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土木学院副教授肖书涵:注重传授实践,曾被误认包工头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彤 实习生 郑逸萱
2017-07-19 21:16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我没有学位,一直到走上这个大学的讲台,看到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情怀,也可以说是弥补我心中的遗憾。”武昌工学院土木学院的副教授肖书涵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他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摸爬滚打多年,甚至曾被人认为是“包工头”。

如今,肖书涵在学校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建设监理方面的研究,并讲授《工程建设监理》、《建设法规》等课程。因为讲课时会结合亲身经历的大量案例,他的课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

教授的知识点是几十年的积累

除了“副教授”,年近53岁的肖书涵还拥有“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头衔。7月10日,他向澎湃新闻介绍说,从事教育事业是由于自己内心的喜欢,2007年,因为偶然的因素来到武昌工学院,“当时学校比较缺乏资源,因为它是一个应用型的院校,土木工程这个专业非常注重实际应用这方面,而我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就一拍即合,(我)就到这个学校来了。”

俗话说,理论基于实践。肖书涵在走上大学讲台之前,有多年的建筑企业工作经验,所以他在教课时深入浅出、幽默易懂。“肖老师的幽默言语是课堂气氛的绝佳调节剂,从始至终,同学们总能保持强烈的兴趣及专注力。”他的学生程林7月16日对澎湃新闻说。

在教学中,肖书涵可以讲授很多实践中提取的案例。“我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但是我很想和学生分享我的经验和教训,分享教训对学生而言也可以说是很有帮助的。” 肖书涵自豪地说,他给学生们讲到的知识点都是几十年来的积累,“这就是我的优势。”

肖书涵的几位学生均对澎湃新闻表示,肖书涵讲课很好,绝不照本宣科,当教材中的内容跟不上国家规程规范的变革时,他就收集最新的规程规范来将教材补充完善,或是用案例补充教材中知识点。

对此,武昌工学院校方表示,肖书涵并非孤例,目前该校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有企业工作背景,许多曾是企业总工程师或行业技术专家,还有一些教师是在行业内名气响当当的领军人物。另外,该校还聘请了100多名来自上市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高管、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已成为夯实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学校还会让很多没有充足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去企业实践。“大学教师到了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才可能‘对症施教’。”武昌工学院校长李勇教授曾经在接受《楚天都市报》采访时说,让教师下企业锻炼,最终目的是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零距离”上岗。

希望学生在工作中也坚持学习

“学习不是口头上的。”肖书涵在2000年时已经评到高级工程师,2017年可以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他认为不能因为评上职称而停止学习。

他对澎湃新闻说:“不论是不是教授,都要学习,我在工作中一直在学习,包括到现在也在学习,因为现在即将要考新的规则规范。并且学习也是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追求于是否有收益,我也有在网上付费听网络培训课。”

肖书涵教导学生不能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因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学校教的只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他希望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以后在工作中也保持学习的习惯。

程林回忆称,肖书涵不但在学校时对他们关怀有加,在他们毕业后也给过很多关心和指导,甚至身体力行了要利用各种方式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比如肖书涵曾带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咸宁刘家桥参观刘家祠堂老屋,期间不断讲木结构建筑的功能构造、优点和缺点。

肖书涵表示,学生在学校学的每门课、每个专业都相当于是扮演的一个个角色,希望学生们不要把自己局限地定位在某个角色上,应该努力尝试和学习所有的角色。“不要是个施工员就仅仅只能是施工员,又可以是材料员,又可以是测量员,还可以是资料员。”

对于在找工作的学生,他建议不能只看薪水高低,应该要找个好项目,从头做到尾积累经验,时时刻刻站在实践第一线。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