不仅仅是一个收入的分野,还是一种社会概念和文化概念。在精神层面的“中产”,意味着知识的传递和应用,意味着优雅从容的生活心态。

但翻翻如今网上那些谈论中产、吐露中产焦虑的文章,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与财富增长而伴生的社会担当、精神追求,庸俗得只剩下抱怨房价高、抱怨工资长得慢、抱怨孩子学费贵、抱怨周围人的优越让自己不堪重负,只关心到哪儿投机能迅速实现阶层跨越,到哪儿炒房能让财富翻番,如何才能让自己和孩子更有面子,充满了对物质的迷恋与强烈的攀比。这种对“物化”的偏执追求,正在吞噬着“中产阶层”题中应有的从容、优雅、文明、睿智,取而代之的是市井小民的怨妇情结,是功利虚荣、焦躁狰狞的群体肖像。这是我们必须予以警惕的。

也正是由于上述的中产症候,如今除了中产内部的鄙视链,还衍生出了一条“鄙视中产的鄙视链”——只谈利益不谈责任,拿“中产焦虑”去包装病态攀比。

其实,这样的相互鄙视只是徒劳的对峙与撕裂,并不会在寻求突围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当每个人都被密集的欲望洪流裹挟,物化困境将不止是中产阶层独有的苦恼。在物质水平越来越丰裕的时代,如何让人们把聚焦于一己之身的目光,分散出一些给社会公共生活,如何让人们走出病态竞争、病态攀比的魔咒,转而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构筑起强劲的时代品格,不是大而无用的空话,而是整个社会亟须面对的真问题。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