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女子“被精神病”20年:潜规则要查踢皮球的也要查

澎湃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2017-08-07 10:2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被精神病”的人,该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这个问题成了北京女子崔桦有生以来最大的困惑。1995年,在北京市某学校任会计的崔桦,因身体不好,在时任校总务主任的建议下提前退休。她还“被”办了个精神残疾证,此后再也难以回到原来的生活,精神病的身份,她背负了将近20年。

复盘这起事件,它集合了太多颇具典型的中国式潜规则。如办假证骗取税费优惠问题:当时校总务主任给崔桦的残疾人证上,疾病种类写着“精神”,证件核发单位栏盖着市区两级残联的公章,他称办了这证学校的校办工厂可以免交部分税费。如吃空饷问题:崔桦在家吃空饷约20年,若不是其待遇几年前没跟着退休和在职职工工资那样普涨,她不去为此讨说法,恐怕这“内幕”不会被揭开。

还有踢皮球问题:她被告知既未退休也不在职,故待遇不会涨后,想回去工作,却被前后几任校长拒绝,原因是她有“精神残疾”;被精神病异议审查缺失问题:崔桦找精神病专科医院鉴定,却被告知要开无精神病证明,需要工作单位或司法机关出具证明,而工作单位自然不会打自己脸。

更关键的,则是纠错难问题:2016年底崔桦向北京市残联反映后,海淀区残联经调查,已核实校方1998年申请为崔桦办理一代残疾人证提交的材料不全,认定发证无效。饶是如此,校方仍以“你不能证明你曾经没有得过精神病”为由,拒绝她返校;还称海淀残联等出具的说明不具有合法性,实力演绎了什么叫“故意刁难”。

电影《你好,疯子》里曾有个桥段:几个人被送进精神病院,他们自认为没病,可无论他们怎么强调和证明自己没病,都会被视作“有病而不自知”,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最后他们只能自认有病、配合治疗。自证没(精神)病太难,而自证以往没有精神病则更难。

问题是,涉事校方凭什么让别人自证没有精神病?如果这起纠纷进入劳动仲裁程序,依据民事诉讼举证规则“谁主张,谁举证”,那也该是校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当事人曾经得过精神病,而不是转移举证责任,让其证明自己没病。

校方领导拿2006年9月正式施行上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学校不得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说事,但若校方难以证明崔桦有精神病史,就该为侵犯了当事人的正当劳动权益给出解释和补偿,而不能耍赖般地不认账。

如果说,涉事学校当年为了骗取安置残疾人税费优惠,钻其时残联信息系统平台尚未健全的空子,为职工办“病退”的同时也为其吃空饷提供了便利,已是犯错;那在残联系统已核实其办了假证的背景下,校方还将错就错,对自身当年制造的“被精神病”讳认,这无异于一错再错。问题都摆在那了,还不认错,这就是堂而皇之地不讲理。

一个“被精神病”的个案,近20年未决,以至于当事人像李雪莲那样到处表达诉求,这颇显荒唐;一个陈年的错误,这么多年来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种错误中被欲盖弥彰,这也让人感慨。

鉴于当下的情形,有关教育部门应及时介入,对个中涉及的侵权与吃空饷问题,依法丁是丁卯是卯地予以处理,该纠错纠错,该问责问责,该追缴违法所得和进行侵权损害赔偿的绝不含糊,才能让此事得以完满收尾,而不是等铸错者自觉纠错,让问题继续积压。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