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梦•申城美|黄洪亮:三赴南极科考,开发磷虾科学捕捞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2017-07-10 07:4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南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充满神秘也充满危险的地方。但对于黄洪亮,是一个“性命攸关”的地方。

2005年至今,东海水产研究所捕捞与渔业工程实验室主任黄洪亮,先后三次赴南极科考。不仅成功实现南极磷虾商业化,更通过科学捕捞和网具迭代,打下中国在国际上“负责任捕捞大国”的基础。

冰山夹缝运输物资

南极位于南纬60度以南。由海洋、岛屿和大陆组成,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为3800万平方公里,称为南大洋。南极大陆则被巨大的冰盖所覆盖,称为冰雪大陆。

2005年开始,开发南极磷虾资源的预研究课题开始执行,黄洪亮受命参加科考队,并担任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临时党委委员、南大洋科考队队长兼支部书记,自此,他先后三次踏上南极科考之路。

南极虽美,却也艰辛,危险常常潜伏身边。

2005年,雪龙号在南印度洋遭遇气旋穿越西风带时,强烈的风暴使整个大洋沸腾,掀起的巨浪像排排小山似的凶猛扑来,风暴掀起的海浪往往达数百吨,万吨级的雪龙号简直就像一片散落在大洋中的树叶,一会儿从浪峰掀入浪谷,一会儿又从浪谷推向波峰。

黄洪亮虽长期出海,也未见过如此巨浪,充分见识了西风带“咆哮的40度、怒吼的50度、疯狂的60度”。

面对如此恶劣的海象环境,科考队员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晕船现象,大多数队员晕倒在床,无法起身,然而大洋队的科考任务却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止。黄洪亮入职东海水产研究所之前,曾在船上干过十余年。他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帮助队员们进行现场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工作。

中国科技大学徐思琪是一名个子娇小的在读女研究生。她的工作是负责气溶胶采集和分析,取样场所在雪龙号驾驶台顶部,每逢恶劣天气,工作极具危险性。黄洪亮根据小徐的工作规律,主动协助她顶风上驾驶台顶部取样,确保考察任务的完成和队员的安全。

有一次,风浪特别大,队员们都劝黄洪亮不要急着去取样,可是他知道,气溶胶采集是有时间要求的,如此大的风暴,其数据肯定会出现特有的记录。

但狂风之下,稍有不慎,人就会像一粒尘埃消失在南大洋。他坚持攀上旋梯,顶着呼呼的风声,紧紧抓住扶手,稳稳地随着船的起伏爬到顶部,按程序取样后又稳稳地顺旋梯而下。当他挪到舱门时,队员们迅速开门,将他一把拽进去。一位船员说:“行啊,老黄,是大海的儿子,敢玩命!”后来,小徐问他怕不怕,他说:“当然怕,这样的风我也未遇到过,但咱们来了南极,再大的困难也要完成任务。”

而南极浮冰众多,常漂浮不定。常常看着好好的一条水道,转眼就被浮冰覆盖。如果撤离不及时,连人带船都可能消失在浮冰间。

有一次,运送物资的科考船在离中山站基地还有几十海里的时候,遭遇海流、狂风,船被浮冰困在海上好几天。好不容易等到大风吹动浮冰,劈出一条小道。根据判断,此时想用直升机输送物资已不可能。唯一可行的,是放小艇,派三四名精干人员,穿过临时水道,24小时内,完成大量运输工作。

黄洪亮坐上小艇船头,指挥避开冰山移动,有时遇到移来的小冰山,就只能硬冲过去。来来回回多次,小艇已进水,但终于赶在冰山合上之前,勉强完成运输。等到队员吊起小艇时,所有人都惊出冷汗:冰山大多海面三分海底七分,小艇来来回回“硬闯”,虽谨慎万分,底部已千疮百孔。

“中途哪怕稍有差池,冰山合上,船又漏水,人就回不来了。”东海水产研究所原党委书记樊强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都是回来以后,才在黄洪亮的片言只语里提及。

“估计现在还有队员不知道为什么这艘小艇后来就不用了。”樊强国说道。

事实上,长期在南极科考,回到上海没多久,黄洪亮眼睛就很不舒服,刚开始,他以为是“雪盲”后遗症,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因为基地光强烈辐射,加之科考时压力大,为了观测周边动态,常常眼镜也顾不上戴。以致正当壮年,就已患上白内障。

“人家是遇到危险,下次就不去了,他相反,越战越勇。”黄洪亮团队成员李灵智说道。

研究科学捕捞南极磷虾

南极海域,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国际话语权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2008 年初,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2010年、2011年,以东海所、黄海所、上海海洋大学为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科技力量,联合上海水产集团公司和辽宁海洋渔业集团公司,组成我国第一支商业性开发南极磷虾的船队,黄洪亮同志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指挥,随船奔赴南大洋,进行商业性开发磷虾的任务。当年即探捕成功,至今已连续8年实现南极科捕。

由于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规定,南极这片疆域是属于世界性的,限于科学考察和有限利用。

所以,南极捕捞磷虾,规定极为严格。比如,捕捞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每年最多捕捞15.5吨。每年10月第三周,澳大利亚固定开会,汇总产量。每个捕捞国,产量限额达50%时,10天汇报一次产量,捕捞越多,汇报产量频率越高,一旦达到产量,产区立即关闭。

“以前捕捞,越大越多越好,现在是科学捕捞,捞最好的。”黄洪亮说。

在我国首次商业性南极磷虾捕捞带队期间,黄洪亮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极磷虾生产捕捞效率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化捕捞装备。

在此基础上,黄洪亮同志收集了国内外南极磷虾渔具、渔法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对不同国家南极磷虾渔船、渔具和作业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小网目、小网口单层网衣结构专业南极磷虾拖网网具(DH256)和中空型双曲面拖网网板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经过不断迭代,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产量也在2014年跃居世界第三位的基础上,2015年再上 一台阶而位列世界第二的水平,基本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生产船队,确立了我国在南极磷虾开发利用中的大国地位。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