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共享单车存量突破170万辆,为何崇明区不足2000辆

任翀/上观新闻
2017-09-08 10:21
浦江头条 >
字号

170万辆!这是最新统计的上海共享单车市场的总量。

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过此前相关机构和专家估计的60万辆至80万辆的市场容量。

共享单车的运营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但记者近日获悉,就在上海中心城区面临共享单车扎堆、管理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崇明区成为上海共享单车最少的地区:全区只有摩拜单车一个品牌在运营,投放总量约1800辆。

事实上,其他郊区的共享单车数量也要比中心城区少得多。但记者采访发现,车辆少并非当地居民对共享单车没有需求,只不过出于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考虑,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不愿意在郊区投放车辆。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在暂停共享单车投放的同时,不妨对现有车辆进行疏导,通过均衡布局,既解决中心城区的车辆堆积,也让共享单车服务更多的市民。

郊区用车需求谁来满足?

“居民有用车需求。”崇明区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倪朝辉直言。他介绍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崇明的第一批共享单车直到今年1月才出现在岛上。投放后,很快就不见了踪影,“一来居民好奇,把投放在城镇的车子一路骑到了农村;二来也是因为车子不够多,有些用户为了方便用车,将车藏了起来。”不管是哪个原因,都说明了一点:郊区对共享单车的需求不小。

崇明不少城镇已经有了共享单车。

事实上,眼下虽然有了1800多辆车,但在长兴岛上的产业园区内,仍旧没有共享单车,园区员工对引入共享单车的呼声很高。

既然郊区居民和园区员工都有用车需求,为什么共享单车企业不来争夺这一市场呢?

运营成本是个大问题。

摩拜单车在崇明的运营负责人施晶华介绍说,且不说将车辆从市区运到崇明就需要很高的物流成本,在郊区做运维压力也很大:“有些车明明投放在城镇,但很快被骑到农村去,在农村又被闲置了,我们只能开着运维车一辆一辆找回来。有时候开了十几公里路,只能收回一辆车。”

他还表示,与市区相比,郊区的共享单车周转率要低不少:市区的车子一天能周转五六次,但崇明的只有两三次。所以在郊区运营,共享单车的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可以用“多投一辆就多亏本”来形容。

虽然如此,在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上海暂停新增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告知书》后,摩拜还是第一个表态,将把市区部分车辆向郊区疏导。摩拜单车华东区政府务事务总监朱乾解释,这样做既能满足郊区的用车需求,也能缓解中心城区的管理压力,“当然,我们也希望得到政府部门支持,把在郊区运营的费用降下来。”

朱乾透露说,自8月18日以来,摩拜将静安、虹口、杨浦、普陀四区的共享单车向嘉定、宝山、崇明调度了2.1万辆,将黄浦、徐汇、长宁、闵行四区的共享单车向青浦、松江、金山调度了1.5万辆。

先建机制,再投车辆

“没有好的长效管理机制,不能盲目投放共享单车。”对于共享单车在崇明的发展,倪朝辉态度很明确。他说,崇明对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不止1800辆,但在没有建立好的管理机制之前,宁可少投放一些:“郊区有郊区的管理特点,需要提前考虑。”

倪朝辉与施晶华很熟悉,他主动向记者介绍说:“施晶华是崇明本地人,知道崇明的用车需求,所以在投放时能够和我们商量,选择合适的区域。”

所谓“合适的区域”,具体到某个街镇的某个划有白线的停车点,是综合评估相关地区用车需求后得到的。但即便这样,倪朝辉认为还不是理想的管理机制:“因为车辆是流动的,晚上投放时停得整整齐齐,早上就被人骑走了,分散到不同地区,后续管理的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崇明想探索一条更加有效的共享单车管理方式。倪朝辉带记者来到崇明区行政服务中心外围的一处非机动车停放点。在这里,他们与摩拜单车合建了一个带有电子围栏的停车区:当共享单车用户在周边有停车或用车需求时,手机App会显示这一停车区,并且告知用户停车区内的数量。为了引导用户将车辆停入停车区,摩拜也在App上做了提醒,表示将车辆停到推荐停车点将有机会获得免费骑行券。

倪朝辉说,他们设想在全区多建几个这样的电子围栏停车区,将共享单车相对集中起来,让取车和停车都更加有序。

将车辆停放入电子围栏区域,有机会获得骑行奖励。

“如果说推荐停车区是一个个‘小圈’,那么我们还想和企业合作,画一些‘大圈’。”倪朝辉说,他们理解共享单车企业在郊区运营成本很高,所以想通过调研,帮助企业为郊区运营划定一些范围:“比如在城镇范围内用车可以按照正常使用价格结算,如果用户将车辆骑出‘大圈’、骑到偏远的农村地区,那么就需要支付更高的车费。用经济杠杆的方式解决运维难题。”

大整治治标更要治本

就在记者前往崇明探访共享单车的时候,上海市交通委发布消息称,将从即日起对共享单车开展近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清理行动,既监督共享单车企业不再新投放车辆,也要清理违规停放的车辆。

不少市民对这条消息拍手称快,认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已经从起初的“爱”变成了如今的“爱恨交加”,而在那些车辆严重堆积的地方,更是变成了“恨”,迫切希望整治。

但是,大整治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来说,只是治标;要从根本上解决乱停放、乱骑行等问题,必须建立一定的制度。

比如,此次大整治中将清理一部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但马路上还有不少不符合共享单车团体标准的车辆,或者存在故障、不能使用的车辆。对于这些车辆,是否应该由监管部门通过抽检、巡查等方式,将质量不达标的车辆直接淘汰、将故障车辆直接报废,让上路的共享单车都能通过准入门槛。

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情况掌握力度还不够。比如,对于“上海有170万辆共享单车”的总量统计,来自共享单车企业自己上报的数据,政府部门缺乏对这些数据的核实手段。虽然共享单车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在后台监控相关车辆,但政府部门并不掌握这些数据。面对眼下庞大的共享单车总量,可以借鉴以往对非机动车上牌的管理方式,既能通过实体车牌了解运营车辆的实际数量,又能通过“有没有牌”来判断共享单车企业是否违规增投更多的车辆。

(原题为《上海共享单车存量突破170万辆,为什么这个区只有不到2000辆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