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一说|一起涉外离婚案是怎么变成“不要嫁给外国人”的?

胡印斌
2017-08-02 18: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一则涉外离婚案的新闻在网上十分火爆,甚至以“嫁外国小伙离婚难”为题,上了百度热搜榜。

说的是,一位河南林州姑娘许倩恋上了一位斯里兰卡小伙,从此拉开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恋,但因为语言、地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最终林州姑娘决定放弃这段感情,岂不知姑娘这个离婚决定却给法官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对方索赔问题、管辖权问题、送达问题、语言问题……尽管法院最终准予离婚,但整个案件的流程确实有点繁琐。

只是,再繁琐、再复杂,也就是一起离婚案而已。不过是多了诸如外籍小伙索赔100万、法律文书翻译等等“看点”而已。然而,这一案件在网上的传播过程却耐人寻味。

新闻的源头是“安阳资讯”发布的《林州姑娘嫁给了斯里兰卡小伙之后……》,系“林州法院李广”提供文稿。这个标题很克制,类似于公众常见的“以案说法”,即讲述一个案情故事,最后加一段“太史公曰”之类劝世说教,“法官在此提醒……”云云。而在之后的转载、传播过程中,整个事情的性质就开始变化了。

不少媒体采用了《嫁外国小伙离婚难,离婚他要100万?》这样不无夸张的标题,而为了吸引眼球,有的微博甚至直接强调:“嫁外国小伙离婚难”。到最后,则干脆成了“不要嫁给外国人”了。

新闻的基本事实还是那些,而在传播链条的渐次延伸过程中,新闻的个别内容却不断被加码、被放大,直至产生扭曲和变异。及至让撰稿人也心生疑惑,这还是自己的文稿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解”,不排除媒体“标题党”的嫌疑。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往往以偏概全,捕风捉影,语不惊人死不休,看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而信息也在不断传递的流转中,渐渐失真。

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当下网上新闻传播过于追新逐异,甚至不惜牺牲基本的新闻事实,而可以迎合或挑逗公众情绪。跨国婚姻日益常态化?好嘛,那就找找“浪漫”之外的问题;离婚率持续升高?好嘛,那就来个涉外离婚难的;一般离婚案多为男方补偿女方?好嘛,外国小伙索要100万很耸动……

这样的刻意选择与强化,甚至迎合公众的猎奇心理,在现实中,不免衍生出诸多负面效应。不仅会误导公众,使之不能产生预期的教育、渗透作用,也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越来越不信任网上的新闻。

最近,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多家网站的负责人,责令立即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八大乱象进行专项清理整治,部分网站已披露了整治措施。相信,随着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这类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新闻”将越来越少。

谁都知道,一味粗制滥造、追求“好看”,短期可能会“吸睛”,但却不可能持久。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